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过去看未来的金融危机

2018-03-23但玎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未来全球化影响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不断深入,虽然2008年的危机动荡已经快过去十年了,但世界经济中几乎处处都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尽管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得到了足够的媒体报道,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早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并试着掌握金融危机发展与爆发的规律,以便使人们得到它对经济和生活的警告和启示,从根源上防范未来的类似危机,将其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并为未来可能到来的金融危机做好相关的准备。

关键词:金融危機;全球化;未来;影响

一、 金融动荡的历史发展

纵观国际金融历史,金融危机始终伴随着全球经济失衡。1929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英国的世界霸权已逐渐倾斜并趋向美国和欧洲,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美国经济取代英国霸权,这一次国际经济不平衡为随后的金融危机播下了种子。

二十世纪末前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快。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使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比其他国家更大。在二十世纪末的最后20年里,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失衡,因而使美国的经济结构受到影响。同样,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结构失衡也是欧洲、美国和日本金融危机的根源。当一个稳定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结构被打破时,金融危机往往成为实现新经济平衡的动力。欧洲金融危机发生在1992年,这是德国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这也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平衡。1990年,由于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日本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也实现了新的经济平衡。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体系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害。第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股价暴跌。受危机影响,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弗雷迪Mac被政府接管;之后,世界上最大的公司AIG开始寻求政府保护;那时,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也遭到重创;紧接着雷曼兄弟的破产标志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最终将美国拖入了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第二,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法兰克福,再到东京,主要的西方经济股票市场陷入严重动荡,总体趋势在持续下降。到了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变得更加猛烈,并逐步升级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频频暴跌。此外,由于受到出口需求减少和信贷紧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2008的亚洲经济增长率为6%,低于2007的7.5%,而在2009,这一数字大幅下降到4.9%,许多发达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进入全面衰退,新兴国家也受到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因此,也有一些学者把它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

二、 两次大型危机的对比分析

(一) 历史背景

1. 世界经济格局

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末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明显转换,国际货币体系动荡,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极弱的趋势。不同的是,在大萧条之前,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全球化已经经历了重大的挫折(Rothbard,1972);而2008国际金融危机之前,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并迅速扩展,最终导致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Chossudovsky,2010)。

2. 世界政治格局

这两次危机中,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赫莱纳,2011)。不同的是,在大萧条之前,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国家国际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的竞争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20年,世界政治体制实现了由美国两极对峙向“一个超级主力和多个主力”的多极化格局的平稳过渡,国际局势保持了和平与稳定(法利亚,2011)。

3. 全球治理的概念和制度

在大萧条之前,新古典新经济理论认为“市场自律”支配着资本主义世界,而当时政府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理论的理论从来没有被听过(金德尔伯格,1986)。同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英国和美国政府回到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来“改革”世界经济(Dooley,2004)。在大萧条之前,没有全球经济治理组织;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全球政治治理组织,也只是建立了有限的治理作用和效力。然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七国集团的全球治理机构,联合国和国际金融机构为核心,已运行多年,但严重的差异存在于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格局的分布之间(赫莱纳,2010)。

(二) 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萧条的爆发是由于美国生产过剩和全球市场容量之间的冲突加剧,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和生产过剩造成的(理查德森,2007)。相比之下,2008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原因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平衡、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融资、监管制度的缺陷。2008年后,美国变成了一个金融消费的能力从财富收入和单位收入之间的不对称造成的过度使用造成的,这是由于过度消费和金融过度行为(Carmassi,2009)。虽然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两次危机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三) 危机的影响

这两次危机都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影响。大萧条持续了四年,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强烈冲击。与1929年相比,1933年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低于1913(伯恩斯坦,1989)。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反弹的大规模政策刺激下的2010,但在2011年初,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度明显减弱,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赖因哈特,2009)。此外,这两次危机导致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化国际经济优势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国际货币体系(berkmen,2012))。

三、 总结

为了确保全球经济的稳定,防止今后类似的危机,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危害,并为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准备,本文比较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两次危机形成的共同条件和因素,探讨了它们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两次危机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末端爆发,但两次危机见证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原因方面,它们的形成有所不同,如大萧条是由于美国生产过剩与全球市场容量萎缩之间的冲突加剧,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于消费能力过度使用造成的,但是归根到底都跟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家监管力度有关。就其影响而言,它们都以类似的方式影响着世界经济,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然要比大萧条严重得多。所以,这两种危机虽然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某些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与以往危机有任何相似之处的情况下,观察经济周期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确保全球经济的稳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这些负面情况至关重要,如发展实体经济,积极使其平衡与虚拟经济避免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完善治理结构,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限制活动和金融机构行为,以及收紧货币政策来降低过高的财务杠杆效应的活动等,以避免重复这一悲剧。

参考文献:

[1]Carmassi, J., Gros, D., & Micossi, S.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auses and cures. JCMS: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2009,47(5):977-996.

[2]Chossudovsky, M., & Marshall, A. G.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XXI Century. 2010.

[3]Dooley, M. P., FolkertsLandau, D., & Garber, P.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 the effects of periphery intervention and reserve management on interest rates & exchange rates in center countries(No.w1033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4.

[4]Faria, A., & Wensley, R. Rethinking authority and legitimacy in strategy: a perspective froman emerging economy.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2011,28(2):188-201.

[5]Helleiner, E. A Bretton Woods moment? The 2007~2008 crisis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0,86(3):619-636.

[6]Helleiner, E. Understanding the 2007~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Lessons for scholar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11,(14):67-87.

[7]Helleiner, E., & Pagliari, S. Towards a new Bretton Woods? The first G20 leaders summit and the regulation of global finance. 2009.

[8]Richardson, G. Categories and causes of bank distres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 The illiquidity versus insolvency debate revisited.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7,44(4):588-607.

[9]Rothbard, M. N. 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1972.

作者簡介:

但玎,重庆市,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未来全球化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