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Q345E生产工艺研究
2018-03-24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中厚板厂,河北 武安 056305)
低合金板以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船舶、铁路车辆等领域,中厚板厂3500mm宽厚板轧机采用四辊可逆轧机可以轧制6mm~160mm厚板。但随着钢铁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环保压力增大,金属冶炼成本日益升高,对生产和销售造成很大影响[1]。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成分方案,研究开发新的轧制方式,保证低合金产品质量,改善Q345E厚板低温冲击韧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1 成分设计及实际成分
通常在大生产中,经常采用Nb、V、Ti元素微合金化来保证强度指标及低温冲击韧性,大胆尝试设计优化成分,低S低P,合金减量化,对其进行试验。普通中厚板3500mm轧制生产线,为双机架布置,粗轧、精轧机均为3500mm四辊可逆式轧机,最大轧制力 可达到80000KN。同时在控冷区域配备了预矫直机及东北大学升级改造的ADCOS-PM快速冷却装置。
快速冷却装置瞬时最大用水量可达到0.5MPa+10000m3/h,可实现:单独超快速冷却(UFC);单独常规加速冷却(ACC);直接淬火(DQ)三种功能。在以上轧制设备条件下,可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来实现40mm~65mm厚度的合金减量化生产。
2 工艺设计及实际工艺
2.1 轧制工艺
基于轧制设备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艺方案进行试验。实际生产试验,采用320×2000mm超厚板坯,生产成品两种规格50×2200mm、60×2200mm。均采用两段式轧制,具体温度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在奥氏体再结晶阶段(>1000℃)轧制由粗轧阶段完成。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变形和再结晶同时进行,因再结晶而获得的细小奥氏体晶粒,将导致铁素体晶粒的细化。在奥氏体再结晶阶段内50mm厚压缩比达到65.6%,60mm厚压缩比达到62.5%。
第二阶段,精轧完成奥氏体非再结晶阶段(950℃~Ar3)轧制。在此阶段,临近Ar3温度的低温控轧可使形变加剧,促使奥氏体晶粒被拉长,在伸长而未再结晶的奥氏体内形成高密度形变孪晶和形变带,因而增加了铁素体的形核位置,细化了铁素体晶粒。精轧阶段50mm厚压缩比达到54.5%,60mm厚压缩比达到50%。
表1 工艺参数表
2.2 轧制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图1 精轧开轧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图2 精轧终轧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根据表1中精轧开轧温度及精轧终轧温度,结合实际金属板性能绘图进行分析,图1为精轧开轧温度对强度的影响,随着精轧开轧温度的逐渐升高,强度呈明显降低趋势,开轧温度810℃~820℃左右为强度最优温度。图2为精轧终轧温度对强度的影响,随着精轧终轧温度的逐渐升高,强度呈降低趋势,终轧温度770℃~780℃左右为强度最优温度,相同终轧温度下,由于精轧开轧温度不同强度值存在明显差异。
图3为精轧开轧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图4为精轧终轧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当精轧开轧温度高于840℃,终轧温度高于790℃后,冲击韧性又明显回升。
图3 精轧开轧温度对冲击的影响
图4 精轧终轧温度对冲击的影响
2.3 控冷工艺
控冷工艺采用半自动方式,辊道速度为1m/s,辊道加速度设为0.006m2/S,减少头尾温差,促使整板温度均匀。图5为返红温度对强度的影响,图6为返红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从图5、图6中可看出,实际执行返红温度在650℃~690℃之间,返红温度在650℃~6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指标值升高,冲击韧性下降;当返红温度升高至670以后,随着返红温度的升高强度值逐渐降低。
图5 返红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图6 返红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3 结论
低成本Q345E,以低S低P,合金减量化成分体系进行生产,中间坯110mm厚,轧制50mm、60mm厚钢板,综合考虑性能情况,精轧开轧温度810℃~820℃,终轧温度770℃~780℃,返红温度在650℃~660℃,生产时,获得其性能最好,可以进行批量化生产。
[1]张彦章,王佩鑫,孙伟:Q345轧制工艺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天津冶金;2016年,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