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分布式电源 优化电力资源结构
2018-03-23蒋苏方鑫
蒋苏 方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性能的提高,环保意识的进步,能源政策的引导,电力市场中发电侧的逐步开放,分布式电源不但在自然禀赋相对丰富的地区和电力供应短缺的偏远乡村发展迅速,而且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也较快。分布式电源具有投资少、占地小、建设周期短、运行维护容易、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是高效、经济、可靠、污染小的理想电源。在承担高峰期电力负荷和可靠性方面比集中供电更加经济、有效。已经成为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主流电源的重要补充资源。
一、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优势
分布式电源可以采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缓解能源危机;以清洁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了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废渣等的排放;就地供能替代远距离输送,减少了输变电线路和设备的投入和维护,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一是有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需求每年增长的较快,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对新上煤电项目有所限制,这就给分布式电源提供了新的机遇。二是有利于电力市场更加开放。用户可以从电力公司购电,也可以使用自身分布式电源,还可以将多余电力卖给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向分布式电源购电用于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也为其他行业进入电力系统参与竞争打开口子,如天然气公司与分布式电源结合等。三是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分布式电源在技术上除了单纯发电外,还可以很方便的用于供热(包括蒸汽和热水)、制冷,真正做到热冷电三者联产联供。保证特殊行业(如化工行业)、特殊企业、居民小区和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实施的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污水处理等“光伏+”项目,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有利于解困和扶贫。分布式电源可以根据当地资源不同情况,能很快解决孤立、偏远地区的用户供电问题。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用来扶贫,一组列家庭太阳能光伏电池就可以帮助一户贫困家庭脱困,这种简易的分布式电源扶贫方式在不少地方已经取得成功。
(二)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分布式电源发展较快,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小水电、风电项目上马较多。装机容量已列世界前列。经济发达地区天然气和太阳能光伏综合利用项目发展较快。建设项目和装机容量占电源总量的比例逐渐加大。生物发电、抽水蓄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项目也已起步。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不少规划、政策、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如分布式能源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目前基本上是各地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性鼓励和优惠政策。虽然出台了一些新能源政策,但是至今还没有系统性的政策和法规,导致各地竞争条件不一样,达不到有序竞争的目的。缺乏完整统一的分布式电源分类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导致各地技术标准比较混乱不一致。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
加快发展分布式电源,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关系。要强调规划和计划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协调衔接、共同发展的目标。一是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相衔接。基本做到供需平衡、资源平衡、项目分布平衡、电力输送平衡等。二是必须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衔接。无论是使用自然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还是供给资源(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都必须与当地的供给、消纳和输送实际相结合。三是必须与国家和地方电网相衔接。不同形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电力输送、电源质量、上网电量都不同,特别是多种新能源的集中并网,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都是考验。这就要求在电能质量、输送运行容量和能力、电力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协调衔接。四是必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协会在政策研究、行业自律、技术咨询、学术活动、信息交流、标准建设等方面的功能建设。积极搭建行业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较快,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在技术和装备上,无论是天然气燃气机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转换率、风能发电机组和蓄能设备,还是电网的接入系统、配电系统、输送运行系统都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随着分布式能源的逐渐增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要加快电网交直流混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智能配用电等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使之与快速增长的分布式电源相匹配,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要加快分布式电源发电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在发电效率、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最后,要专业院所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各类分布式电源的研发队伍,培养和培训一大批专业技师和技工隊伍。
(三)加紧制定和修订技术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随着分布式电源建设和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加紧制定技术标准显得越来越重要。制定分布式电源技术标准不仅可以协调统一相关的技术事项,作为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保证电网安全,而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为尽快占领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打好基础。一是尽快统一制定相关发电设备和部件的技术标准。包括风电机组、天然气发电机组、小水电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储电设备、变流器(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流器和直流变流器)等。把技术标准水平与科技进步成果转化水平紧密结合并成为有机整体,促进技术进步。二是尽快统一制定和修订适合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接入系统、配电系统、输送运行系统的标准。如原来大部分电网都是无源电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就形成了有源电网,这就要求对电网和运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制定和修订原有的技术标准。三是尽快修订和补充行业标准。分布式电源作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在原有的标准中还未有具体体现,要尽快进行修订和补充。四是鼓励企业自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制定和修订分布式电源全方位技术标准,构建分布式电源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
(四)加速出台鼓励和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发展分布式电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不仅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政策“瓶颈”的制约是其关键。要想得到较快发展,加速出台鼓励和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显得格外重要。一是鼓励建设分布式电站。根据规划和计划建设的使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分布式电站,参照国外补贴办法,结合我国特点,制定相应的补贴机制。可采用固定补贴、滚动补贴、贴息补贴、上网电价补贴、优惠税率等办法,促进健康稳定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可采用财政以奖代补和社会资助的办法鼓励建设,达到解困扶贫的效果。二是建立分布式电源上网、并网的评价、考核、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电网企业接纳分布式电源。在上网和并网工作中明确入网条件和标准。简化流程和程序。及时支付和结算电费和发电补贴。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目前分布式电源还处于提高深化阶段,许多课题亟待研究和攻关。必须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和扶持专业科研院所迅速转化科技成果。鼓励和支持企业自身或与科研院所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在税收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为分布式电源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蒋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方鑫,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