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产业富民
——大余县“党建+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2018-03-23于龙广
□ 本刊记者 水 木 于龙广
围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大余县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创新“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将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整合党建资源,大力推进“党建+旅游扶贫”“党建+车间扶贫”“党建+产业扶贫”,建立“扶贫工作队+党组织+旅游景区(扶贫车间、产业基地)+贫困户”机制,全县新建23个开放式乡村旅游点、扶贫车间83个、扶贫产业基地116个,开发出了一条成本低、稳定性高、生态环保的扶贫新路径,构建了党建与精准扶贫双赢格局。
大余县党员创业示范基地
大余县“党建+车间扶贫”
党组织引领,树立科学发展“导航标”
采取“县级领导挂点、组织部门指导、县直单位结对、乡镇党委帮带”模式,在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在产业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施工建设、管理服务、宣传推介、市场营销以及辐射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产业茁壮成长。比如,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把党建与旅游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推进“旅游名县”建设,打造了国家4A景区1个、3A旅游景区2个、江西省5A、4A级乡村旅游点各1个,入选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1个,12个村列入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大余被评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县45%以上近万户贫困户受益,23个村增加了集体收入。
大余县扶贫办主任方仕萍(左一)与扶贫车间贫困户亲切交谈
工作队助力,提供输血造血“动力源”
选派105个县直单位“连心”小分队驻村、联挂乡村产业基地,队长兼任挂点村和产业链党组织第一书记、产业发展顾问。做到“六个全覆盖”:一是党员结对全覆盖。每名队员联系2-3户贫困户,结对子、交朋友、做亲戚,落实2586名有帮带能力的农村党员结对帮带7758户贫困户脱贫攻坚。二是“一本通”全覆盖。为每一户贫困户印发了《一本通》政策读本,方便农户了解产业、就业、教育等扶贫政策,张贴了联系卡,为农户全面了解扶贫项目有哪些、怎样干、找谁办等问题提供了帮助。三是交通工具全覆盖。为每个村配备了2部电动车,解决扶贫工作队员下组到户交通不便的问题。四是产业捆绑全覆盖。发展了乡村旅游、油茶、养蜂、生猪、豪猪、花卉苗木、蔬菜等特色产业,促进各个产业充分吸纳贫困户,实现了每户贫困户都捆绑到1—5个产业上。五是帮扶内容全覆盖。每位党员干部都制定了帮扶计划,着力为贫困户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市场服务等五类服务,帮助3200余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承包项目得报酬、资源入股分红利、基地上班拿工资、销售产品赚利润”等形式,就业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六是感情交流全覆盖。每月开展“至少到贫困户家吃一顿“团圆饭”、与贫困户学习一次“政策通”、帮贫困户实现一条“微心愿”、向贫困户发送一句“暖心话”、与贫困户开展一次“义务活”“五个一”暖心帮扶活动。
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
大余县扶贫干部给贫困户讲扶贫政策
合作社捆绑,设置产业发展“总调度”
积极探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路子,从财政、人才、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规模合作社进行扶持。根据信誉等级评定结果,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在授信额度、资金保障、利率优惠等方面优先支持,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资金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为贫困户统一规划、发展、营销产业。2016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达到27家,新增合作社35家,达到188家,新增家庭农场89家,达到209家,总数名列全市前茅。通过合作社捆绑贫困户增收成效明显。如,通过养蜂合作社,建立起12个养蜂产业精准脱贫示范基地,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先后带动659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业,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0000元。
先锋队示范,培育精准扶贫“主力军”
大力培养“双带”型党员,组建党员先锋队,大力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置致富帮带、政策宣传、产业服务、宣传推介、治安巡防等党员先锋岗,党员根据自身优势,认领1-2个岗位,开展结对帮扶服务活动。村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形成了班子成员带头干、广大党员领着干、周围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党员结对帮带贫困户发展产业。比如,在全县各村(社区)建立83个扶贫车间,每个扶贫车间由5名党员轮流值班,做好带头讲政策、带头学技术、带头提产效 “三个带头”,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贫困户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党员做示范,致富有标杆,跟着榜样干,齐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