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论语》“学而时习之”篇章中学习的层次
2018-03-23张悦
张悦
【摘要】“学而时习之”章乃《论语》首篇之首章,其内涵十分丰富。沿着《论语注疏》“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之思路,发现本章内容可以从学习的角度划分为三个层次:跟随老师学习;和同门同道切磋;在上述学习基础上有所建树,以及三个学习层次所对应的效果检验和学成标准:自我内在的快乐;与同门同道同乐;成为谦谦君子,被社会广泛认可而具有更高层次的快乐。
【关键词】论语 学习 层次 教育古人著作历来重视开始,“学而时习之”章是《论语》首篇之首章,诸多名家均有独到的见解。作者研究发现,本章主要谈论的是学习的问题,按照学习的层次,“学而时习之”章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本章的三句话。这也与魏何晏注,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中“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的观点相符。
一、学习进度的层次
“学而时习之”章共三句,每句前半句合起来构成了学习进度的三个层次。学习的第一个层次是“学而时习之”,即跟随老师学及相应的练习;第二个层次是“有朋自远方来”,即与同门、同道相互切磋;第三个层次是“人不知而不慍”,这一阶段须要自我否定、自我提高。下面我们尝试详细探讨。
1.学习进度的第一个层次“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本身包含“学”和“习”这两个小的层次。“学”,与“教”相对。“学”的主体是学生,相应的,“教”的主体是老师或者父母。学生只有在老师“教”了以后,才有可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接下来,就需要学生的“习”了。按照刘宝楠先生《论语正义》,“习,鸟数飞也”,也就是在学了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以后,还要多次练习。因此,在这个大的层次中,需要老师教学生学,还需要不断穿插进行的是学生的“习”。
对于“习”,“时”则给出了非常强的要求:要时时练习。要掌握好老师教的内容,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而时习之”,就要求学习者能够听老师所讲,再时常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老师所讲的内容。显然,这是大家广泛接受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最初级的要求,因此,这构成了学习的第一个层次。
2.学习进度的第二个层次“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的第二个层次,因为这需要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展,即需要在掌握了老师所教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对应于老师们常说的拓展和提高。
“有朋自远方来”,在有些版本中写作“友朋自远方来”。在古文中,同门曰朋,同道曰友。因此,这里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朋与友。“有朋自远方来”,也就意味着同门或者同道的关系。这在古代,名分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成为“朋”,那么就要做与“朋”有关的事情。同门或同道这个身份可以做什么呢?那就是就所学展开切磋。这就是说,这一句仍然说的是学习、学业的事情,而且是在同门同道之间开展的。这些限定,说明“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是:同门同道从远方而来,进行学业的切磋,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相应的,自己与同门同道的学业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3.学习进度的第三个层次“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之中,“人不知”的是什么呢?对于一个人来讲,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才是这里的“人不知”。“不愠”,即不生气。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自己对于别人的不知道还不生气呢?一个自然的结果,那就是对应于现在的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如果是这样,不会有谁为别人的不知道而生气,恰恰相反,谁都会为自己有这样的状态而高兴。
因此,“人不知而不愠”,恰恰是在第一层次跟老师学习之后,再和同门同道切磋之后,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创新,得到别人尚未认识到的认知。这是学习的更高的层次。
二、学习效果检验的层次及学成标准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检测,从而发现不足并予以弥补进而提高的过程。按照这个角度,“学而时习之”章也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检验,分别对应于这一章三句话的后半句。
1.学习效果检验的第一个层次“不亦说乎”
“说”,“谯周云悦深而乐浅也,一曰在内曰说在外曰乐”,是自我内心的愉悦。如果把它和“学而时习之”联系起来,那么,内心愉悦,就意味着学习的第一个层次,跟着老师学习,已经完成了。
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艰辛的,是不可能在没有完成学习的时候就有所谓的内心的愉悦的。当我们通过不断学习而攻克某个难题,或者获得某项收获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换句话说,内心愉悦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跟随老师学习的某个阶段结束了。因此,是否达到了“说”,是第一阶段学习是否达到要求的检验标准。
2.学习效果检验的第二个层次“不亦乐乎”
在完成跟老师学习以后,需要同门同道的切磋来提高学业水平,即“有朋自远方来”。这一阶段学习之后,怎样才能说明学有所成呢?“不亦乐乎”就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即是否能够做到“不亦乐乎”。
“乐”,是快乐,是外显的快乐。这与“说”不同,因为“说”强调的是内在的愉悦。也就是说,“不亦乐乎”要求能够在同门同道之间取得共同的快乐。
结合全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看,同门同道从远方而来,其目的就是进行学业的切磋,通过同门同道之间学业的切磋,达到修补漏洞、提高水平的目的,因而同门同道都有所收获。有了与付出相对应的收获,自然地,同门同道连同自己都非常的快乐。同门同道以及自己有外显的“乐”,就意味着“有朋自远方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不亦乐乎”是检验学习第二个层次的重要标志。
3.学习效果检验的第三个层次“不亦君子乎”
君子是古人对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的一种称呼,“或称君子者,道德之称也”,“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在这里,“不亦君子乎”可以翻译为“难道不正是成为君子了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品行或者说道德水平是能否成功取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条件,而成为很高道德水平的君子,就具有了成为成功人士所需要的内在条件。按照孔子的说法,学生学有所成的目的就是出仕,为君王服务,即“学而优则仕”,这也是修齐平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就需要比同门同道更广泛的社交范围以及更高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更高阶段学有所成的标准,就是成为君子并出仕。而孔子在这里,却不直接谈出仕,转而描述出仕所应具备的内在条件,即是否具有了君子所具有的道德水平。当然,成为君子就可以“人不知而不愠”,就可以出仕。因为孔子认为,品行高尚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争,就可以出仕取得官职,即“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简言之,“学而时习之”章的三句话,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就构成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求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并提供了该阶段学业完成的检验标准。这是学习的初级层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求学生能够在跟随老师学习的任务已经完成的基础上,与同门同道切磋,进而提高水平,并提供了该阶段需要达到的水平要求。这是学习的高级层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求学生在上述阶段学习完成以后,能够独立在学业上有所突破或提高,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提供了检验标准。这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作为中国儒家经典的《论语》,其首篇首章,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内涵十分丰富,词语高度凝练,有诸多大家名士对其予以了不同层面的解读,而作者在拜读过程中发现,此章短短三十个字就将学习的三个层次及相应的学习要领十分丰富、详实地表达于我们,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457.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