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实践初探
2018-03-23贺卫
贺卫
摘 要:长期以来,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并对缓解和消除贫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对中国式贫困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系列扶贫思想,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扶贫;实践;精准扶贫;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18-03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共同现象,反贫困也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改善了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福祉。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基层工作实践,高度关注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多次深入贫困地區开展调研。创新扶贫工作思路,转变扶贫工作方法,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针对不同贫困地区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工作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的扶贫工作实践
习近平同志长期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一线工作,对中国贫困问题保持长期的关注。坚持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和实现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工作方针,形成了一系列扶贫工作方法。灵活运用到不同的贫困地区扶贫实践中,给予我们重大启示。
(一)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初步确立了习近平的扶贫工作思路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阅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对中国农村的实际和贫困地区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潮流下,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作为知青插队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工作,后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农村的极端贫困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他与乡亲们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为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大队村民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打坝修路、建沼气。在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的年代,部分村民对开发沼气不理解、不接受,习近平通过试点用事实来说话,建立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沼气的利用经验也开始在全省推广[1]。通过开发利用沼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的烧菜做饭照明问题。为活跃乡村经济,习近平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家庭副业,通过在村里建磨坊、裁缝铺,开代销点,发展铁业社等措施来增加大队收入。为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习近平还组织开办了政治夜校,请村小的教师来教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接受教育来解放思想,通过积累知识来创造财富[1]。可见解放思想、自力更生、真抓实干的扶贫思路已经在习近平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形成。
(二)正定工作实践开创正定脱贫模式
习近平调离基层一线后,先后在县、市、省级部门工作,但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扶贫工作始终是他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工作方法。1982年起,习近平先后担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和县委书记的职务,在正定工作初期,他走村入户深入一线,了解人民的生产生活。在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下,工作中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能解决[2]。人均年收入仅148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产穷县”。当得知这种情况主要是为完成上级部门下的高征购任务造成的时,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减少对正定地区的征购任务,得到上级的批准,解决了困扰正定人民多年的温饱问题。
发展商品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脱贫致富。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试点推广,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后,为发展农业生产力,针对正定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习近平的推动下正定县开始农业“大包干”试点,并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广。在保障粮食自给前提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提出“立足农村,依托城市,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的农业发展方针。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依托附近的工业城市效应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乡镇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脱贫致富。正定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旅游业未能形成一个产业而发展起来。习近平在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促成了正定县与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合作共建“荣国府”影视建筑群,作为影视拍摄基地和群众文化娱乐设施。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开播,正定的文化知名度日益提高,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访问参观,旅游兴县的效应开始显现,旅游经济使当地居民的收入迅速增加。随后一批批文化娱乐设施和影视基地相继建成,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正定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
正定脱贫模式开创了我国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开展有针对性脱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弱鸟先飞的宁德模式开创“造血式”扶贫的新壮举
福建省宁德市虽然依山傍海,但由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问题突出,20世纪80年代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0%,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也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来改善该地区的贫困状况,但是这种“输血式”扶贫模式远水救不了近火,扶贫收效甚微。1988年习近平就任宁德地委书记,他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闽东各县调研,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
树立“摆脱观念上的贫困,弱鸟才能先飞”的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上解放了,我们才能开拓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习近平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在贫困问题上怨天尤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深刻指出脱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有愚公移山的决心来对待扶贫工作。明确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先要扶智,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3]。深刻论证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思想。针对宁德地区依山傍海,当地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长期居住在漂浮不定的“渔家船”和山间简陋的“茅草房”,生活贫困、居无定所的情况,实施移民集中搬迁工程,改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状况。同时设立驻村工作队,下派领导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指导村民的脱贫攻坚工作[4]。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依托宁德依山傍海的地理特征,通过选派科级人员到贫困地区指导脱贫实践,发展海产养殖业和生态林业,推广茶叶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有效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宁德毗邻厦门、福州等大城市,发展花卉种植、生态采摘等生态旅游业,开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四)“闽宁协作”对口帮扶模式实现先富带后富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搞两极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要积极帮助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贫困地区人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发展相对缓慢,贫困问题较突出。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福建省负责宁夏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并成立闽宁协作小组,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小组组长指导宁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宁夏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脆弱,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长期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对口帮扶工作上首先是开挖井窖收集雨水,有效缓解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困难,为保护当地脆弱的植被生态,将坡地改造为梯田,种植绿色经济作物,保护了植被生态,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改变了以往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相对分散孤立的局面,移民搬迁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集中开展。生活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引导当地人民通过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及配套的淀粉加工业,农产品销售与福建省进行产业对接[5]。通过发展服装加工、零部件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效实现了人民群众的致富增收。
(五)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理论与实践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贫困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关注。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189。将新时期的小康社会建设与脱贫致富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要将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充分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健全社会公共保障体系,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民贫困“代际传递”导致的“一代贫、代代贫”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教育脱贫这个根本之策,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贫困的面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并在2014年首个“扶贫日”的讲话中指出“扶贫要注重精准发力”,并在以后的多次讲话中阐述精准扶贫的思想。在2015年6月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对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将精准扶贫的“精准”界定于“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7]。将扶贫对象瞄准精度与扶贫效率的改进结合起来,并通过完善扶贫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全国各地充分结合本地区扶贫工作实际,通过实施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社保政策兜底等多种多样的脱贫形式,使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方法论与重要意义
纵观习近平同志扶贫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深刻把握国情特征、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民的期盼基础之上的。深刻揭示了扶贫工作的科学规律,精辟阐述了扶贫攻坚的基本途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学说,对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扶贫实践坚持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路线
实事求是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學的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过程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旧观念和认识上的束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每到一地都是深入基层群众一线,深入了解当地贫困群众的所需所求,其扶贫思想与工作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指导的扶贫实践工作深刻揭示了在扶贫脱贫道路上关键是要靠自己,脱贫致富最终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扶贫首先要扶智,要摆脱思想上的贫困和怨天尤人的姿态,立足各地区的发展实际,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弱鸟先飞”,探索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脱贫致富道路。
(二)习近平扶贫实践深刻把握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规律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矛盾分析法,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妥善处理次要矛盾,处理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先进的知识和能力,将他们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同时扶贫开发工作要改变过去的“大水漫灌”式做法,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的工作方针,将扶贫资金和项目用到实处。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扶贫关键是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扶贫工作要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插队时就带领村民修水渠、建沼气池,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引进文化产业,主政宁德期间发展生态旅游业,这一系列工作实践反映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要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又要保护好生态宜居的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习近平扶贫实践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这就要求我们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这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在工作过程中习近平心中始终装着一杆秤,那就是人民群众,上任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6]5。并多次指出我们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做好事。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也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热切期盼,各级领导干部要时不我待地加紧开展工作,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做好新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绣好“精准扶贫”这朵花。
参考文献:
[1]周小璐,李拓.探访梁家河 寻找习大大走过的青春足迹[EB/OL].(2015-02-13)[2017-07-11].http://news.youth.cn/wztt/201502/t20150213_6474932_3.htm.
[2]程宝怀.习近平同志在正定[N].河北日报,2014-01-02(1).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4.
[4]郑崇玲.略论习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间的若干战略远见[J].闽江学院学报,2014,35(6):40-44.
[5]闽宁合作:从单向扶贫走向共赢[J].老区建设,2014(11):5-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2(12):6.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