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
2018-03-23李云开
李云开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其已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其中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探索,现今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因此,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概念,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关系,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科学技术
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应用人工智能,不仅大大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提升了文艺创作能力,而且也进一步拓展了想象空间,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创作格局以及创作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已向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发出了巨大挑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对于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1 人工智能的概念
所谓的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为AI,亦称为机器智能,是对比于生命智能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类给予机器的能力与智慧。研究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乃在于基于人类的智能活动,制造出能够模仿人类行为的智能机器。现阶段,人工智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机器人、情报检索、知识表达、问题推理以及数据分析等等,而其在文艺创作领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其研究探索仍在持续进行。
2 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2.1 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的正面影响
2.1.1 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
例如,音乐领域,由于电脑可有效存储各类声音,而这就使得电脑可对音乐音色进行无限制地组合,而音律也可打破传统的音阶形式,从而使得音乐作品达到常规音乐创作难以企及的高度,即音色丰富、节奏多样、序列交叠、微分音细化、声像灵活以及装饰音出彩等。又如,绘画领域,由于电脑可对三原色进行更为细致地等级划分,进而可合成256的三次方种,即16777216种颜色,而这就为画家提供了更大的颜色选择空间,从而实现了绘画艺术表现力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对于手绘艺术而言,无论是前景,还是远景,往往都只有一个层次,但通过利用计算机的分形技术则可有效对各个层次进行独立处理与制作,从而绘制出常人难以企及的精巧画作。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影制作领域,则颠覆了电影传统的写实特性,使得非现实场景得以实现,典型例子有《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以及《阿甘正传》中主人公与三位总统的交谈画面,而这也极大地加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2.1.2 拓展了想象空间
艺术创作活动的根源就是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力。虽然电脑隶属于机器范畴,其本身并不具备想象能力,但由于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有机组合了艺术媒介和文艺质素,极大地摆脱了人类理性认知的束缚,因而其通过程序运转而产生的诗句表现出了不输给人类的瑰丽想象能力,特别是电脑诗人的四个作品。例如,我国著名科幻大师刘慈欣的《作品第46号》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即“狂饮吧,猜测吧,冬眠吧,抬头吧,弓形的新的一年”。通过阅读大量的电脑诗作发现,它们的比喻方式和词语组合形式无不表现出了极大的想象力,其创作能力甚至可比肩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从本质上来说,电脑所创作的诗句是具有表征性文字符号随机拼接的而结果,而这种基于自由组合形成的想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为创作的诗歌意境。
2.1.3 推动了文艺理念的革新
长久以来,传统观念中对文学艺术的认识要么是“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要么是“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展现”,而这种艺术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并影响深远。而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一方面,其显然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从本质上说就是数字技术的产出物,另一方面,其也不是情感的传达,而是基于自由组合规则下的结果。先不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水平,但至少从创作规律方面,给予了人类全新的启示,推动了文艺理念的革新。
2.2 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上的局限性
(1)艺术的根本特性就是创作,其是艺术家发挥自身想象力所产生的结果,而电脑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创造能力,其创作能力的根源仍是编写程序的人类。例如,Aaron艺术创作软件,其被认定为当前世界最具创造力的软件,但从本质上来说其所展示的也只是画家科恩的绘画方式。
(2)人类艺术创作的生命乃在于个性化,而计算机艺术创作软件并不具备个性,其所创作的作品只是对已存在的文艺质素的复制、模仿以及组合,无论是何人,只要其应用的程序相同,那么其所呈现的作品风格也是相同的,例如,基于同一软件创作出来的电脑诗歌无论是句式结构,还是词语组合都存在一致性。
(3)艺术创作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情感,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在进行文化创作时,不仅要积累相关的知识,更要积累思想情感,但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都呈现艺术家的情感内涵。而人工智能自身并不能产生情感或情绪,因而其所创作的作品只是技术的产物。除此之外,人类的情感也是随时在变动的,所以作品的最终效果也往往与艺术家的情感状态密切相关,但电脑程序并不会出现感情变动。
(4)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但艺术作品始终是基于艺术家理性支持下而出现的产物,因而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存在一定规律。但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其所创作的作品却往往逻辑极为怪诞与混乱,例如,借助电脑所创作的诗歌作品,各行诗句都是对意象的机械拼凑,不仅无法体会到诗歌内在的意境情怀,而且也难以体会到真切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脑创作不过是一种基于高级程序的文字游戏。
3 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人工智能在艺术表现力、文艺创作力以及作品想象力等多个方面都大大挑战了传统的文艺创作形式,但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仍隶属于机器范畴,无法真正意义上地创作出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性艺术作品。因此,从发展前景看,人工智能尚不能在根本上取代人脑,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还只是梦想。
参考文献
[1]张荣翼.“狗”来了吗?——关于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J].长江文艺评论,2017(05):4-8.
[2]杨守森.人工智能:人类文艺创作终结者?[N].学习时报,2017,28(04):008.
作者单位
沈阳市第120中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