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记新余市水北商会会长邹细保
2018-03-23本刊报道组
□ 本刊报道组
水北商会“同心·千企帮千户”启动仪式现场
邹细保,江西省新余市水北商会会长,新余市宝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水北商会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力量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向社会各界爱心捐款捐物达1.3亿多元。邹细保个人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累计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
新余市水北商会是江西省首家市直乡镇商会组织。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对新余市通过成立民营企业家商会和在商会建立党组织,引导本土民营企业家回馈故里、支援农村建设进行了点名表扬。2016年7月,水北商会党委获得中共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在新余,说到商会,人们便会谈到水北商会;谈到水北商会,人们就会提起商会领头人、会长邹细保;提起邹细保,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他有多少财富,而是他的拳拳爱心。
水北商会2016年大学生奖优助学仪式
水北商会会长结对帮扶省级贫困村琴山村,并现场察看油茶基地
贫困村村民心中,他是“爱心天使”
渝水区水北镇琴山村是省级贫困村。邹细保主动提出与琴山村结对帮扶,计划通过教育扶贫、养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综合措施,力争在2018年底前实现琴山村13户26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他说到做到,马上兑现自己的承诺。积极搭建会员企业与琴山村结对帮扶平台,采取“公司+产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产油茶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邀请油茶协会的专家,对这些贫困户进行油茶专业技术培训,对结对帮扶的其中2名贫困户的年轻人,介绍其在公司光电产业园基地进行就业实习,解决就业困境。
为了让村里的4位贫困孩子能够顺利在各阶段完成学业,按照生活、寄宿补助国家标准,他拿出近两万元解决2名小学生、1名初中生、1名大学生的读书难问题。为支持琴山村委老屋村老年人“颐养之家”有序运作,他积极与村里的1名贫困户老人结对,老人“入家”的费用他兜底,支付每年1200元的伙食费。同时,为了让老屋村的老人夜行方便,他又主动掏出6万余元,购买26盏太阳能路灯。琴山村5户人家房屋破旧,他捐赠1.5万元进行维修,并单独再拿出1万元,援建硬件建设,解决村民住房存在隐患的难题。
今年5月,邹细保组织水北商会率先在全市启动开展“同心·千企帮千户”活动,对照市里标准,提出精准扶贫“六个一”举措,引导商会15个联络处283名党员会员与水北镇137户、283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助推水北镇贫困户精准结对帮扶全覆盖。
水北商会会长为颐养之家挂牌
水北商会会长邹细保捐赠100万元助建水北商会宝诚国学中心幼儿园
困难老人眼里,他是“孝顺儿子”
邹细保出生在水北镇上村村委邹家村。他时常惦记着自己老家的老人们,拿出50万元设立“颐养之家”,把老家的老人养起来,为31名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免费,让老人们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老人们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话聊,不孤单不寂寞,日子越过越开心。
2016年春节前夕,两位老人敲开了邹细保的家门,把两只土鸡硬塞给他。老人说:“知道你家里什么也不缺,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原来,邹家村“颐养之家”的老人们是看着邹细保长大的,邹细保的善举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把他当“孝顺儿子”看。眼看快过年了,老人们寻思着要给他送点年货。老人们左商量右讨论,凑400元钱买了两只土鸡,委托两位老人坐公交,辗转送到了邹细保家。收下两只土鸡,邹细保满眼含泪,感慨地说:“老人家心里惦记着我这个‘儿子’,这片心意比我捐给家乡的780万元现金份量还要沉、还要重得多啊!”
不久前,回家看望村里困难户的邹细保看到家乡道路坑洼不平,乡亲们出行不便,邹细保决定捐资20多万元为家乡修一条像样的道路,并在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看到家乡许多房子破旧了,便计划拿出700多万元对邹家村进行中心村建设,目前一期规划拆除危房、旧房189间,在原址新建三层小别墅91套。
这几年,邹细保发动全体商会会员捐资1000多万元,帮助水北镇20个行政村建成了48个“颐养之家”,实现了全覆盖。
不仅如此,邹细保还捐资30万元,用于渝水区罗坊镇大港亭村委上和市村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并捐资8万元用于安装上和市村至坑上村的37盏太阳能路灯。
水北商会捐资奖励优秀贫困中小学生
水北商会推进“党建 颐养之家”启动仪式
寒门学子心中,他是“温暖阳光”
新余市渝水区连续多年开展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活动,邹细保踊跃参加,每年主动认捐数十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14年以来,他已捐赠120万元,资助200余名贫困大学生。每年春节前夕,大学生们络绎不绝,回访宝诚贸易公司,汇报学习情况。看到大学生们学业有成,邹细保倍感欣慰。
当了解到家乡许多孩子们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多余的钱购买新校服,而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时,邹细保主动与家乡小学负责人取得联系,拿出15万元,资助全体学生定做一套校服。
今年4月18日,邹细保又捐资1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助建水北商会宝诚国学中心幼儿园。幼儿园建设规划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可容纳480名学生就读,家乡的孩子们可以享受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
商会会员眼里,他是“行为楷模”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难的是一群人一起做好事 。”邹细保这样说。
作为全市乡镇商会的标杆,水北商会率先在全市成立“党建+脱贫攻坚”扶贫攻坚工作小组,动员、引导全体商会会员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商会专门设立一个100万元专项扶贫基金,安排100个公益岗位,在商会会员企业中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培训100个扶贫就业对象、创建一个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同时,每年发动全体会员仔细甄别,选出100余户真正贫困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给予每户1000至2000元的慰问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水北商会的企业家们争先恐后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商会会员江西嘉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小勇聘用长期员工100余人,聘用临时员工近百人,其中聘用贫困户员工18人,每月工资1600元,每人每年工资28800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商会会员新余市天凯乐冷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芽每年春节后,都会在水北集镇举办贫困户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200多个岗位为本地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全镇数百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邹细保参加渝水区区2016年各界人士认捐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
水北镇熊坑新村竣工庆典仪式
不仅如此,商会还组织创建一些产业扶贫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在帮扶村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带动贫困户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组织。商会理事水北镇伍嘉益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润保在市级贫困村伍塘村投资300多万元,建花卉苗木和水产养殖基地,吸收当地贫困户创建合作社,扶助30多家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年届五十的邹细保表示,将竭尽所能,勇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帮扶一户脱贫一户、帮扶一村脱贫一村”的目标。
“通过大家抱团干、带民富,不让家乡一位留守老人受苦,不让家乡一名贫困学子辍学,不让家乡一户农民家庭致富掉队。”这“三个不让”,正是邹细保的初心,是水北商会企业家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