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

2018-03-22杨尉苹

考试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思考

摘 要:语文作为我国教育必修科目,在中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修养,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教育受到我国高中院校的普遍重视。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旨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索,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意义,进而通过合理的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思考

一、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的文化底蕴。21世纪以来,中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在教學中将先进的思想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传递给学生,学生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未来的发展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其重大价值和意义,全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尚品德。高中阶段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显重要,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二、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熏陶程度不足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主要通过将古诗文、诗歌等内容用背诵的方式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反而会引起学生对教学产生反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和讲解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引导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和文言文等内容的了解,从而上升学生文化思想层次,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吸纳,培养学生文化情感,进行全面熏陶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2. 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本依赖性较强

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文言文内容深奥难懂,书籍中对该内容的讲解细致程度不足。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解析等书籍依赖性较强,通过这种书籍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速度,但对于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的理解方面和独立思考能力上产生影响。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地应对,采用合适的措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意义。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帮助,解决依赖问题。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1. 充分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加强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文言文和古诗文等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主要观点和相关内容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底蕴和价值重点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化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鸿门宴》这篇文章关于鸿门宴中座次的讲解中,我选择几个学生作为教材中的几个人物进行座次的安排,古代吃饭过程中有身份高低之分,根据身份安排座位,其东为尊,西为低。对于文章中项羽、范曾和刘邦等人物进行细致划分,让学生充分了解这样安排座位的意义。从而将古代文化深入地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化的内涵。文章中,除了对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学习还学习了古代饮食文化和座位安排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2. 创设人文教学环境

传统文化一般是以经典的文学作品来展现,而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对于经典的文学著作的阅读量较小。因而对于传统的文化了解较少。教师要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全面的反思,如何将传统的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真正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语文不仅仅可以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表现的一种外在形式。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一教育机制的实行过程中,不仅仅要将课文中的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要将其进行深层次地延伸。从而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其所讲的内容,将一些相关的描写莲花的文言文比如《爱莲说》。或者古诗《莲花》中赞扬莲花品质的经典语句等等进行引用教学。借助于这些来帮助学生体会荷塘月色中的美丽景色。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让学生学习传统古诗词所表现的文化。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3. 完善教学方式

利用古典的文言文或者诗词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但是,如果仅仅运用这一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内容上可选取的题材具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方式上,较为单一枯燥。因此,教师还可选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贾宝玉挨打这一章节中,当王夫人听到这一消息后,按照传统的礼教,应该先向贾母汇报。但是必须得先经过仆人的通报。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贾政的书房。这一描述反应出了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但是文章却描述了王夫人急忙穿着便衣来不及向贾母汇报。这样的慌乱急切的场面,深刻地描写出了王夫人爱子情深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古典名著中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 结论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对于教学内容的变革,将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放在教育事业的首位。因此,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将传统文化全面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时,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燕.高中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8.

[2]吴文禹.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6-29.

作者简介:

杨尉苹,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