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安全管理实践

2018-03-24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徐会杰

劳动保护 2018年3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网络化排查

文/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徐会杰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北京地铁面临重大安全挑战,从运营安全管理理念、途径和方法创新等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推动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徐会杰在首届国际交通运输安全博览会上发言 赵原/摄

随着2017年底S1线、燕房线、西郊线开通试运营,北京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线路达到22条,运营里程608 km。线路换乘系数不断增加,网络效应凸显。

网络化运营覆盖区域广、网络规模大,线-线、线-网之间关联影响密切,在运营管理方面带来新的变化和挑战。北京地铁需要转变原有单线运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创新安全管理理念、途径和方法,提升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

大规模网络化运营带来安全新挑战

北京地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缓慢到跨越的发展历程。从1971年最初的1号线21 km、16座车站、年客运量828万人次,发展到目前的22条线、608 km、370座车站、日均客运量超千万人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2018年年底还将新开通25.6 km;届时,路网总里程将达634 km。作为维系首都正常运转的大动脉,随着地铁网络化的发展及公众需求的持续增长,政府、社会和乘客对地铁的安全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首善之区的高标准、大客流冲击和“小故障、大影响”等新形势和高要求,持续考验北京地铁安全运营及服务保障能力。大规模网络化运营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行车间隔不断压缩,高密度、小间隔的行车组织方式对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能力及乘务员、综控员、调度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精神状态、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小故障、大影响”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网络越大,故障数量越多,特别是网络化运营初期投入使用的车辆设备老化,逐渐进入故障高发期;网络越大,故障影响也越大,小故障处置稍有不慎,可能发展演变为“大事”,甚至造成政治影响。

瓶颈线路、瓶颈车站大客流冲击风险依然存在。早晚高峰时段多条线路满载率居高不下,“人物同检”的实施又对车站客流组织提出新的要求。

北京地铁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地铁隐患分布图

应对措施及安全管理实践

为有效应对网络化运营安全标准不断提升带来的挑战,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地铁”)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强化由“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线构成的“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采取科技强安、管理固安、文化兴安等系列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排查治理隐患 以治为主

坚持精检细修、技术消隐改造,确保设备良好状态。通过车辆设备设计、组装、运行、维护及更新、报废全过程和全方位的风险辨识,以及故障跟踪和关键部件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深度挖掘规律,确定故障的风险等级,明确对应的维修模式,建立基于车辆设备故障风险的全寿命维修维护管理体系,实现在线运行维护和离线检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实现关键设备状态修、计划修及预防修,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每年制定车辆设备普查计划,每2个月或重大活动前对车辆设备进行普查评估,重点对车辆设备重要部件、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以及隐蔽工程等进行普查评估,对突出问题、重点隐患和惯性故障开展技术攻关和专项整改。2017年,通过全寿命周期的维修模式及车辆设备普查评估的实施,2次延误5 min以上事故间平均车千米达到771.78万车千米,设备故障率和故障延时分别下降15%和10%。

改善运营环境,减少环境因素影响。通过研究加装空调、通风换气装置等,解决车站设备机房温度过高问题;检测既有线路车站温湿度、可吸入颗粒物等环境指标,为进一步改善机房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将列车超载视为安全问题,加大解决力度,降低列车满载率和车站大客流冲击风险,改善客运组织环境;依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用法治的力量整治多年积累的问题和隐患。如开展乘客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乞讨卖艺、散发小广告等违法行为,净化乘车环境。积极推动利用法律的手段治理安全保护区违法施工、违法经营、违章建筑、树木及异物侵界隐患等,确保运营安全。

建立预防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开发了“北京地铁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估、事故统计分析、应急管理、职业健康以及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北京地铁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特色的综合性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对人员、车辆设备设施、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分类分级、智能定位、智能认定、智能判别、智能流转,实现风险隐患管理智能化;以及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全匹配、风险隐患治理全闭环、风险隐患处理全流程、风险隐患过程全记录、风险隐患处置协同参与全提醒、风险隐患与员工绩效全挂钩,以及风险隐患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控、可视化以及预警报警等功能,最终达到对风险隐患超前防控,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运营。2017年,北京地铁隐患排查管理信息系统中,共排查梳理出I级隐患31项,II级隐患197项,目前都处在实时动态监控及整治过程中,并且都处于可控状态。此外,与北京市安监局隐患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对接。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了全岗位、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建立了安全评估机制,定期分析评价安全状况、研判对策,克服管理随意性和盲目性。

加强宣传,演出安全情景剧

严控安全风险 以控为辅

坚持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建立完善联锁互控机制,严格执行“实名制”“三检制”;通过智能监控视频,对乘务员、调度员及综控员等关键岗位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提醒员工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行为、不规范行为以及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人为失误率,降低人员违章导致的安全风险;通过反复开展“查思想、查隐患、查整改、查落实”的安全检查,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研发应用设备监控预警手段。由于车辆、信号故障是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积极研发车辆、信号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关口前移,降低车辆信号故障。车辆关键部位在线监测系统,对车辆制动系统、牵引系统、走行部位等关键部位的温度、振动、轮对擦伤等进行动态监测,避免轴箱、轴承、辅助电源、牵引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列车发生故障以及转向架、吊挂件等因振动出现裂纹或脱落引起的列车脱轨掉道事故。研发应用弓网配合、车辆走行部在线检测系统,信号、电梯、站台门集中网管系统等技术措施,对关键设备的运行实施在线监测预警,减少运行故障。

应急抢修抢险 以救为补

不断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努力控制各种事态的发展,减少对乘客出行的影响,避免社会政治影响,将事故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坚守安全运营最后一道防线。

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及时信息报送和舆情引导。实时动态发布故障及绕行路径信息,引导乘客择优出行路线;采用编制乘客安全乘车视频和手册,通过手机APP、微信微博、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铁里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播放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等新媒介以及邀请乘客参加安全情景剧、应急演练、“乘客走进地铁”等活动,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及自救逃生能力。

完善网络化故障抢修抢险体系,统筹规划设立应急网点,实现抢修资源共享、覆盖全网;利用应急会商调度指挥平台,实现故障早期诊断、区域资源集中调度和两级专家远程视频辅助决策指挥,最大限度减少故障造成的影响。

通过落实“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北京地铁运营安全平稳可控,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出了事及时妥善处置”的目标。安全可靠性指标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各大城市将相继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需要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建立完善与网络化特征相适应的理念和对策,不断提升安全运营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大规模网络化运营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网络化排查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在北京地铁上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