APP下载

帕金森:沉默的杀手
——访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主任医师 马羽

2018-03-24刘晓旭

健康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之友帕金森帕金森病

⊙文/本刊记者 刘晓旭

由于帕金森患者多为老年人,帕金森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老年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中国帕金森患者也逐年增多,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帕金森,为正确认知帕金森,做到早了解、早预防,《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马羽教授,为我们揭开帕金森的神秘面纱。

《健康之友》 :您当初是因为什么机缘选择做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马羽:我选择做一名医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我的父亲就是一名医生,家中经常会摆放一些医学类的书籍,我小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好奇来翻看这些书,有的时候我的父亲也会拉着我给我讲解很多人体部位的功能,那时总感觉医学很神奇,所以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医学专业,父母对我选择医学专业也十分支持。

我在医学硕士学习期间师从神经电生理专家高东明教授,主要进行神经电生理研究工作。博士和博士后研究期间,在神经外科事业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张建国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神经外科的临床学习。能够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骄傲。

《健康之友》: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这具有怎样的意义?

马羽:这与帕金森病名字的由来有关,1817年,英国的内科医生詹姆斯 ● 帕金森首次详细描述了这种疾病的病状,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自1997年开始,每年帕金森博士的生日,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目的是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的家人、专业医疗人员共同努力,不仅让帕金森病家喻户晓,而且要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

《健康之友》:请您介绍一下帕金森病是一个怎样的疾病?

马羽: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人的中脑中有一个加工厂就是黑质,它能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是神经递质,负责向大脑传递协调和控制肢体运动的信息,而帕金森病人就是因为黑质中神经细胞部分凋亡导致多巴胺的缺乏引起帕金森病的症状,例如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

帕金森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近几年有发病年轻化的倾向。最近有调查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总人数已达200万人。但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医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较高水平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健康之友》:请您介绍一下怎样识别“帕金森病”?

马羽:其实有很多帕金森病人很难说清楚自己开始得病的确切时间,是因为帕金森病的起因隐匿,多不易被病人或家属发现,病程进展缓慢。根据调查显示约有70.5%的病人首先出现震颤症状,但也有以肌肉僵直、动作缓慢、写字障碍、步态异常等等为首发表现的患者。

总的来说,帕金森患者早期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为运动迟缓、震颤和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主要表现为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动作幅度减少。某些患者身上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警示,当患者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姿势时,帕金森病人就会出现震颤,变换姿势后会消失,我们通常称为“静止性震颤”。多表现为拇指与其他手指弯曲,像在数钞票或搓丸子一样的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可加剧震颤,睡眠时则完全消失,可以用意志来短暂控制,但过后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而肌肉僵直则表现为帕金森患者的肢体或躯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紧绷和僵硬。患者会自觉肢体僵硬、运动不灵活、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表情僵硬和翻身困难。吞咽困难、流口水、语言障碍也与肌肉僵直有关。病人表现为自己无法系鞋带、无法扣纽扣、写字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事实上,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检查项目能确凿地显示一个人患有帕金森病。因此,明确诊断常常是困难的。目前诊断主要依赖神经科医生的鉴别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医生通过神经病学的检查和患者对病症的描述进行诊断,在确诊为帕金森病之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

《健康之友》:请您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冻结步态?

马羽:帕金森病患常常有起步困难的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冻结步态”,主要表现为行走前或行走时运动的短暂性阻滞,开始时偶尔在一侧下肢发生,后逐渐发展为双侧下肢,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患者起步犹豫,不能行走,或行走时感觉自己的脚像“粘”在地板上,有的患者描述为“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一般持续数秒,偶尔时间长至30秒。最严重时,患者任何时候进行走均出现“粘”的状态,此时患者需要他人或拐杖辅助行走,并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双腿颤抖。冻结步态发生时间短暂、出现突然、表现多样,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且受精神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家属可以通过观察或询问患者“在行走、转弯或起步时,是否觉得脚“粘”在地面上”进行初步判断,如果“粘”在地面的感觉存在,就有可能是冻结步态。

《健康之友》:请问帕金森病与阿尔兹海默症有什么区别?

马羽:首先,帕金森病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不同,帕金森的病因最主要的就是大脑中的黑质退化。黑质可分泌多巴胺,当黑质退化后,分泌的多巴胺数目就不够了。如果多巴胺的数目低于正常量的50%时,帕金森的症状就会开始出现了。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症的患病部位也是在大脑中,但却是在大脑的颞叶。如果颞叶出现萎缩,就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其次,帕金森病与阿尔兹海默症在病状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帕金森患者手脚颤抖、僵硬、行动迟缓等躯体运动方面症状较明显,记忆力一般是不会受什么影响的,但有思维和行动迟缓,例如算数较慢,起身开门的动作反应较慢、协调性也比较差。另外,帕金森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及焦虑等心理症状,有60%以上的帕金森患者有抑郁的症状,不爱与别人接触、交往。而老年痴呆患者多数时间喜欢静静地呆着,没有明显的躯体运动障碍症状,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现象,特别是对近期事情的记忆,总爱忘事,不过年青时的事情却可能会记得很清楚,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性格忽然改变,比如,变得爱计较,情绪容易激动,容易伤心,甚至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着,经常不记得路,容易走丢。

《健康之友》:请问帕金森病会不会直接导致死亡?

马羽: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若患者不及时就医或拒绝治疗,此病却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致残。这类的老年患者最后往往死于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肺炎、褥疮、骨折等等。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医学诊疗水平的大幅提高,若能坚持治疗并且保持良好心态,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可以得到基本保证,而且能长时间维持良好的运动功能。因此帕金森患者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得了帕金森病而影响寿命,而须以乐观的心态坚持治疗积,极关注病情的动态,并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之友》:请问怎样预防“帕金森病”?

马羽:可以说,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仍不详。很多国内外医学研究证实其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都可能相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远离杀虫剂和除草剂;远离装修污染;避免接触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避免服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可能诱发帕金森疾病的药物;防止脑动脉硬化,管理血压,血糖,血脂,在合理水平;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及脑力活动,增加神经细胞的活性;如有发现手颤、脚颤,走路慢行动迟缓,身体僵硬等疑似帕金森病的表现时要及早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健康之友》:请问帕金森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药物并发症?

马羽:帕金森病最常见的药物远期并发症有三种,第一种是“剂末现象”,是指每次服用帕金森药物后效果不能长期维持,发生病状加重的现象。在帕金森病早期,药物治疗效果很好,病状控制也比较平稳,患者不会察觉药物作用的波动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每次服药后药物作用会越来越短。在用药后的几个小时,患者的震颤和僵直症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会使一些人感到不适应,可通过增加药物用量而得到缓解。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剂末现象”给生活带来不便。“剂末现象”会在药效高峰期后缓慢出现并与用药时间有关。第二种是“开关现象”,帕金森症状会突然加重,而且与用药时间无关,就好比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突然被关机一样,对患者的行动安全影响最大;第三种是异动症,表现为手脚、颈部或躯干的不自主运动,是多巴胺药物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而不是帕金森病本身的症状,多发生在帕金森病影响严重的身体一侧。

《健康之友》:请问帕金森患者的家属在护理上应当注意什么?

马羽:帕金森病的病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发展,尽管它不是一个致命的疾病,但它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帕金森病患者通常面临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生活常常不能自理,比如早晨起床很难独自完成。大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的进展和无法控制的症状中断工作甚至提早退休。家属作为患者的第一护理人员,保持细心的照顾是必要的,应保持患者的行为独立性,多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最重要的是家属不要忽略患者的负面情绪。

少数帕金森病患者经历长期的情绪低落、悲伤,甚至会发展为抑郁。负面情绪出现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和晚期,严重程度不一,使人遭受痛苦并加重行走困难和记忆力减退。帕金森病早期的抑郁,是因为患者对今后的生活质量下降或身体机能发生改变而担心所引发的情绪反应,晚期的负面情绪常由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大脑中神经化学的改变联合作用导致。帕金森患者及家属,要坚持规范的治疗,适宜的锻炼,学会释放压力,提升社会参与来避免可能的负面情绪。作为家属,还要保持对患者情绪的关注,避免患者的负面情绪演变为抑郁状态,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健康之友》:请问您觉得未来帕金森病的治疗前景是怎样的?

马羽:帕金森病的研究,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相对于我们常见的一些疾病,关于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基因、药物、诊断的试剂和工具很多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甚至还存在着研究方向选择的争论。虽然有些研究成果揭示了一些新的发现,但仍然还是零星的、片面的。

目前为止,抗帕金森药物和DBS手术依然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研究人员能够加入到帕金森病的研究中来。希望未来有更先进的诊断方法能识别出早期的帕金森病,并通过早期干预来延缓疾病进展,而不是等到症状出现之后才进行对症治疗。

本期杂志的出版时间适逢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马羽教授借本次采访对正在坚持与帕金森病做斗争的患者及其家属送上衷心的祝福,愿患者及其家属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病症,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与信心!

猜你喜欢

之友帕金森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藏家之友
《诗词之友》赠阅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