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求真,“活”出精彩
2018-03-22张韵芸
张韵芸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思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活动教学方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留给学生积极尝试的空间,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差异,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达到“情”动、“思”动、“行”动、“心”动的多重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 资源开发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156-02
一、问题提出
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偏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的反复操练,学生被动地处于“静坐静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生动活泼的思想被淹没,创造潜能被扼杀,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地学习落到实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从而变枯燥为有趣,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断成长。
二、“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教学模式
三、“数学課堂活动教学”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
1.从背景性知识入手,挖掘与学生知识经验相关的活动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有学习的需求,学习内容必须是对他们有意义的或相关的问题,设计问题对学生具有挑战性,使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激励他们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使教学内容成为吸引学生眼球的一大焦点。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现实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同时又与数学相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起来。
1.1挖掘教材,充实活动素材
在浙教版教材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蕴含了丰富的的活动素材,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师对于教材中显性活动较为明显的学习内容,只要有可能都要设计操作实践活动;而对于一些概念、计算、应用题类型隐性活动明显的学习内容,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观察、猜测、联想、质疑、辩驳、交流、概括等的思维性活动,把静态的知识加工成学生活动的素材。
【案例1】《三角形中位线》的活动设计:
课前准备: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
操作要求:将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并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思考问题:
(1)保证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剪痕位置有什么要求?
(2)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对剪痕又有什么要求?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作怎样的图形变换?
(4)剪痕与三角形的第三边有什么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你能尝试证明吗?
1.2重组教材,探究活动途径。
备课的关键是考虑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尤其要善于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地领着学生进入教材,进入问题情境。对教材进行巧妙的重组、适当的换例或筛选补充等,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设计,把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中,促使学生积极成为问题解决的主角,获得感悟,推进生成.
【案例2】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设计中,我将教材重组,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按照“根据性质猜想判定,归纳分类简约猜想,正误甄别核实猜想”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问题1:已知△ABC≌△DEF,请用符号语言写出全等的性质
问题2:已知两三角形全等,就具备以上6条,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上述6个条件,具备几个条件就可以判断两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预设:引导学生从最少的条件出发,用实例排除当满足一个条件,两个条件是两三角形是不可能全等的。
(1)满足一个条件
(2)满足两个条件
问题3:请同学写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所有情况.
(2)满足三个条件
预设:引导同学对条件的顺序进行排列. 得出6种情况.
问题4:在这6种组合中,有没有可以直接排除的?不能直接排除的,你能不能用实验或画图的方法给出说明.
预设: 以“边边边”“边角边”为例,可借助圆规两边张开角度的随意性,若将角固定或第三条边加入,三角形形状就确定下来了,也可引导同学画图.
1.3开发拓展教材,促进活动内需。
在立足于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开发,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比如: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等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以此类问题为数学背景构建数学模型,一方面使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从活动的类型入手,挖掘与学生思维方式相关的活动学习资源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必须借助于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好的体现。
2.1实验性活动
这种类型的活动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摆弄、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数学的价值。特别地,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处理功能,引导同学直观探究,发现动动态图形背后蕴含的不变规律,提出猜想,探究知识,检念结论。
【案例3】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1)列表取值,并以表中各对x,y的值为点的坐标。
(2)利用几何画板绘制点。观察这些点,你有什么发现?
(3)再多取几个对应点并绘制点,你能猜想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图形吗?
(4)利用几何画板点的追踪功能观察点经过的路径痕迹。
(5)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猜想的一致吗?
(6)再换一个一次函数如试试看,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7)再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移动点K,观察函数图象发生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移动点B,观察函数图象发生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像这样可以利用计算机(几何画板)进行实验的课在初中数学课上还是不少的。比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圆”中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二次函数图像与字母a、b、c的关系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从而完善了知识结构。
2.2制作性活动
指导学生制作直观学具、游戏材料等是数学动手操作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4】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四边形时,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如何转化为矩形或菱形即添加一个条件就能转变。
2.3欣赏性活动
“数學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对美的寻找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美。如分式化简的简洁美、黄金分割的比例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等等。而每一个数学定理公式的产生过程无不包含着数学家对数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直角坐标系”等介绍中外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时代背景、重大成就及历史意义。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品质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案例5】旋转变换引入的设计
视频播放: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晚会的经典片段:徐徐展开的扇子、水上跳舞的小天鹅。
问题:你能说出视频中出现了那几种图形变换吗?(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
填表复习平移、轴对称的知识(图示、概念、要素、性质)
类比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2.4游戏性活动
心理学家弗洛伊得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是一种很好的益智活动。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活动中,领悟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案例6】 “整式的加减” 教学片断
教师拿一叠扑克牌,请一位同学上台配合;教师背对学生,让学生分出同样数量的三堆扑克牌,按左中右摆好,然后从左边取出三张放到中间,再从右边取出两张放到中间,最后数一数左边还剩几张,就从中间拿出几张。完成以上操作后,教师宣布猜到中间还剩8张。在学生的好奇当中,教师说大家学习了本节内容后就会玩了。去括号法则学完后可对游戏作出分析如下:
2.5竞赛型活动
【案例7】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觉得计算很枯燥,越枯燥越易算错,越错越没信心,正确的计算能力难以提升。于是我在教学时分小组竞赛得分。竞赛分三关,第一关必答题(基础的计算题),第二关抢答题(学生常见错误听辨析),第三关提高题。由于在黑板上给学生打分,竞争意识增强,有了你追我赶的氛围,谁也不肯落后。学生非常认真准备,都怕被对方比下去。学生对这种方式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在这种竞赛比拼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运算的乐趣。
2.6纠错型活动
【案例8】:在教有关计算或因式分解及分式化简等内容时,针对本班学生一阶段来常出现的差错,在课堂上增设了"数学门诊部",教师把本班学生所出现的计算差错一一列举出来,让全班学生都来当"医生"寻找"病因"、进行"小组会诊"、"对症下药"。这种教学方式在教材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是找不到的。
四、“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教学策略
1.“心”动------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前提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和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在活动前,学生的心理如平静的湖面,教师巧妙地创设冲突与活动化情境,在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以丰富多样的载体,体验数学的内涵。在强烈参与欲望驱使下,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
2.“行”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
“心动不如行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有一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又忘记了;我看见了,可能就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就理解了。在活动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易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认知的内在,促进思维的提升。对实际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索得出结论,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3.“思”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
数学活动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多动脑筋,勤于思考,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多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悟出规律与道理来。在活动中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在交流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积极评价。
4.“情”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升华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在教师营造的开放、和谐、民主、互助的课堂人文环境学习,将使学生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和强烈的归属感,进而迷恋课堂,迷恋老师,迷恋知识,这将是所有教育者的追求。
只有让学生在“动”中求真,才能“活”出精彩。只有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教师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从而达到“心”动、“行”动、“思”动、“情”动的多重境界。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王亚权.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 2005、6
[3]沈子兴. 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4]赵维坤 .在数学实验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