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3-22刘志刚澹台怡青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对策

刘志刚 澹台怡青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脚步,国内的城市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区域的下垫面性质被不断改变,而且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此外,由于管道快排的影响,导致城市地下水极少能够得到补充,而城市景观水体以及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雨水利用率更是少之又少,资源浪费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城市建设必须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换、人工型向生态型转换。海绵城市多目标雨水系统的构建在城市建设中可有效应对上述问题,但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海绵体”不足、社会认知程度低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潜在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对提高城市经济效益、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力度很大,但存在国内建设经验不足、照搬国外现象严重、灰色建设模式依然存在等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创新融资模式、强化生态理念等措施来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推广。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和作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面对环境的变化和大量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城市的地面径流丰富时,地面能通过吸水、渗水、净水把这些水资源合理有效的储存起来,当城市水资源缺乏时,能把水资源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满足城市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既缓解了城市的内涝,又有效保障了水资源的供给,合理有效地使城市的生态发展得以平衡。我们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主要有几点:第一,缓解了城市的内涝问题,海绵城市最初建设的理念是解决城市降水过多的问题为出发点,我们要改变单纯靠市政排水管道和泵站排水的现状,要更好地依靠城市生态系统存储,排放降水,合理利用人为调节和生态调节两方面来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第二,形成良好的水循环系统,保持城市的水土,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的内涝,也能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的问题,为城市建立良好的水循环系统。第三,改善城市的绿化和自然景观,在建设海绵城市时,要对道路及居住的小区道路进行合理分割,加大绿地的使用面积,在道路上采用透水式铺装的办法,增加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此外,海绵城市的建设也会增加湿地、公园的建设,为城市增添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

(一)理念落后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以及城市建设经验欠缺,普遍存在着城市发展速度过快而理念传统陈旧的问题,表现为:注重地面的“面子”工程而忽视地下的“里子”工程,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轻日常有效的管理,注重标准化、工业化、现代化而忽视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地下管网建设上的投入往往占到城市建设经费的一半以上,而我国许多城市不重视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城市成为钢筋水泥丛林。

(二)基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科技研发严重滞后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国家近些年来提出的一个比较新颖的理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未知风险。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落后,基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科技研发迟迟不能步入正轨,对其科技研发人力、物力的投入有相对较少。在此过程中,人才的短缺、技术的不足都会影响科技研发的成果和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基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科技研发工作的路还很长。

(三)民众对海绵城市认识不够,参与度不高

海绵城市建设仍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民众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所带来的效益缺乏具体认识,参与热情不高,对海绵城市建设持消极态度。直接导致海绵城市建设难以推广,先进的城市建设技术得不到广泛使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难以得到根本转变。

三、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的对策

(一)确立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海綿城市建设需要创新发展理念指导,要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协调发展理念指导,要注重城市各个有关部门的协调,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要注重城市地面的“面子”工程与地下的“里子”工程的协调,从城市建设系统论的高度促进城市增强海绵弹性;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日常有效管理的协调,避免建设有余而管理不足的弊端;要注重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工业化、现代化与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将硬性与软性结合起来。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国家应该加大刊其资金投人力度,加强政府补贴,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光进技术的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但也不要盲目引进,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避免国外引进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技术在我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后,建立示范性海绵城市工程,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树立标杆,最大程度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参与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当地政府的推动的只是一部分,公众参与的部分很多,所以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当地政府要适当出台相关奖惩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开展节水型活动,提高公众认知。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将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贯彻到房屋的建设和布置中,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屋顶菜园等。民众素质与政府推动双管齐下是海绵城市的重要保障。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立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想要建设这种新的城市体系,就要更好地了解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立是城市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做好各项工作,处理好水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人们要从思想上转变,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社会各方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海绵城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傅翔宇,李亚峰,王群.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及应用现状[J].建筑与预算,2016

[2]谭术魁,张南.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评估———以中国16个海绵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6

[3]车伍,赵杨,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J].南方建筑,2015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建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寒露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