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
2018-03-22柴文娟
摘 要: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发展,本文对班主任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文章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树立班主任威信;其二是遵循多项管理原则以优化班主任工作;其三则提出了其他合理的措施来强化班主任的工作。在不同的方向笔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切实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管理策略
一、 引言
班主任处于管理学生的第一线,班主任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架构的阶段,具备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除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架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故而本文对班主任管理水平提升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以树立班主任威信
(一) 班主任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引导
小学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模仿性,故而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必须要以身作则,展示自己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形象中不断发展。具体来说,教师的形象分为两种,分别是外在形象以及内在形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导时候需衣着得体,言语合理,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在生活当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如在校园中遇到纸片等捡起来扔到垃圾箱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
(二)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班主任的管理活动想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使学生意识到教师的管理活动是“为自己好”,而不产生“抵触心理”。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硬性化”,而应当“温柔化”,对学生多一些尊重与信任,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候公平对待,并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小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健康成长。
(三) 掌握沟通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较为繁杂的活动,需要协调各方的关系,如与任课教师沟通、与家长沟通以及与学生沟通等,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沟通的艺术。具体来说,与任课教师沟通时主要要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等,共同探究出学生表现不好的原因等,以采取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与家长沟通时候最好在私下进行,尤其是批评学生的话,维持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还需要合理改变家长错误的教学方法,以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 遵循多项管理原则以优化班主任工作
(一) 客观评价原则
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还需要遵循多种原则,首要的便是遵循客观评价的原则。为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满意,而且对班主任的管理活动心服口服,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候需要合理评价,不偏向“优等生”也不忽视“学困生”,要意识到这些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为班级做出较大的共享。教师在评价中应当着重强调这些贡献,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使自身素质提升。
(二) 以学生为主原则
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管理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具体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行为品质等等,只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了解每一个学生,方能在教育中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另外,以学生为主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成长性”,从而为学生日后成长奠定基础。
(三) 共同交流原则
管理是一种“艺术”,教师在进行管理时候应当走入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共同交流,遇到的班级问题应当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概念,而且在讨论之中还能逐渐形成一种“班级文化”,使整个班级的素养都有提升。另外,坚持共同交流的原则,还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逐渐有一种“责任感”,在这种责任感之下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进行发展。
四、 其他合理措施以强化班主任工作
(一) 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臂膀,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班主任还需要选拔优秀的班干部,以帮助班主任进行更好的管理。具体来说,在选拔班干部时候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民主选举法、竞争机制发放以及班干部轮换制等各种方法,通过多样的方式选拔出良好的班干部。例如采用民主选举法所选举出的班干部学生会比较认可,所以班主任工作能更好地开展。为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教师还需要对班干部进行合理地培养,对其进行指导与鼓励,从而使班级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各种活动需要有良好的班规来约束,在管理中让学生意识到班规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以班规为准,这样方能使学生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再则,在制定班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进去,这一过程中便是学生深入了解班规的过程,通过讨论得到的班规的可执行性必然较高,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另外,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还需要开展各种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 结语
本文是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提高的策略的探究,文章从三方面出发指出了班主任威信的树立、工作的优化以及工作的强化策略,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进行探讨,探究更多的促进班主任管理的措施,以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小学学生更好的发展,为其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德昌.重视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研究[M].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年第01月02卷.
[2]黄德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优化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2期.
[3]张红.班主任管理的新趋势:引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J].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
[4]赖文庆.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着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柴文娟,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