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应重视“读”数学书

2018-03-22张音

中文信息 2018年1期

张音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这个数字化的社会里得到持续发展。“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

关键词:看数学书 读数学书 理解数学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1

一、初中數学学习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里:“文科背,理科算”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法宝。让学生读书背书,那就是语文、英语、政史地。若干年来,我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觉得上述法宝不可信了——学生往往拿着数学题读不懂题意,不会审题。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即使做了也是瞎蒙,甚至告诉我,差不多就是那意思,结果不是答错就是全错。这些种现象据我了解在初中生中太普遍了。他们根本就不看书,更别说读数学书了。如此下去,学生离数学书越来越远了,书中许多精彩的数学趣事,数学发展史,著名数学定理,实践过程等,都不曾被孩子认知,从而来谈兴趣呢?阅读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阅读数学资料,这是孩子们汲取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由于数学言语比较抽象且简洁,因此需要认真阅读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其与口语差别很大,要求在阅读中频繁转换语言,最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读数学书。

我认为,要改变以上不良现象,必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数学,在“读中”掌握知识。那么,读数学书,读什么?怎么读?当然是要读物还是咱们的数学书, 只有它伴随我们整个初中数学学习活动。当然,除此而外,与数学相关内容的书籍,报纸,杂志,辅导材料(只选一种就可以了)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二、怎样学习数学之我见

该怎样读数学书呢?我认为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第一、三段式阅读

1.1课前阅读——就是我们说的预习,引导学生满篇通读两遍,不要放过任何小字说明,数学符号,能明白多少算多少,这样带着问题上课不就有目标了吗?

1.2课中阅读——就是边上课边阅读,许多知识不是老师讲懂的!也许老师的讲法、思路不完全适合你,自己静下心读读教课书也许一下就明白了。课后读书——就是我们说的巩固深化,学完后读两遍课本,无论 怎样多少都会有“熟”而生出“巧”来。

无论以上哪种阅读,都应该重在理解,教育孩子们首先要通读细看,只要一字一句地读,千方百计静下心来努力地边读边琢磨,肯定都会明白一些知识或原理的。通读一遍你会在整行上对某些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把图视,小字解释、注释等结合起来阅读,全都要细读,不漏掉一个细节。谁会没有收益呢?

2.第二,三动式阅读

2.1阅读要动口

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书中的内容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义以及定理,需要反复咀嚼,慢慢理解。实践中默读可以提高阅读效果。

2.2阅读要动手

首先,是动笔圈画。为了提高阅读效率,需要教学生使用各种特殊符号,比如:在进行“文字题”、“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圈-圈题中出现了哪些信息:关键词、关键数据等。其次,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自动手做一做、算一算、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试一试等,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读前通过观察、猜想,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这样的阅读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阅读要动脑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时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提前制定提纲,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其中的重点、难点更要字斟句酌,深度探究,加深理解,并积极讨论,发表意见,形成自己的见解。

3.深入理解是阅读

对书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弄清楚问题的意思,然后联系起来理解和做会如:“净胜球”这个概念,它是求某场比赛或某个参赛队得球总数与失球总之和,那么,肯定要将所有得球数(计作正)与我所有失球数(计作负)加起来一个也不能少。又如:做一个正方体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正方体五个面的面积之和。因为实际生活中鱼缸是没有顶盖的。在数学书中,有一些术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名义却不大相同。如“增加了”和“增加到”。“增加到”包括原有的数而“增加了”又指增加的部分,不包括原有的数。

4.质疑比较式阅读.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数学书本时,逐渐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分析并解决,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比如在讲函数时,通常采用数形结合,根据图像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出问题。质疑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逐渐增强其对待数学的兴趣。

在阅读中采用比较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练习新旧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旧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本章一开始就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再用四个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时,常常会用到最基本的定义,这样连同性质一并考察。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耍格外重视在课外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然后,让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小知识,如毕达哥拉斯猜想、黄金分割、海伦-秦九韶公式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最后,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数学的科普读物和数学的名题、游戏等,让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与数学交朋友,并从中学到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精神。

有了以上阅读经历和方法,许多同学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书中相当部分问题了。长此坚持下去,孩子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强了,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这岂不是一举几得的好事吗?但要记住一点:千万要持之以恒,否则难以见到“读书”的长远功效的。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