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治方法探析

2018-03-22

山西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碾压

杨 青 华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交通战备办公室,山西 运城 043100)

目前,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公路都采用沥青路面,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但沥青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产生一些病害,如裂缝和坑槽等,影响公路正常使用,应采用有效方法及时处理。

1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路面病害状况调查是病害处治基础工作,病害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路面实际情况,确定各路段主要病害的类型、程度,以此为处治方法及设备的选择,以及处治方案制定、实施提供参考指导。现以某农村公路为例进行分析。该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主要由气候环境方面的因素产生,常见病害有裂缝与坑槽等。其中,以横向裂缝数量最多,基本遍布整个公路;坑槽深度都在6 cm以内。经调查发现,这些裂缝以非载荷裂缝为主,产生原因包括基层反射和面层收缩。对此,围绕本公路沥青路面实际情况,根据病害种类与程度论述有效的处治方法。

2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法

2.1 裂缝处治

裂缝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现阶段,对于路面裂缝,无论横向裂缝还是纵向裂缝,都多采用灌缝法。这种处治方法不仅经济合理,而且效率很高,能缩短交通管制时间,但由于未能充分清缝与切缝,并且灌缝后也没有进行压实,所以处治效果往往很差,尤其缺乏防水性,处治后容易失效,造成更严重的病害。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裂缝处治方法。

1)开槽灌缝。

先进行裂缝开槽,清除槽中杂物与碎屑,再用专用设备进行灌缝,然后对沥青进行加热,期间严格控制烤缝温度,使灌缝开始前工作面实际温度在60 ℃以上。完成以上操作后,沿槽口均匀填入灌缝沥青,并使灌缝沥青实际加热温度保持在190 ℃~200 ℃范围内,同时出料温度达到190 ℃以上,施工结束后30 min正式开放交通,提供足够的结合时间[1]。另外,可以在表面撒上细骨料,这样能避免灌缝料被车轮携带走。

2)稀浆封层。

对沥青、化学物质及水进行混合制备乳化沥青(沥青实际含量应保持在50%~70%范围内)。然后按照5∶3∶2的比例混合石屑、粗砂与细砂,制成骨料,再按8%~12%的油石比添加之前制备好的乳化沥青,制成稀浆,最后使用封层机将稀浆摊铺在原路面上,按照0.5 cm~0.6 cm的要求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时,裂缝必须被乳化沥青填满,在乳化沥青破乳,且水分完全蒸发之后,即可完成修补,而且还能起到使路面达到平整的作用。封层施工中,厚度通常不能超过1.5 cm,而温度应在15 ℃以上[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拌和法与层铺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特点。第一种方法近几年在欧洲发达国家正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主要用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开工前选择具有良好粘性与弹性的材料,然后在4 ℃以上的环境中进行施工,如果施工时气温低于4 ℃,则会对粘结造成不利影响。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大中修,也可用于非载荷裂缝分布密集区修补,对技术、设备均有很高的要求。

2.2 坑槽处治

坑槽同样是该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处治,不仅破坏公路整体外观,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处治路面坑槽。常用的坑槽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填料式。

是一种在应急情况下经常使用的方法,在清理坑槽中的杂物与散料之后,向坑槽中填入预先制备好的沥青混合料,再通过碾压成型。修补时应注意,混合料填入后必须分层碾压,将分层厚度控制在12 cm以内,以保证碾压效果。如果采用热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则应尽可能一次碾压成型,将碾压遍数控制在6遍~8遍左右,以利于温度的保持,同时提高混合料压实度[3]。

2)挖补式。

先确定需要进行修补的平面,对坑槽进行切割与清理,再均匀洒布一层粘层油,也可以借助红外线技术对坑槽内壁进行加热,坑槽预处理完毕后进行回填和碾压,最后进行封闭与防水。施工中应注意,坑槽实际切割范围需要在坑槽边缘基础上加宽至少30 cm。此外,在上述工序均已完成后,可在接缝位置洒布一层石屑进行封层,以起到更好的坑槽修补效果。

3)预制板处治。

鉴于公路所在地区冬季夏季温度差较大的问题,为保证修补效果,建议使用预制板的方法。在对路面上的坑槽进行处治时,先开挖至稳定层,确保坑槽内壁保持垂直,并进行彻底清理,然后在底部和内壁均匀涂抹粘层油,放置预制板,放置平稳后在坑槽缝隙处洒上细砂与石屑,并烙平连接缝[4]。

上述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具有操作速度快,设备简单的优势,适用于抢修养护作业;而第二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经验表明,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注意施工温度控制,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对粘结造成影响。

2.3 设备选型

目前,路面病害处治都要求快速完成,以免长时间的交通管制影响居民正常出行。想要加快病害处治速度,需要用到一系列机械设备,而路面病害处治机械化也是现阶段公路养护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并做好设备选型。

1)农村公路线路较差,且养护站点之间的距离往往很远,所以选择具体的设备时,必须对此予以充分考虑。比如,在对照明车、洒布机、清洗车等进行配置时,需要优先选择速度较快且容量大的设备;在对拌和设备进行配置时,按不同的搬运方式进行分类,主要有移动式与固定式两种,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养护距离。基于农村公路各项特征,建议选择移动式,因为这样能使设备得到最大化利用,并使材料温度满足要求。

2)重视技术先进性。如果所选设备性能良好且技术先进,则能发挥出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且先进设备的故障率还很低,人工维护次数少,质量易于保证。以小面积修补作业为例,选用性能良好且自带局部加热功能的修补车,能完成所有指定工序,并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机动性与灵活性均较好。

3)注重经济合理。目前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发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设备选型时,应以经济承受能力为依据,先配置对公路养护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再结合资金情况进行改进和更新,从而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设备水平持续提高。

4)冬季气温较低对公路养护设备很多部件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低温条件下作业,设备中的发动机快速散热,且润滑油粘度明显增加,蓄电池自身性能降低,使发动机无法启动,或难以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在冬季开展路面病害处治工作时,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运行,则根本难以进行有效的处治修复。基于此,设备选型过程中,所选设备工作性能、启动性能与在低温条件下的起步性能等,都必须满足施工基本要求与环境要求,起动机、发动机的功率比不能小于0.08,宜控制在0.02~0.10的范围内[5]。此外,设备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如控制系统、减速器、变速器与传动箱等,也应能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与效率。

3 结语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因各项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与坑槽等常见病害,为保证公路正常、安全通行,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造成安全威胁,应在及时发现病害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机械设备进行处治,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修志.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处治方案与设备选型[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7(7):50-52.

[2] 邹焕华.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与预防性养护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6(7):53-55.

[3] 许 娟.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探析[J].科技视界,2015(26):312.

[4] 刘凤侠.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处治方式分析[J].科技风,2014(2):174.

[5] 公路交通科技编辑部.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6(8):4.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碾压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碾转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