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都龙金石坡锡锌多金属矿床钨矿化分布规律
2018-03-24
(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曲靖 65000)
都龙金石坡锡锌多金属矿床地处扬子地块、华夏地块与印支地块等构造单元交汇地带,华南褶皱系西南缘的滇东南褶皱带,属南岭中生代花岗岩钨锡成矿省的西段。本文先简明介绍矿区地质概况,通过对都龙矿区多年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数据、图示等形式总结都龙矿区钨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1 区域地质
本区所在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西南角,滇东南褶皱带的文山-马关隆起南端的老君山花岗岩复式背斜,区域地壳运动以加里东、印支、燕山运动表现最为显著。其地质演化特点表现为:加里东期:本区多金属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山-马关隆起形成,为本区奠定了加里东基底构造基础。华力西期:对泥盆纪以后的地层分布和区域地质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印支期:使加里东以来形成的基底构造层进一步发生变质作用。喜山期:区内主要为断块活动,有基性、酸性岩侵入及酸性、碱性岩喷出。
2 矿区地质概况
都龙金石坡锡锌矿北起花石头村子,南至万龙山锌锡矿段,西以老寨、中寨及姚火头湾村为界,东与铜街—曼家寨矿段西部边界相连,南北长3500km,东西宽850km,面积约3.00km2。区内中、浅变质的中寒武统田蓬组(∈2t)第二段至第四段片岩、大理岩夹似层状矽卡岩中锡、锌、铜、铅矿化背景值较高,具矿源层特征,也是锡锌铜多金属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及网脉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在平面上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在剖面上显示叠瓦状排列特征。
2.1 地层与成矿关系
都龙锡、锌矿,新寨锡矿等矿床均赋存在此地层中。地层中锌、锡、钨背景值比克拉克值高数十倍,最高达100余倍,是重要锌、钨、锡矿源的提供层,大理岩中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Sn:40-47ppm、W:14ppm、Zn:290-333ppm、Pb:30ppm、Cu:92ppm、Bi:5.8ppm、Ag:0.37ppm;斜长片麻岩中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Sn:26-57ppm、W:15ppm、Zn:84ppm、Pb:16ppm、Cu:53ppm、Bi:1.2ppm、Ag:0.43ppm。在地层与矿石成矿的关系中,地层岩性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本质因素。
2.2 岩浆岩
区内分布较广的为矿区北部的老君山花岗岩(γ53a),岩体向南至铜街即隐伏于地表以下,以15°~20°的倾伏角呈脊条状向南延伸,顶板呈波状起伏,隐伏于曼家寨矿段深部。其次为在曼家寨矿段及金石坡矿段地表及深部广泛发育的燕山期第三期花岗斑岩(γ53c),主要呈脉状、枝状沿构造裂隙及层间破碎带分布。
2.3 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老君山很过瘾复式背斜南西侧,在区域性构造格局形式中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复式背斜轴向一致的波状褶曲及纵向断裂,铜街-曼家寨为宽缓型褶邹,大致呈南北向分布,长约5Km,轴向N5°W~N20°E,褶邹轴北高南低,背斜向南倾伏,该背斜的层间剥离空间,是铜街-曼家寨矿段锡锌矿工业矿有利的赋存空间。矿区主要断裂构造为F0和F1等断层,与铜街-曼家寨复式背斜大致并列分布,组成背斜断裂构造带,期间尚有规模较小的SN向NE向纵断层及NW横断层分布。F1出露曼家寨矿段中部,平剖面上均呈弧形弯曲,走向SN-NNE-NNW,倾向西,倾角15°~30°,逆斜断层,成矿前断裂,热液锡矿化主要活动场所。
3 空间分布规律
本文通过收集金石坡矿段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都龙矿区钨矿化具有以下空间分布规律:
金石坡由北向南钨矿化体最(高-低)赋存标高为1421m~666m,垂向分布空间为755m,单剖面垂向分布空间为332m~33m,钨矿化体垂向富矿空间由窄-宽-窄-宽-窄,如图1所示。
图1 金石坡钨矿化体垂向分布图
金石坡最东边钨矿体Y坐标为452132,最西端Y坐标为452863,平面上东西向分布间距为731m,单剖面平面上东西分布间距为731m~69m,如图2所示。
图2 金石坡钨矿化体东西端分布规律图
金石坡钨矿化整体围绕在花岗岩上部16m~358m范围,随着花岗岩出露的深度而变化,由北到南钨矿化随花岗岩逐步变深,充分说明该地区钨矿的成矿条件与岩浆岩有很密切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金石坡钨矿化体与花岗岩垂直标高分布图
金石坡钨矿金属量在矿区北部154线-91线富集,91-63线贫乏,59-35线富集,31-N矿化较弱,金石坡由北到南钨矿储量分布不均匀。
4 结论
通过对都龙矿区金石坡矿段钨矿化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都龙矿区由北-南矿化逐渐变弱,由东-西矿化逐渐变强,钨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顶板0m~400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