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学什么

2018-03-22贺雪峰

决策 2018年1期
关键词:美日韩拉美城市化

贺雪峰

中国处在与经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千万要防止片面学习经济发达国家所实施的他们的乡村振兴经验。

最近有专家谈到,为什么中国要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时,认为这是对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借鉴。

在我看来,这位专家的理论至少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欧美日韩假若说确实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些国家也都是在完成工业化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占比已经很少的条件下实行的综合性乡村发展政策。并非是实行了乡村振兴战略,才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而拉美一些国家的困境是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中。

在日韩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同样是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农村衰落凋蔽,不同的是,日韩工业化城市化为大量进城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而拉美一些国家农民进城后却很难就业,又不再能够退回农村,因此在城市中形成了大规模贫民窟。

拉美国家存在的问题是,土地私有制和农村高度商品化市场化,使农村土地向少数大资本大地主集中,农民进城失败不再有可能返回农村,因此不得不滞留漂泊在城市,挣扎在温饱线上,由此形成了城市大规模贫民窟。

中国现在正处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且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还有6亿多农村人口,若包括与农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农民工,人数在8亿以上,其中有2.2亿农户。因此,中国与欧美日韩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与拉美国家也不同,虽然中国与拉美一些国家都处在中等收入阶段,但中国明显没有形成大规模城市贫民窟,且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了高度的社会政治稳定。

其中原因正是当前中国保护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即一方面放开农民自由进城的机会,清除限制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限制城市资本下乡,从而为无法进城或进城失败的农民留下了农村退路与基本保障。农民进城是为了在城市获得更多就业与收入机会,如果城市没有这种机会,进城农民就会回到农村,他们有回到农村的制度保证:国家限制城市资本下乡占据农民在农村的土地。

由此可见,如果要从国际上获得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的借鉴,这两方面国际经验都靠不住。第一,中国现在正处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仍然处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接近一半,这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城市化、进入到高收入发展阶段,且农村人口占比极低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或农业综合发展政策,是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的。

第二,拉美一些国家的人口涌向城市形成严重社会问题,乃至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是其土地私有制以及過度市场化,所造成的资本对农民在农村退路的侵蚀和吞没。

中国当前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为无法进城或进城失败的农民,留下了农村退路与基本保障。这是农民进城失败的最后退路。

猜你喜欢

美日韩拉美城市化
美日韩亚太反导装备力量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美日韩科技立法的转型与升级:演化历程与路径选择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美日韩碰头商讨对付朝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