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的引导路线探究
2018-03-22刘旭
刘旭
摘要:手工制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手工制作教学模式的束缚,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引导路线;探究
一、精选手工制作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小学手工制作教学内容有固定的教材,教师要以美术教材为依据,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对手工制作内容进行多元化整合,深度挖掘文本特质,同时,手工制作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在教学《风筝》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谈话进行导入:“春天来了,大家都跑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天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学生纷纷讲述自己在春天时的兴趣爱好。有的学生提到了风筝,教师自然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展示风筝外形、讲述放风筝的技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风筝。因为春季很多学生都会去广场放风筝,教师设计的谈话导入也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所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識的积极性。
生活中包含许多美术教学的积极因子,这些积极因子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美。由于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思维单一,想象力丰富,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积极因子融入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让生活为课堂服务。
二、创新手工制作形式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学力为依据,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在传统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演示制作步骤,然后学生根据制作步骤完成作品。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单纯、机械地模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没有得到深度挖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教学《穿穿编编》这一课时,教师没有像往常一样示范穿编步骤,而是出示了中国结图片以及相关的穿编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大家认识这是什么饰品吗?你知道它是如何編出来的吗?让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试着编一编。”学生对中国结比较熟悉,有的学生自信满满地说:“这个东西我太熟悉了,是中国结,这有什么难的,看我两三分钟就编出来。”于是学生尝试去编,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编出来,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成功编出了中国结。这时,教师顺势进行指导与点拨,讲解中国结的制作步骤,学生听得格外认真、仔细。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点较多,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步骤,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才会更牢固,思维才能得到充分激活。
三、拓宽手工制作训练
要想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学力基础和手工制作主题进行多重考量,拓宽手工制作训练,这样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纸卷魔术》这一课时,教师播放《动物世界》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同时分析制作各种动物所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教师顺势给学生讲故事:“不仅动物们会集合开会,水果们也要定期开会探讨一些问题,这天,水果界举办了一次选美大会,发挥你的想象,哪些水果会参加本次选美大会?”这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纷纷举手回答。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参与选美大赛的水果,并制作一个卷纸,把所有的参赛水果都装进去。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趣味性训练,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手工制作教学引入趣味性故事游戏,是现代美术教学所追求的理念。在课堂中,教师设置了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可以制作的主题,并将手工制作内容分解到故事中。这样的趣味化训练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获得长足发展。
四、手工活动课的实施办法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首先是美术材料的准备。基础美术教育最头痛的是学生对于美术材料的不重视不准备,往往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工具学生们总是带不齐甚至不带,所以美术老师常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开学初就组织美术课代表每个学生收取几元材料费,然后带学生统一采购,一次性把一个学期需要的美术材料准备充分,然后每次课前让课代表和老师一起准备好上课用的美术材料,如准备好工具箱内需要的各类工具,裁好各种需要的纸张。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不准备美术工具的问题。
(二)生动的教学设计
科教频道有一个很特别的美术教育节目《艺术创想》,里面就有很多特别生动的课例。教师可以选择教材的内容,也可以自己根据学生爱好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如我在七八年级学生中间设计的“剪纸小红人”、“纸带编织”、“相框制作”、“石头画”、“纸筒花篮”、“装饰画”等等。
(三)简洁的课堂引导
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应该把每个步骤的材料都准备好,简化制作过程,只演示每个步骤的结果。《艺术创想》里的尼尔叔叔手工演示的过程就很值得参考。每堂课45分钟,学生能利用的有效时间并不是很长,教师的演示最好少占用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有效的分组辅导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每七个或者六个人一组,组长负责材料工具的清点整理和制作分工,每组每堂课完成一个有效作品,一般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中减少集体讲述的时间,把课堂时间进行分组辅导,在组内解决学生不清楚做不好的活动。
总之,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优选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生动、形象的手工制作内容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引导,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
[2]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