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心育中的内化
2018-03-22刘春丽
刘春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春期正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只有顺利完成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人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个人主观愿望的统一,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发展[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同一性的发展,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术界也高度关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学者陈少平、郑铮彬[2]对福州地区9所高校进行了专题调研,多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呈现表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教育缺乏连贯性。学者方方[3]对江苏商贸职业学院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者刘卫琴、张心怡、王权[4]对扬州市某高职院校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者顾永惠[5]对无锡市5所高职院校7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总体较高,但认知不够深入、全面,且践行程度不一。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中的作用
内化,是个体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心理过程,只有经历知、情、意、行4个阶段,才能达到知行合一[6]。大学生从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到理解其精髓,再到接受、认同其价值,将其作为价值追求,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必然要经历一个连续性的心理演化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课程教学、心理辅导、优化教育环境等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高校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入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讲的 “三用一做”,涵盖了心理学上所讲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认知”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来传授,但是唤起情感和培养意志的“内化”部分,需要理解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遵循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
认知,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完成,通过思政课教师的讲解、论述,使学生知其意、明其理。但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困惑和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及时帮助学生调整认知。
情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是催化剂,可以促进个体因情感激发而输出合理行动,个体只有从情感深处被触动、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深深的认同,才能接纳和实践一种新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剧、心理电影分析等教学方式都易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激发个体的情感共鸣。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推动个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来源,如通过《战狼2》等影视作品的人物心理分析,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意志,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意志是人们围绕目标,有意识地克服困难、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个体自己的认知图示和内在心理结构的重构期,只有经过个体的理解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以个体独特的理解方式被认同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行为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又可以在学生做出合理行为时给予及时的正强化,引导学生体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促进个体稳定价值观的形成。
行为,是大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大学生的自控力和意志力较为薄弱,在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既有较强的可塑性,又有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大学生很可能会因为多元文化和价值的交织与碰撞而出现行为的反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稳定价值观的形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内化的路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其教育形式呈现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多元融合的特点。
(一)课堂与课外的融合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理论教学,可以从人的毕生发展的视角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习得的价值观的概念性意义,激发学生从生涯规划的视角主动思考,增强学生主动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调整自身价值观的动力[7]。重点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中的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模块的教学内容相呼应,用心理学的内涵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内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除了理论教学,更注重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的实践教学,把课堂外的教学活动纳入课堂内,形成课堂和课外相融合的新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电影心理分析、OH卡牌心理沙龙、心理图书传阅等多种形式,其本质特点是教师在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判断和选择,并充分鼓励、肯定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这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心理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极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二)现实与虚拟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得信息、商务交易和交流沟通,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应注重现实与虚拟的融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阵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阵地,包括新媒体网络、信息化网络教学、在线心理咨询等。新媒体网络通过微信、QQ、微博、网站等平台推送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灵美文,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信息化网络教学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师生双向良性互动,既可以让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力和价值体验感。在线心理咨询因为网络的“私密性和安全感”,使得学生更愿意做自我暴露,教师能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随时发现并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倾向。
(三)教育与指导的融合
相较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倾向。教师将共情、倾听、澄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技能运用于心理教育当中,学生更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被信任、被理解,更容易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亲其师,信其道”。情感一旦产生,就能调节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也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如,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理想信念的指导,在教育学生积极思考自我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个人小我和国家大我相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价值的融合;在人际关系教育中融入诚信价值的指导,在活动体验中促进学生深化理解诚信对个人、团队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分享诚信给心灵带来的触动,肯定学生的诚信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紧密融合。
四、结语
就大学生而言,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仅是教育的初级阶段。内化与心、外化于行,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达到的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入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多元融合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