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2018-03-22段树斌

中文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途径大学生

段树斌

摘 要: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不但在我国各个区域、各级别人群中蔓延,而且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不仅对大学生择业就业有积极因素,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如下两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精神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1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这些都充分说明,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具有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基本原则

1.普及化原则

创业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文化创新有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创业精神培育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培养高校应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大学校园的生活,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在学生入学后即开始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融入就业创业课程,激发大学生的潜力,让这种精神在大学校园里遍地开花。

2.专业化原则

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专业化原则,一是要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业精神领域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发展。二是要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组织的活动要坚持专业化,即要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聘请专业人士为学生授课,并提供咨询服务。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没有指导性地去开展,因为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创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更重要。因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实践活动才去强化和验证。高校大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并进一步发展创业学知识、增长阅历并积累宝贵的经验,才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不断做贡献。

二、明确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目标和内容

要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实现大学生以创业精神面对社会的新挑战,高校首先要对创业精神培养工作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所谓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是指高校通过教育、培养、锻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创业品质,从而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创造新价值的教育过程。高校创业精神培养的出发点是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文体活动、素质拓展等培养高校大学生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越挫越勇的勇气。

1.树立正确观念

将创业精神培养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开展创业精神教育,使全校师生转变创业观念,对创业精神培养工作的認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创业并不是让每个高校大学生都去成立自己的公司和单位,而是在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价值也属于创业;二,高校创业精神培育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教师更要改变他们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展现给大学生一种全新的、与高中时教育观念不同的精神风貌,并且对大学生的考核标准也要有一个全新的规划、要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的思维,尤其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专业课知识,还要积极开展“三走”活动,即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操场,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增长阅历、积累经验。三,要培养高校大学生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艰苦奋斗、勤于实践的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增强创业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目的在于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正确地应用理论。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在校大学生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二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因为它是创业活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要在这种能力中培养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三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每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中,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与其他个体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大整体中交往,需要运用我们的交往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对他人的亲和力等等。四是要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目前,高校内的大学生都是“90后”,甚至还有个别人是“00后”,从小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升入大学之前,很多人没有在学校住宿过,在进入集体生活的模式后,有一些学生根本不适应,在寝室里、班级中,偶尔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吵起来,也有的学生因为失恋等原因,使自己的情绪不能自拔。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不但要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和智商,还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逆商,随时能够承受挫折。

参考文献

[1]曾献辉,陈昕.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2014(2)

[2]张晖怀.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6)

[3]于丽.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3(10)

[4]张丽,胡明花.关于我国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模式[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

[5]姬道兴.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23)

[6]丁峰.高校创业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2)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途径大学生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大学生之歌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