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的探讨

2018-03-23高福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路局车务段车站

高福英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务段

近年来,大批大专、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到车务站段,为铁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将成为铁路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抓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使之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是目前基层站段大学生培养的主要课题。

1 多措并举,坚持在“管”上做文章

车务段作为用人主体,在关系人才“留住”还是“流失”的问题上责任重大。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何“管”的问题。大学生的管理不是车务段“一把抓”,而是要建立责任体系层层抓;不是“一手抓”,而是要融入车务段人才整体规划同步抓;不是劳人科“一家抓”,而是在段党政领导下,组织协调有关科室和车间(车站)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抓。为此,车务段在大学生早期培养管理中,吃透“三情”、提供平台、营造环境上做好文章。

1.1 吃透“三情”

一是吃透上情,准确领会路局的人才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政策,严格兑现大学生的有关待遇、阶段性培养措施和目标,以及人才梯次培养需求。二是吃透行情,动态了解社会人才供求关系,如同系统地铁行业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做好毕业生思想工作。三是吃透下情,及时分析车务段人才结构现状和余缺情况,根据车务段整体规划和实际需要,合理制定培养计划,科学培养现有人才。

1.2 提供平台

变“相马”为“赛马”,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机会,有效利用车务段职工星级管理制度,借鉴星级考评结果,对技能业务突出、工作业绩优异的毕业生,优先推荐路局车务系统人才基地锻炼,或是车务段内岗位挂职锻炼,以及参加各级各类技术比武、技术操作规程评比、科技会议、青年联谊会等活动,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显示才能。追踪2009年至2015年的152名早期培养大学生情况,车务段年轻一代大学生培养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段内技术业务能力竞赛中,一名大学生力克段内众多高手,拿到总成绩第一名。其中一名大学生提拔到了中层管理岗位,有两名全日制大学生正在车间一级的站长助理岗位上锻炼培养,有两名大学生参与了科技课题攻关,并有一名大学生被评为路局青年科技人才。

1.3 营造环境

把对毕业生的管理培养纳入责任体系,明确各职能科室和车站的责任,提出分责管理机制,严格管理限制在岗大学生从事非本职工作。由劳人科牵头抓总,其他科室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用人车站负责日常管理具体工作,通过目标明确、阶段清晰的早期培养计划,落实责任到“室”、到“站”,使在岗大学生稳步踏实的向培养方向前行。

2 精细安排,注重在“育”上下功夫

2.1 抓好源头培训

针对新入职大学生对铁路了解不多,对车务段工作性质、内容、特点等认识不深,入路初期,车务段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组织一周时间的集中培训,开展路情、企情、段情、现场教育。通过开展入路教育、党政工领导与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安全教育讲座和考试,观看车务段历年来举办的文体活动录像及段概况、工作实绩视频,听取表现突出的老大学生工作经验介绍等形式,利用入路教育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将思想政治、企业文化、路情企情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贯穿其中,促进其较快地融入到车务段的氛围中来。

2.2 做好持续“加温”

一是明确培养方向。针对每名毕业生专业、学历、特点等的分析,劳人科为每名毕业生逐人建立了到班组和岗位的见习计划,明确见习岗位、见习时间、见习内容、考核要求等内容,明确培养方向。对铁路主专业毕业生,倡导他们深入一线主要行车岗位积累经验,女生则主要安排在客运岗位,劳人科和用人车站负责动态跟进,对不适应岗位的及时调整;对非主专业毕业生,鼓励“回炉再造”,结合工作实践完善知识短板。2012年以来,有8名非主专业本科生参加专科及以上层次的特有专业函授学习,也带动与强化了整体学习氛围。见习期满考核合格的毕业生,根据工作需求、见习表现,逐人设计后期培养目标,一人一档明确轨迹;二是规范业务管理。由车站择优推荐优秀技能人才为指导老师,并在车站指定一名业务辅导员,形成全阶段有服务的培养格局。严格落实师徒合同制度,捆绑带教实绩,为确保见习质量,段领导和劳人科、职教科相关负责人定期深入到见习岗位检查见习计划落实情况。由劳人和职教科跟踪考核毕业生见习培养表现,提出培养计划调整和相关责任人考核意见,不断规范业务带教在现场的落实。三是加大实践锻炼。针对车务段内实际,逐人研判设计成长路经。对铁路主专业毕业生采用轮站轮岗,按照见习生-→助理值班员(售票员)→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员或客运值班员)→四等站副班组长→班组长→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培养流程实施;其他专业大学生将根据自身能力情况,择优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培养。

2.3 拓展素质能力

为提高各岗位的实战能力,做到适时进行站间交流培养,分段切换培养过程。重点打造合肥东站行车岗位、调度岗位以及六安站客运岗位大学生培养基地,建立技能实训教室,完善生活设施,配置专业辅导教员。并有意识地进行站间交流培养,多方面丰富工作阅历。比如客运岗位的大学生,先分配在巢湖站、庐江站等办理普通列车的客运站岗位学习,在熟悉基本客运知识和工作流程后,再轮站到六安站、安庆站等办理高铁客运的车站进一步学习,使他们熟悉普通列车与高铁之间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行车岗位则先安排在中间小站学习,再逐步安排到有调车作业或综合作业车站。对重点行车岗位跟踪培养对象,必须进入合肥东编组站培养,并且进入站调、车站值班员岗位,借鉴路局车务培养基地的办法,进行目标培养。通过培养过程的分段切换,从而使他们能够由窄而宽地积累现场工作经验,拓宽素质业务范畴。

3 热忱关怀,倾情在“爱”上花心血

新入路高校毕业生多为90后,针对这一特定的年龄段,车务段为他们做好三个“一”,用心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3.1 为他们上好“第一课”

为使毕业生尽快适应车务段文化和生活,养成严以律己、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在入路培训教育时,我们就以路局和车务段发展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规矩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加强敬业精神、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扎根车站、成才立业的责任感。

3.2 让他们过好“第一天”

毕业生刚刚迈入职业生涯,徒手来到车务段,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不便。针对目前毕业生均为90后,网络使用频点高的特点,每年毕业生来段报到前,指定专人组建毕业生QQ群或微信群,向群内编发并推送新入路小贴士、入职宝典、对报到证改签、户口迁移、党组织管理转接、交通出行、住宿安排、教育培训等入职初期问题在这里及时解答,充分发挥党、工、青各职能作用。

3.3 扶他们走好“第一步”

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择岗趋向,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所学专业的不同,个人的目标期望也是千差万别。要在引导他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个人目标,服从组织分配,“与段共成长”的同时,尽量尊重个人差异,根据岗位设置方案、专业和梯次结构,定期对历届毕业生及各车站需求情况和个人愿望统排微调,尽量让他们感到工作顺心、安心。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在思想政治、专业技能、经营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培训,鼓励非专业大学生参加符合岗位需要的后续学历教育。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让他们在年龄梯次上看到希望,在专业结构上找到位置、发挥特长。

4 下一步可试行的重要举措

4.1 互相交流拓路子

目前技能岗位的每一次晋升,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车站值班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就有从事助理值班员、信号员、扳道员不少于2年,车站调度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就有从事站调助理、调车区长、驼峰值班员(或驼峰调车长)工作不少于2年。虽然路局文件有规定,大学生早期培养第二阶段生产岗位锻炼时间为2年的,但作为基层单位,应针对生产岗位实践阶段,对主专业的本科大学生,适当突破一些年限限制,便于在生产一线经历多岗位的锻炼,积累现场经验,丰富工作阅历,为以后进入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打好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路局也可在各系统选拔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交叉互相交流,以加速系统之间人才交流的速度,使各系统之间的人才交流常态化。只有真正理解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工作,才能真的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在工作中换角度思考,才能在一些需要不同系统配合的工作中解决存在的隐患,也是人才全能型转变的关键。

4.2 大数据技术运用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是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钥匙”,不仅有助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决策从“经验型加感觉型”向“数据型加事实型”转变,而且有利于帮助人才成长发展,将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开启“导航灯”,成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利器。路局可以依托自身信息技术基础,建立高校毕业生大数据库,将不同系统、不同专业的人才数据按照学历经历、工作背景、依托条件等各种数据“清洗”后,转化为由数据挖掘工具认识和处理的有用数据,通过对其收集、筛选、梳理、汇总后,从中寻找关系、规律,洞察趋势,为不同系统之间的高校毕业生信息实现共享,也将为铁路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找到一种共享、共建、共赢的模式。用好大数据,以道驭技、以道驭器,人才工作的“高铁”才能加快驶入大数据的新轨道。

5 结束语

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是推进改革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内因是大学生个体,但是只要我们立足铁路发展需要,立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深挖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资源优势,完善培养的各项制度以及基础工作,将“培养”这个外因释放出强烈的催化作用,就势必会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人事工作的长期重点就会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路局车务段车站
车站一角
参考资料
渝贵铁路首个暑运圆满收官遵义车务段发送旅客141.06万人次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路局至总公司视频会议网络补强方案研究
挂职女段长
实行车务段保价(货运)事故集中处理的探索
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