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走出“藩篱”

2018-03-22姚成二

决策 2018年1期
关键词:藩篱一流新区

姚成二

从“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来看,上榜的这些地方已然找到了应对办法并游刃其中,它们冲破藩篱,在新时代发展谱系中找到了自己的方位。

西安是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的一个缩影。

2017年,是“大西安”建设元年,“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放眼全国和全世界”。西安成为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格局中,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挑战,一些地方深陷发展的藩篱。但从“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来看,上榜的这些地方已然找到了应对办法并游刃其中,它们冲破藩篱,在新时代发展谱系中找到了自己的方位。

破解区域性“围城”

“京津竞争、河北苦等”,这是外界对京津冀一体化长年“原地转圈”的一句揶揄。多年来,京津冀一体化留在规划图上、难以落地,纠葛于各自利益与规划的博弈中。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犹如平地春雷般破土而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新区,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如果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看作一盘围棋,那么设立雄安新区就是取胜的关键一招,雄安新区对于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意义非凡。”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分析认为,京津冀好比一辆三轮马车,必须是轮子朝一个方向前进,而不是原地打转,雄安新区就是这个强有力的引力点。

看清大棋局,才能明白落子的深意。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区域发展多以城市为节点,串联成线,勾勒成形。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天津构成等边三角形,在物理空间上对京津冀城市布局进行优化,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一东一西新两翼,为区域发展开拓“东成西就”新空间。进而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创新路径指明方向,成为补上京津冀一体化新引擎的“最后一块拼图”。

从京津冀一体化的现实环境来看,雄安新区自成立伊始就被委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任。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内的发展极不平衡,存在多个圈层的复杂利益关系。而雄安新区则可以摆脱三地固有的区域枷锁,为破解北京的人口资源矛盾和“大城市病”提供“未来之城”的解决方案。

放在中国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多年历程中来看,往往在利益严重固化的城市,改革创新缓慢甚至反弹。在雄安新区这张“白纸”上,显然更容易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冲破区域利益的藩篱,进而产生京津冀区域内的同频共振。

如果说“千年大计”雄安新区是为了强力破局京津冀一体化,那么浙江嘉兴全面对接上海更多的是顺势而为,借梯登高。2017年4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被看作是长三角版的“雄安新区”。

在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中,嘉兴充分发挥区位节点优势,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大关键领域一体化,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合作、政策环境全面接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方位和定位。这犹如一把破解区域藩篱的钥匙,成为新时期嘉兴经济发展的活力源和助推器。

跨出“自我导航”式心理

“六问”杭州,余音未了。

2017年8月,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用整整6页篇幅和40分钟时间,发出犀利“六问”:我们离一流城市还有多远?自揭问题和短板,直面建设一流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给舆论风口上的“热杭州”,泼下了一盆“大冷水”。

市委全会自祭“六问”,这在杭州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恰如一枚深水炸弹,瞬速引爆了杭州这座城市的集体情绪。如何拉直这些“问号”?对照一流标杆,破除视野藩篱,“杭州不追求一线城市,只追求一流城市”。

一字之差,蕴含的价值观却有云泥之别。高度决定视野。一线城市追求的是规模和体量,而一流城市追求的是影响力、形象力,显然杭州更看重的是后者。

杭州面临的“城市发展瓶颈”,是其它一流城市“百尺竿头,难进一步”的缩影。

“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的明确要求,对照兄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对照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找准建设一流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永不满足的进取意识做好工作。”杭州,这个城市“新贵”,吹响了建设“全科优等生”世界一流城市的“号角”。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城市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尤其是当城市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跨越关口期,发力点在哪?入选“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榜单的郑州,格外引人注目。

相比杭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电商发展优势明显的沿海城市,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是如何无中生有,推动跨境电商异军突起的?

作为一种新经济新业态,近年来,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郑州把跨境电商看成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创新国际贸易新方式的重要途径。

基于立体开放格局和综合口岸体系,郑州立足特色,以扩大出口为主攻方向,创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监管服务模式,构架了一套庞大而强有力的“三平台”、“七体系”支撑系统,实现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后发赶超。

2017年上半年,全国15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进出口包裹1.03亿单。其中,郑州试点进出口包裹3434万单,占比33.45%;交易额46.89亿元,同比增长76.16%。如今,郑州跨境电商已经领跑全国,“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更是永久落户郑州。

郑州用新经济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整合全球资源,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破了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这一新特点也让人们看到,在新经济风行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重构传统产业的浪潮汹涌下,跨出“自我导航”式心理的藩篱,就拥有了弯道超车的主动权。

冲破固化思维的羁绊

2015年,中央启动的环保督察,用“雷霆手段”强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年来,已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的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问责党政领导干部超过1.8万人。

这场全面“体检”,不仅在于“把脉看病”,更在于标本并治环境顽疾。生态环保成为真正的硬指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从对立走向转换。这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深刻洗礼。

在“严”字当头的生态环保新时期,地方在战略规划和项目建设上都要树立生态新理念,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器。入选“2017十大地方区域发展创新”榜单的湖州市,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面对优良的自然禀赋和宜居的生态环境,湖州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融入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和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一招是在于打通“两山资源”的转化通道,这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上,殊途同归。

淮北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困。丰富的煤炭资源带来集聚式、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如何突破困局?

“过去,煤炭主要是作为燃料,极少思考如何深度利用;现在,转换思维把煤炭作为原料,可以进行深加工,向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做出各种各样的碳基新材料,越延伸附加值越高。”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对《决策》分析说。

在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的指引下,淮北依靠高新技术点碳成金,既成功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实现了低碳发展。

淮北“黑金与绿金”辩证法,核心在于冲破了传统固化的“资源观”,突破了传统发展方式下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将“黑色经济”转向“绿色经济”,树立了一种全新的生态资源观。这无疑是资源型城市未来的战略导向和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藩篱一流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发掘、发展、发现——突破记叙文写作藩篱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破藩篱 插翅膀——承德与北京的故事
坚定信心 突破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