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玉堂见闻

2018-03-22裴若然

祖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红纸顺德珠三角

二零一七年十月九日,笔者与家人一同前往位于佛山顺德均安镇沙头村的冰玉堂。多年以前就听说在广东顺德有一个独特的群体——自梳女,国庆大假,和家人驱车前往,看看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奇女子和她们曾经居住过的居所。

在参观游览冰玉堂时有幸偶遇梁结缘姑太。梁结缘姑太是筹资修建冰玉堂的自梳女中目前在世十一人中的其中之一,今年已八十八岁高寿。

梁姑太为本地人,在二十二岁时自梳。梁姑太现在跟侄儿家人一同居住,每月会收到政府发的养老补贴。当被询问到是否后悔成为自梳女,梁姑太非常肯定地回答,“不后悔。”支撑着这位老人强大心灵的,是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而得到的正能量与自我肯定。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的存在)与新思想浪潮的洗礼(文化包容性)所带来的影响,广东珠三角沿岸一带允许“自梳”风俗,即未婚女性自己梳起发髻并在家人面前起誓终生不嫁,之后即可外出务工使自己经济独立。梁姑太因对当时邻里不断施加的婚姻压力而不满,在婉拒了一堆上门提亲的媒婆之后,决定成为自梳女的一员。于是,家里杀鸡宴客,在父母与亲友的见证下,梁姑太在家举行了自梳仪式,发誓终生不嫁。随后梁姑太去到了广州及香港一带的工厂做工,所挣钱财定期邮寄回家,以支持补贴家用。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自梳女都一辈子不结婚的。在珠三角缫丝业逐渐开始由盛转衰时,越来越多的自梳女开始通过水客“下南洋”,去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的大户华裔人家做女佣。由于当时这些殖民地受资本主义思想风潮影响比较多,有少数自梳女放弃了原先坚持的初衷,后在当地嫁做人妇。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妇女地位提高,男女平等,越来越少的女子选择成为自梳女。当下在世的自梳女也寥寥无几,最年轻的也有八十多岁了。笔者观察到,在冰玉堂内左侧的“沙头自梳女神位”上约莫篆刻着三百位自梳女的名字,红纸覆盖其名字则表示健在,若其去世,则红纸将被揭去。当下被红纸覆盖的名字只剩十一位了——还有十一位自梳女尚在人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及大陆的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自梳女告老还乡,准备在中国安度晚年。但是她们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多年的海外生活及社会变革早已让她们失去了中国公民身份,无法享受本地社保医疗养老待遇。按照国家政策,她们既非高端技术人才,又无大量投资资金,也没有直系亲属(子女)或者中国伴侣……这是很难解决身份问题的。然而,当地政府根据自梳女多年来 对社会的贡献及文化影响,尤其是对其发自内心的尊重,最终特批十四位自梳女恢复中国国籍,享受一切医疗社保优待。

离开顺德均安沙头镇,沉思良多。自梳女,一个古老的风俗,一个时代的产物,一种精神的化身。这是一个外来人听起来天方夜谈本地人耳濡目染如数家珍的长久存在。这是一群令诗人着迷文学家浮想联翩、历史学家钩沉追问的特别女子,如今,这些满身传说和故事的她们仍散落乡间,如同近百年的前辈,从人面桃花远渡重洋到闲居乡村落叶归根,他们用一生的特别轨迹,共同演绎和诠释,丰富着自我和四周,并获得了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名字——自梳女。

文中插图如下:

(作者简介:裴若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主修电影导演,研究方向:電影与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红纸顺德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刘老汉的烦恼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如何上好会计岗位实践课
巧算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