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2018-03-22桑龙伊
桑龙伊
摘要: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其所含生命物种多样性极高,这种多样性不仅是生命的基础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人们日新月异的需求,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人为的极大破坏及干扰,随着人类需求的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退化乃至丧失在逐步加剧,为了能让海洋资源的发展持续下去,对其保护及管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海洋生物 多样性 保护 管理措施
现如今全球各国均对此引起了重视,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纷纷为此制定了多条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保护与管理体制。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保护与管理这种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度的探讨与阐述。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社会、生态、金融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不可缺失,人类社会的环境发展更是无法离开,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中人口、资源、粮食、环境和能源等在人类社会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途径。海洋生物是生物多样性中的一部分,根据目前所发现的物种及其分布远不及陆地多,如今从海洋生物中所获取的天然化合物已是数以万计,这些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工业的利用价值。海洋探索对人类一直有着巨大的魅力,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一直在增加,但是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在局部海域的变化却发生了增减不一的现象。研究发现,4个温带海洋的60多种鱼类丰富程度比70年代末下降了至少30%,而底栖鱼类则绝大部分处于历史低位。另外有学者发现,在温带海域和热带海域生长的鳍足类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因为遭到大量捕杀全球23%的海洋哺乳动物几乎面临地球物种历史上的灭绝。所以,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现在所受到的种种威胁必须尽快所采取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二、影响因素的形成
(一)污染排放
由陆源污染物排放、向海洋中倾倒生活垃圾或排放废水等工业污染物、以及洋底石油开采或航道运输中的石油溢出等问题造成。海洋中的生物接触到这些污染物有的直接被毒死或被间接的伤害,有的影响到其正常的繁殖或导致基因有害突变。石油化工产品、农药、重金属等这几大类污染物目前正在以迅猛的速度逐年增加,大片生物死亡,局部海域出现了富营养化,当地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
(二)栖息地丧失
主要由围垦滩涂、沿海海岸工程的建造或人工海洋构造物、以及航道的疏浚等活动造成。人类的这些行为使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环境消失。人类对沿海海岸的过度开发及大量沙土倾倒,使得苔藓类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范围大大缩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构成都要遭遇灭顶之灾。
(三)气候变化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在逐年加重,海水温度在不断升高、因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海水开始逐渐变酸、海上自然灾害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些给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了的巨大的压力和未知变数,严重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
(四)过度开发
因为人类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捕捞,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已大不如前。过去在北大西洋海域和地中海生存的大型鲨鱼,金枪鱼等物种几乎踪迹全无。太平洋地区的状况稍好,但是过度捕捞的现象在西北太平洋依然十分严重,而生长在白令海东部的部分美国渔场内的鳕鱼都已濒临灭绝。
(五)外来物种入侵
远洋的船只携带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使海洋生态系统的发生了层级变化,许多本地原有的物种因为受到外来物种的排挤而消失。这些物种入侵主要发生在一些半封闭的海域和高纬度地区,随着海洋气温上升,一些温带海洋生物早已开始向南北两极海域移动。
三、保护管理措施
(一)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国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作了规定,为了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任意源污染,在今后单独或共同行动中,可以适当的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此来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任意源污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创建各类海洋保护区的法律依据。率先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中国,对海域使用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法律法规都作出了许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的条例。
(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建立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促进渔业的生产,增加对海洋系统的了解,提高海洋资源的非消耗性功能。努力降低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使海洋生物健康发展的规律不至于受到影响。例如中国已经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从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延伸到自然遗迹。
(三)海洋空间的规划
若要使海洋空间发挥最大利用率,同时能利益到相关的参与者,人类在海上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例如要求各成员国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海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促进海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海运及渔业和水产养殖。
四、结语
现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情况正在不断继续恶化,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终将会使人类社会遭受巨大损失。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十分艰巨,对于人类社会各方面维持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龙.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J].人民论坛,2016,(05).
[2]陈丹丹,吴瑞.海南省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
[3]王慧,姚珣斌.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