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多目标经营技术探索
2018-03-23李红平
李红平
(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0)
栎类是一个重要的建群树种。北坛中心林场为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所辖国有林场,全场有栎类林1 886hm2,占森林面积的10.90%;森林蓄积57 141m3(每公顷蓄积 30.30m3),占林场蓄积的10.20%。其中幼龄林 851.10hm2、中龄林 666.10hm2、近熟林368.80hm2。栎类是该场经营范围内的主要建群树种,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单位蓄积量低,平均每公顷仅30.30m3;二是天然次生林面积大,占栎类林总面积的70%以上;三是中幼龄林比重大,占栎类林面积的80.40%;四是林分过密,老桩萌生,没有饱满树冠,小杆较多;五是干形差,成林不成材,经济价值低。栎类主要为辽东栎、栓皮栎、檞栎等,大部分为退化次生林,亟需进行经营。
1 栎类林经营历史
北坛中心林场的栎类林主要是油松林择伐后天然更新起来的栎类树种,而且栎类林也是当地老百姓的薪炭林,日常采樵和冬季取暖均要用到大量的栎类树木。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也有大量的栎类林被偷采作为坑木,虽然多次遭到人为的破坏,但因其有较强的萌蘖能力,最终形成以萌生林为主的栎类林分,特别是靠近村庄的栎类林,更是多代萌生林。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栎类林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2010年中幼龄林抚育试点后,国有林区相继实施森林抚育项目,参照国家颁布的《森林抚育技术规程》,栎类林主要采用“分级抚育法”经营。2015年后,山西省开始自上而下全面推广“分类抚育法”,并多次进行了培训,栎类林由此开始了两种抚育方法共同使用的时代。
2 栎类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目标不明确
每一块林地,因为立地条件、人为因素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现有的森林抚育,没有根据立地条件好坏和外部因素差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只能是根据上级要求或当时森林抚育规程,按部就班地完成森林抚育任务,而不能积极主动根据栎类林生长情况去干预其生长演替,导致森林抚育的成效降低。
2.2 经营措施没有针对性
在栎类林分中,萌生树由于先天优势,往往比实生树长得迅速、粗壮,但干形相对较差、寿命短;实生树长得较缓慢、细小,但干形相对较好、寿命长,从培养高品质木材考虑,实生树的后期优势要远远高于萌生树。但是在现有的森林抚育中,因为受株数强度、蓄积强度、伐后胸径不小于伐前胸径等相关指标的约束,造成栎类林在抚育过程中只能采伐更小的实生树,对胸径大、干形差的萌生树则无可奈何。
2.3 经营管理滞后
森林经营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林分的发育阶段和目的树种的生长特性,适时进行合理的人为干预。就栎类林而言,早期为了培养良好的主干,应适当提高密度,促进高生长;高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树木开始自然稀疏时,合理选择目标树,按照干扰树的影响程度逐步除去干扰目标树生长的树木,并适时对目标树进行修枝。由于经营管理不能适应林木的发展规律,很多栎树早早的就枝桠丛生,虽然成为优势木或霸王树,但经济价值不高。
3 栎类林经营策略
笔者根据实施的林业科技示范项目,认为栎类林经营要充分利用自然力,通过人为的有限干预,使林分的建立、抚育以及采伐的方式同天然森林的顺向自然演替相接近,最终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现结合生产实际,提出4种栎类林分经营模式。
3.1 栓皮栎纯林近自然经营
林分整齐,立地条件较好,经营目标主要是提高全林蓄积量,提高大径材比例,在提高森林经济价值的同时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具体经营措施包括:①选择实生、树干通直、冠形丰满、生长势良好且无损伤和病虫害的栓皮栎林木为“目标树”。目标树数量每公顷60株~80株,并对目标树进行修枝;②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伐除占用空间大且没有培育前途的上层木或其他既非干扰树也非辅助木的中立木;③林下萌生的栓皮栎选择长势较好的1株~2株予以保留,伐除其他萌生株。林下更新较少的地块通过局部整地等措施促进天然更新;④影响林下幼树生长、更新的灌木,采取“折灌”处理。
3.2 辽东栎混交林多目标经营
立地条件中等,经营目标主要是培育以辽东栎为主,其他树种为伴生种的、以生态目标为主兼顾木材生产的优质阔叶混交林。主要经营措施包括:①选择实生、干形通直、无损伤且长势良好的林木为“目标树”,数量每公顷60株~80株,并对目标树进行修枝;②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伐除占用空间大且没有培育前途的上层木或其他既非干扰树也非辅助木的中立木;③伐除占用空间大且没有价值的上层木,改善林下光热条件,通过适度人为开“天窗”的方式促进天然更新和地表植被覆盖。在立地条件好(平缓)的林地,开“天窗”后进行人工补植;④林下更新保护,对于幼苗易受动物啃食的,可以在重点培育的幼苗幼树周围设立障碍物进行保护。
3.3 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多目标经营
立地条件较好,林下腐殖质较厚,经营目标主要是通过优化树种结构,建设比例适宜的针阔混交林,改良林地养分循环,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和以栓皮栎、辽东栎为主要目的树种的多功能林分。主要经营措施包括:①在栓皮栎、辽东栎、油松中混选“目标树”,栎树占60%~70%,油松占30%~40%,目标树数量每公顷80株~100株,并对目标树进行修枝;②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伐除占用空间大且没有培育前途的上层木或其他既非干扰树也非辅助木的中立木;③保留油松群团,伐除影响油松“目标树”生长或油松群团的栎类或其他树种,控制混交比例,形成群团状混交;④抚育栎树“目标树”时要保留下木和辅助木,以形成对目标树主干的庇荫;⑤抚育作业中要对其他基本成林树种更新幼苗进行管理,以形成多树种混交,增加林分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3.4 栓皮栎中林更新经营模式
立地条件中等,经营目标主要是利用上层乔林培育长周期实生栓皮栎大径材,同时加强下层矮林短周期利用的多功能森林。通过目标树经营体系培育上层大径材乔林,对于林下萌生的成丛栓皮栎幼苗幼树,进行矮林培育利用,增加长周期大径材培育期间的中间收益。主要经营措施包括:①选择实生、干形通直、树冠圆满的栓皮栎为目标树,培育大径材,选择数量每公顷80株~90株;②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上坡位干扰树,伐除占用空间大且没有培育前途的上层木或其他既非干扰树也非辅助木的中立木。对目标树有主干庇荫和支撑作用的下坡位林木需要保留;③对于林下有实生更新群团,而上层生长不好的上层木进行伐除,创造林窗促进林下更有培育价值的更新层生长;④林下萌生起来的栓皮栎团丛矮林,选择长势较好的1株~2株予以保留,伐除其他萌生株,促进其生长;⑤在立地条件好(平缓)的林地,开“天窗”以后进行人工补植。
4 结论
栎类林的4种不同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了近自然经营、全林经营这两种森林经营方式的优点,并加以综合应用,从而形成复层、异龄、混交、可持续的恒被林。既获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培育价值高的目标林木,又兼顾了其他林木的综合经营。在获取大径材的同时,阶段性的获取中小径材,实现长、中、短期结合,整体提升了林分的生长量和经济出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