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五年中国设计学理论建设与发展概述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探索系列研究1

2018-03-23邹其昌华沙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工匠建构

文/ 邹其昌 华沙 (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

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学科健康发展,旨在探索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与建构,重在事实呈现,不做价值评判,共同推进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以期建构中国设计学派。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在新的目录中,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设计艺术学则修改为含义更广的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并升级为一级学科。在学科升级的背景下,2015年1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名单中,设计学首次作为一级学科拥有了独立的学科评议组。这些学科地位的变化提升了设计理论研究的学术地位,激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情,围绕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这一核心问题,中国设计学界涌现了一批理论成果,推动了中国设计学理论的发展。

一、设计学理论研究成果概览

近五年来是设计学理论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课题立项方面,潘鲁生的“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李立新的“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邹其昌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杭间的“中国传统工艺设计理论研究”、方李莉的“社会转型下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研究”等一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成功立项。在会议与展览方面,同济大学所举办的“新兴实践”设计教育与研究会议、江南大学所举办的“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南京艺术学院所举办的“设计学青年论坛”、中国美术学院“东方地平线”全国设计教育学术研讨会、杭州市政府举办的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深圳市政府举办的中国设计大展等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中国设计学理论的发展。在著作出版方面,郑曙旸等人合著的《设计学之中国路》,潘鲁生所著的《设计论》,李超德所著的《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王琥所著的《设计与百年民生》,沈榆所著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祝帅所著的《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等一批优秀成果先后出版。在论文发表方面,以“设计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2012年以来的论文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论文主题了涉及了设计史研究、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社会学研究、设计经济学研究、设计产业研究等多个领域。可见,在学科升级的推动下,设计学学科地位得到显著提升,设计学学科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设计学理论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实践理论、设计产业理论三个核心板块,涉及了核心设计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关键设计技术价值体系建设、先进设计制造、生产与消费价值体系建设等诸多领域。因此,下文将从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实践理论、设计产业理论三个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设计学理论的重要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和系统归纳,以期较为全面的反映近五年来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设发展的状况。

二、设计基础理论建设

设计基础理论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当前学界对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上,本土化资源也是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重大系统工程,本土民族设计资源更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独具国际竞争力价值的关键性根本。近五年来,在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研究上,潘鲁生、邹其昌、李立新、杭间、方李莉等人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潘鲁生作为民艺学专家,长期致力于民间工艺生态保护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著有《匠心独运》《民艺学概论》《设计论》等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转型,在这种背景下,潘鲁生将研究重心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美术的资源转化上。2014年,以潘鲁生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正式立项。围绕这一研究内容,潘鲁生在项目申报前后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发表于《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4期)、《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与设计产业发展——关于“设计新六艺计划”的构想》(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画的发展路径》(发表于《美术研究》2016年第5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发表于《上海工艺美术》2016年第1期)等论文。这些论文体现了潘鲁生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美术的资源转化上的思考,他认为,“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和服务产业布局,须将民间美术放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结合区域文化生态,联系相关产业布局进行综合架构上的把握和研究,深化对于民间美术发展条件和发展作用的理解,解决保护与发展的具体问题。传统民间美术保护与发展是城镇化过程中解决文化传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将单纯的保护与积极的利用相结合,促进文化传承和相关生产实践,加强美术资源要素的应用转化具有关键意义,有助于解决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并由保护为主的求生存向资源利用的科学发展转化,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发展。”1整理自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民间美术研究》[J].《美术观察》2014年第10期。潘鲁生对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探索,不仅在注重非遗保护的当下具有现实意义,也从民族本土设计资源的角度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展开了探索。

李立新是当前国内中国设计史研究领域的代表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了设计史、设计艺术研究方法论、设计哲学等领域。曾著有《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设计价值论》《中国设计艺术史论》等书。李立新在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史观。他认为,“设计的历史,必须是一部启迪的历史,创造理论的历史;也应该是一部记述生活的历史。在研究路径上,设计的历史可以从区域史走向整体史。在研究方法上,设计的历史,必须运用综合方法来研究。在史学特色上,设计的历史应该强调自己的史学特色。”1整理自李立新:《我的设计史观》[J].《美术与设计》,2012年第1期2016年,以李立新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正式立项。李立新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史的研究,从设计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展开了探索。

邹其昌潜心治学,长期致力于美学与设计学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重点探讨与研究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创建中国自己设计话语体系问题。近年来积极倡导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提出并研究设计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实践和设计产业三大板块结构系统)。在构建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方面,他认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其中传承包括本土民族设计资源的传承和当今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学习与借鉴。在本土民族设计资源的传承上,创新性地提出中华“考工学”体系(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深刻性地把握中华传统设计理论体系性质和特征、开辟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新领域。此外,他还创办了第一份大型设计理论研究丛刊《设计学研究》(年刊)、创建了第一个设计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室)、举办了首届中国设计理论研讨会、开办了首届全国设计理论高级研修工作坊、策划并主办了首届上海设计及其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研讨会(2011))。最为重要的是,他倡导理论研究与国家社会发展间的内在逻辑性。注重个体性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性的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深入挖掘,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学术路径:“考工学”——“造物文化体系”——“工匠文化体系”。并认为“工匠是立国之本、强盛之根”。在此基础上,2016年,邹其昌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正式立项。围绕这一研究内容,邹其昌在项目申报前后发表了《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一》(发表于《艺术探索》2016年第5期)、《〈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二》(发表于《创意与设计》2016年第4期)、《〈考工记〉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之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三》(发表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中华工匠考核体系及其当代价值》(发表于《创意设计源》2016年第6期)、《“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的基本内涵与选题缘起——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系列研究之五》(发表于《创意与设计》2017年第3期)等系列论文。这些论文体现了他对中国工匠文化体系的思考,他认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是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构建中国工匠文化体系。这一结构体系中,有三大核心要素:技术体系、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另有两个层面:生命传承(教育)和生命意蕴(民俗)。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的知识谱系定位大致如下: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属于中华工匠体系(文化、心理生理等),中华工匠体系属于中华造物体系(人的因素部分,此外还有“物”、“器”、“事”等重要部分),中华造物体系属于中华文化体系(造物、精神、治理等)。因此,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应该属于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建设工程。2整理自邹其昌:《“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的基本内涵与选题缘起——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系列研究之五》[J].《创意与设计》,2017年第3期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的研究将与传统的非遗和手工艺研究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不仅具有设计学价值,而且具有更大的文化史价值和世界观价值。这一独特研究路径也获得了学界与国家的认同与支持。“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分别写入2016年和2017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成为了国策,国家发展战略问题。邹其昌在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上的独特思考,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的建设发展和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杭间长期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曾著有《中国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设计的善意》等书。调任中国美院后,近年来杭间除了展开对中国美院包豪斯藏品的研究外,还负责筹备了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目前民艺馆已成为展示、研究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重要平台。2017年,以杭间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正式立项,课题子课题包括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文脉和特质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性与美学价值挖掘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再造与活化研究”、“中国工匠精神与产业生态研究”、“传统工艺材料与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该项目围绕着“悠久而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与传统全然不同的背景下,如何葆其精华,扬弃糟粕,通过实践发现新的价值,从而实现传统工艺延续文化根脉的现代转型”这一总体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双重通道上探索当代价值的发现、总结与有效转化,解决创作中国传统工艺的推陈出新与文化综合阐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美学、体制、技术材料应用等的思考,最终在普遍意义上形成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的共识与认同。3整理自姜大伟:《零的突破!中国美术学院喜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EB/OL].http://www.caa.edu.cn/gmrx/2017/201707/t20170724_68878.html,2017-07-20s杭间对中国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研究将对当前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对民族本土设计资源的传承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方李莉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她以艺术人类的研究视角对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先后发表《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艺术史观——以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为例》(发表于《民族艺术》2013年第3期)、《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认识》(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转折》(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中艺术人类学应有所为》(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6日)等论文,这些成果在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5年,以方李莉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正式立项。这一项目包括了“社会转型中苏绣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山东潍坊风筝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徽州木雕的社会转型中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北京雕漆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凤翔彩绘泥塑技艺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特种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宜兴紫砂陶的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研究”、“社会转型中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传统的再适应:广东香云纱的现代变迁”、“社转型中的白族金属捶揲与錾花工艺发展研究”“变迁与重构——比较视野下的国外民族手工艺研究探析”“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百年变迁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等12个子课题。该项目尝试从人类学角度,以传统工艺民族志的方式完成每一个子课题的纪录和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综合的理解和认识当前中国传统工艺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并总结出普遍规律,建立一套普适性的理论体系。1整理自方李莉:《“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发展”项目简介》[J].《民族艺术》2016年第6期。这一项目的研究对当前传统工艺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从民族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精神的视角丰富了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

此外,郑曙旸等人合著的《设计学之中国路》,李超德等人合著的《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王琥所著的《设计与百年民生》,沈榆所著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等书以及中国美院召开的“东方地平线”全国设计教育学术研讨会也从设计学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设计理论话语权、近现代中国设计史梳理等角度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展开了探索。在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邹其昌团队对美国设计体系的研究,杭间团队对德国包豪斯设计体系的研究以及黄厚石对西方设计思潮的研究。邹其昌主张以全球化视野积极借鉴世界设计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美国设计体系是当今最为先进、系统、完善和创新的设计体系,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最为重要的坐标,应借鉴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美国设计梦),从而实现中国设计梦的探索。杭间团队则依托中国美院包豪斯藏品的资源,近年来集中力量展开对包豪斯设计体系的研究,力图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提供参照。黄厚石所著的《造物主》一书以造物为线索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但总体来说,与民族本土设计资源的挖掘研究相比,近五年来学界对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研究则稍显薄弱,缺乏重大、重点项目的课题立项。因此,未来学界应加强对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研究。

三、设计实践理论建设

设计实践理论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侧重于“设计技术操作”的学习与研究。近五年来学界对设计实践理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路甬祥、潘云鹤对当代创新设计的研究。2013年8月,由中国工程院负责的重大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两院院士路甬祥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担任正副组长。研究内容涵盖了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综合研究、中国创新设计路线图研究、创新设计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关键要素、推进创新设计的路径、创新设计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设计在机械设备、交通运载、国家安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路线、创新设计在信息产品、消费类产品、医疗设备与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路线和中国材料创新设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发展路线、中国好设计案例集和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通过组织近20位院士、100多位专家,经过两年在地方、行业和企业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2015年2月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大力发展创新设计的建议》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以及马凯副总理都对报告做了重要批示:“相关建议可在顶层设计文件中通盘考虑”;“创新设计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三个转变的重要抓手和必经桥梁”。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随后迅速推进,研究发展创新设计的政策和措施。随后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也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对策。2整理自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创新设计战略研究综合报告》[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由路甬祥、潘云鹤院士所承担的“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根据中国当前具体国情,对中国创新设计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从创新的角度为发展了设计实践理论,完善了当代中国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二是同济大学所举办的“新兴实践”设计教育与研究会议对设计实践理论的探讨。自2012年起,娄永琪所领导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每年秋季都会举办“新兴实践”设计教育与研究会议。这一会议曾先后围绕“设计的专业、价值与途径;开放设计;发展中的社群、经济、教育、研究、探索;设计行动主义;设计x复杂性”等主题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新兴实践”系列会议从设计教育、设计研究、设计实践等角度探讨了变革时代下,设计的新角色、新问题与新方法。其中,在2014年的会议后,参会学者们将自己关注的议题命名“Design X”,并将“Design X”描述为一种全新的、基于佐证的方式,这种方式将用以处理当今世界面临的众多复杂而严峻的问题。“Design X”是对现今设计方法的补充和拓展,将重塑设计的角色。2016年新兴实践会议上,娄永琪在题为《再谈Design X与设计行动主义》的演讲中对Design X概念进一步进行了诠释,他认为,所谓Design X,“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它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现在真实世界的挑战,它必须是跨学科的,我们所讲的所有真实挑战都不是单学科的,它要把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整合起来,它是关系的设计、系统的思维,怎么把自然、人类、人工世界以及正在经历的赛博世界能够连接起来,它是一种新的行动主义。”1整理自2016年新兴实践会议上娄永琪题为《再谈Design X与设计行动主义》的演讲娄永琪的这一论述进一步丰富了“Design X”的内涵。在当前的变革时代下,由“新兴实践”设计教育与研究会议所引发的关于“Design X”的探讨,丰富了当前的设计实践理论,为研究当代中国设计实践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三是江南大学“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对设计实践理论的探索。随着设计学学科升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教育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在辛向阳的主导策划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自2012年起,连续五年举办了“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2012年的会议主题为“范畴、方法、价值观”。针对设计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这一年的会议邀请了包括心 理学、社会学、商学和历史学科背景的学者一起反思了设计学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界限、实践方法和判断准则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新美学的概念。2013年的会议主题为“新领域、新问题、新对策”。该次会议更多地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设计思维在包括健康、服务设计、公共事务管理等诸多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设计咨询服务自身的转型升级问题。2014年的会议主题为“哲学概念”,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哲学方法在理解设计领域复杂现象中可以发挥的抽象和理论构建作用。2015年主题为“新现象基础:体验、策略、健康”的会议围绕体验、策略和健康展开了探讨,体验、策略和健康既是设计学自身学科研究的新关注点,更是反映了广泛社会需求,是为构建学科框架提供现象素材的新兴行业领域。会议通过经验分享和学术抽象两种手段和现象学的方法,在探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尝试将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到实践升级和教育转型当中。2016的会议主题为“精心设计的教育:经历、能力和理想”。这届会议既是系列会议的收官之作,也是把会议从“设计教育”引向另一个主题的承上启下之作。作为系列会议的收官之作,此次会议将在前几届会议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不同语境下的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设计教育改革案例;同时提出一个围绕新时期、新的广泛需求背景下的新的设计学哲学框架;通过回顾历届会议的主题和经历,从而让与会者更加完整地理解各届会议主题之间的从现象展开、问题提出、路径设计到框架构建的内在联系。2整理自辛向阳:《“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回顾》[J].《设计》2016年第18期五年的系列会议为设计学界提供了一个持续、稳定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设计实践创新探索提供了重要的讨论空间,会议中的相关成果从设计实践理论的角度完善了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

四是中国设计大展所引发的对当代中国设计实践主体性的讨论。在中国,设计展览作为一个分展长期依附于全国美展的体系中,缺乏相应的重视。设计界迫切需要举办一场官方性质的全国综合性设计展览展现中国设计的发展现状。借助设计学科升级的东风,由文化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于2012年末联合举办了中国设计大展。该次展览的主题为“时代·创造”,意为“时代造就中国设计,设计引领时代风尚”,旨在鼓励中国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生活进步。展览分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跨界设计四大板块,包括了包括主题展、外围展、学术论坛等内容,展现了当前中国的设计实践水平。《美术观察》杂志认为,“该次大展和论坛是当代中国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志着中国设计主体性的崛起。”3整理李一:《美术观察·卷首语》[J]. 美术观察,2013 年第2期。由此,中国设计大展引发了学界对中国设计实践主体性的探讨,2013年第二期的《美术观察》杂志刊登了多位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设计主体性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包括了孟繁玮、祝帅的《中国设计主体性的崛起》、陆丹丹的《中国设计的主体性:崛起还是有待建构》、刘炳麟的《崛起中的中国设计主体性》、黄治成的《中国设计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自觉》、陈嵘的《字体设计:中国设计主体性的新“临界点”》、吴洪的《试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服装设计的主体性话语》、石晨旭的《从跨界设计概念的提出看中国设计自主性的崛起》以及《中国设计的社会责任与主体意识——诸迪访谈》等文章。 2012年的中国设计大展和2016年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主题为“设计与责任”)以及由这两次展览所引发的相关讨论从设计实践理论方面推动了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设。

四、设计产业理论建设

设计产业是设计学科的核心之一,设计产业理论也是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核心之一。 设计产业理论侧重于对“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者的整合、应用与创新。与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相比,国内对设计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多,是当前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三个板块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近五年,国内设计产业理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邹其昌对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邹其昌团队近五年来先后完成多项上海市设计产业科研项目,发表了《关于中外设计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思考》(发表于《创意与设计》2014年第4期)、《工匠文化与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发表于《中国艺术》2017年第9期)等论文。建构了独立的“PMBTA” 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五要素研究模型,即P(Policy 政 策)、M(Morphology 形态)、B(Brand品牌)、T(Talent 人才)、 A(Assessment 评估)。提出了“万众创新、设计立国”的主张,以及推进设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12字方针——即“理论先导,政策跟进,产业繁荣”。邹其昌对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当代中国设计产业理论的发展有着一定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是祝帅对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的研究。由设计学青年学者祝帅和石晨旭合著的《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于2017年出版。该书作为设计产业研究方面一部带有开创性的专著,主要围绕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的主题而展开。该书共十一章由理论和实务两部分组成。在平面设计产业理论研究部分,祝帅和石晨旭结合国内外产业研究理论,提出了平面设计产业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尝试建立起中国平面设计产业自主性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探讨平面设计产业研究的方法论,强调实证研究在平面设计产业研究中的地位。在平面设计产业实务研究部分,该书主要围绕海内外平面设计产业案例及现状展开研究,包括欧美和日韩不同的平面设计产业发展思路、中国设计产业园区建设、设计之都创办等;并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平面设计产业发展繁荣的建议。1整理自石晨旭、祝帅:《中国平面设计产业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该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设计产业理论的空白,对平面设计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完善了当代中国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三是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对设计产业理论发展的推动。随着近些年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设计公司的不断涌现。国内设计业界迫切需要先进设计管理理论的指导,学界以迫切希望“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理论”成果在通过业界的整合走向市场。在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设计战略发展与设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海军的主导和策划下,由杭州市政府、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于2013年在杭州举办。该论坛基于全球设计管理研究和实践研究,关注创新领域领先一步的项目、研究、方法、策略和趋势,并通过论坛、展览、奖项等形式,给当下中国青年设计力量创新思维、商业模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启发。目前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主题分别为“改变”、“展开对话”、“共同体”、“开放”。2整理自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官网[EB/OL]. http://www.hzadm.com/Forum/index经过几年的发展,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逐渐成为设计和创新趋势的观察者平台,吸引了业界、学界、政商界等各界人士的参加,涌现了一系列围绕设计管理的政、产、学、研、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城市、产业和生活创新的发展,在另一方面论坛的相关成果也积极推动了设计产业理论的发展,完善了当下中国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五、结语

通过对近五年来设计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本文从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实践理论、设计产业理论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设计学理论建设发展的现状。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代,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的建设在一方面应传承前人优秀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而言,未来中国设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仍需要学界各位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对中国设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寄以无限的期待和祝福!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工匠建构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工匠神形
建构游戏玩不够
工匠赞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