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分析
2018-03-22赵志建
王 欣,赵志建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 211135)
1 大数据时代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发展下,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应用的计算机系统、软件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软件知识传授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重实践、轻理论
软件专业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兴专业,专业开设初始,我国的计算机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计算机应用范围较小,因此很多软件专业的教学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能够通过实践施展技术的机会较少。长此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纸上谈兵的技术将会大大影响软件技术的长足发展。
1.2 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不匹配
目前很多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存在教学内同与工作岗位能力明显不对应的问题。很多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制定对应的岗位群,进而规定一些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但相对来说非常笼统,没有清晰的描述知识、技能与对应岗位之间的关系,因而无法精准体现每种岗位所需求的知识需要掌握的具体掌握水平,更不会详细描述与某一岗位所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岗位的成长规律。
1.3 缺少雇主平台
计算机软件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人才缺口也比较大,加之软件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很多雇主长期处于“无人可用必须招聘”的状态,而每年大批量的软件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却因为种种原因学校缺乏与雇主的市场需求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伯乐难遇千里马”的尴尬境地。
1.4 缺乏创新思维
大数据时代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软件技术的开发更是新意不断。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软件专业的人才时,拘泥于课程知识点,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意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软件专业的知识点,缺乏“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却小与知识点与实际案例之间的联系,学生刚刚接触软件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缺少对专业知识感性的认知,仅仅是关注与零散的知识点,想象性学习,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拓宽思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2 软件人才培养创新方式
面对现有软件人才大多“述而不作”、解决实际情况缺乏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为了促进软件行业更好地发展,应当从软件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着手,针对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转变教育模式
我们应该将现有的“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向“思维能力培养”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转变,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融入到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维,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贯穿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于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认识更加感性化、具象化,不再是抽象的学习专业的知识点,同时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时,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案例,让同学能够更加具象化的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尽可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富创新意识,助力软件技术发展。
2.2 制定与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学习路线
学生学习软件专业一方面是有兴趣了解,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后,利用自己大学期间所掌握的技能来工作谋生,因此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日后就业方向更加明确的进行学习,以方便学生日后的就业。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安排,最初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学习可以比较广泛全面,但在学生了解之后,应当进行更加细致化的专业划分及课程学习,如此一来,利于培养更加高精尖的软件人才,也为其日后的就业打下铺垫。
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软件专业的教学,还可以采用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需要采用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答疑、交流、协作的教学过程,根据相关知识点制作提前录制的视频课程,在通过MOOC平台上传视频、课件、学习资料等,引导学生根据提问先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再根据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答疑、探讨以及沟通协作。这种方式解决了传统课堂的地点和时间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学习的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老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MOOC平台对日常课程的学习进行一定的补充,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该平台老师也能够更加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大数据时代下软件行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虽然我国目前软件人才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助力软件行业发展。
[1]李锐.大数据时代基于软件应用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