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之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22吴福寿
吴福寿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可以重来。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面前,在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大学生会对未来产生迷惘,对人生充满怀疑,其人生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大学生伤人伤己、虐杀动物等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应探寻其背后存在的教育问题——死亡教育的缺失,一个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死亡教育的内涵
死亡教育的概念出现后,众多学者对死亡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给予了定义或解释说明。Blensley提出:死亡教育是从文化、宗教等方面探讨生死关系的一个教学历程,在探讨过程中使学习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和欣赏生命,并付诸于实践。Fruehling认为:死亡教育属于预防教学,以减少因死亡而造成的各种问题,并逐步提升人们对生命的欣赏能力。Glass和Trent提出: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仅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人们深入思考,以提升人们的生命品质。我国学者邹宇华认为:死亡教育不是一种指向死亡的教育,而是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及其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教育[1]。
从众多学者对死亡教育的内涵界定中不难看出,死亡教育是一种由死向生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面对死亡时有良好的心理支持,从而学会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
二、国内外大学生死亡教育发展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死亡教育发展现状
John C.Gebhart在1928年公开发表了关于美国丧礼及殡仪馆方面的文章,开启了死亡教育的先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也开始逐步关注死亡教育,一场“死亡觉醒运动”掀起了序幕。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德国学者Alfons Deeken把死亡教育带入日本,倡导“为死所做准备的教育”。1982年,日本上智大学举行了日本第一次“思考生与死的讨论会”,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随后,各种死亡教育研究机构因势而生,关于死亡教育的学术著作也丰富起来。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积极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二)国内大学生死亡教育发展现状
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提出了“死亡教育”这一课题,正式揭开了我国当代死亡教育的序幕。1989年,武汉大学开设了我国首门关于“死亡”的课程——死亡哲学。虽然很多医学类高校在近年来逐步开设了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课程,但其他类型的高校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可见,我国对死亡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死亡教育还未真正意义上起步,存在死亡教育意识淡薄,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课程,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缺少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地区出现死亡教育。1997年,台湾地区成立了第一所生死相关研究所,引起了教育界好奇。1999年台湾地区的“9·21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人们对死亡有了重新的认识,使生命教育计划得以延续。2001年被定为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年”,逐步推广至各级教育。台湾地区在实施死亡教育的过程中,是以“生死”概念而行,反映出死亡教育在教育乃至于生命教育的边缘境地。香港、澳门地区也有开展死亡教育,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仅局限于学术界少数学者的理论研究,甚少涉及教育实践。
三、大学生死亡教育现状的原因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人们影响较深。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体现出来的“重生忌死”,是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开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严重偏向“生”而漠视“死”,人们有一种对死亡恐惧的“自然属性”,一提到“死”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联想——悲伤、恐惧、诅咒等。难以正确面对死亡,关注更多的是“生”,甚少谈论“死”,即使谈论也总是或多或少引起心理冲突和恐惧,给死亡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思想障碍。
西方文化主要源于希伯来(Hebrew)文化和希腊(Hellenic)文化,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西方人可以安然地谈论死亡,以“死”思索“生”,把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对生死很宽容,讨论生死不会引发社会舆论,不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冲突或恐惧,更不会有教唆他人的嫌疑。西方国家的死亡教育从文化根源上就没有天然障碍。
(二)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重视人生观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人的精神生活和生命的真正意义。学校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理念的驱使下,举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明天的幸福”的旗帜,片面追求升学率,牺牲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淡化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关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对生命缺乏敬畏和热爱,对生命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充满质疑。在这种压抑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很难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生命的愉悦,因此必然会漠视生命。
教育应当以引导学生成人为第一要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根本目的,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人性美好、人格健全、人生幸福[2]。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偏颇现象使得教育失去本真的价值——让生命充满希望。
(三)社会文化的不良
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精神世界。大学生群体对外界新生事物最为敏感,且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受阅历和自身知识储量所限,他们对外界事物缺乏正确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它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往往产生一种错觉——把虚拟的影像世界现实化,当成现实生活本身,容易迷失自我。在虚拟的影像世界中,往往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受制约的东西存在,如暴力。大学生容易深陷虚拟世界,把对模拟世界的理解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对生活、社会和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对死亡充满漠视与冷淡,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社会矛盾时,往往采取极端的错误方式。
(四)社会氛围的不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所谓的生命价值,不断地追逐利益,关注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追逐过程中,多数人迷失自我,关心如何更好地享受追逐带给自己的存在感,死亡问题被淡化。一方面,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无暇去思考死亡,更不可能深层次地思考死亡教育,反而会担心死亡教育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人类寿命的延长,大学生接触死亡的几率减少,使得大学生死亡意识淡漠,对死亡欠缺理性思考。
(五)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
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其一,家长自身的死亡教育理念和意识欠缺,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死亡教育,使孩子不愿意或不敢面对死亡。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与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因此反对幼儿园进行死亡教育[4]。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让孩子免受身心伤害,实际上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致使孩子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接触死亡,理解生命的厚重,理解个体生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其二,高校对死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统一,是难以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的重要原因。死亡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弥补了教育内容的缺失,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国外死亡教育的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了死亡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其三,社会对死亡教育的错误认识,阻碍了死亡教育的开展。对部分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人认为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是作秀,有人认为“死亡是悲伤与严肃的事情,不宜讨论”,有人认为是在误导学生等。
四、推进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对策
(一)开设死亡教育课程
高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追求生命至美的使命。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大学生教授死亡知识,培养其死亡意识,使其树立积极的死亡观念。高校可以多形式地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如开设独立课程、渗透于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专门的生命(死亡)教育课程可行性较小,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相结合,在融入和渗透中起到“踏雪无痕”“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避免过于生硬进而产生副作用。同时,可以外延死亡教育的内容,融入挫折教育、幸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进而对生命产生敬畏,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积极面对人生。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积极健康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养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愉悦的情绪,提升情感的体验,升华思想;有助于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文化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读书月”等文化艺术类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志愿服务周”“心理健康月”“四点半课堂”等公益类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春季骑行”“秋季运动会”“冬季长跑”等体育类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死亡教育不是单个群体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推动实施。
第一,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成长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打击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文化产品,营造出有利于成长的健康环境;另一方面应依据国情和实际需要,制定必要的教育考核指标,把死亡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或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估体系指标中。
第二,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开展需要以高校为主阵地。高校应该主动协同相关力量,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形成“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和工作机制,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建立具有专业知识的队伍。积极开展死亡教育理论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维护健康。
第三,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深入需要家庭的关注。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为联结、互为促进、共同成长的重要纽带。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有关死亡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子女的死亡观。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可以开展公益类活动、讲座等,向家长传授死亡的相关知识、宣传死亡教育的理念、提供合适的教育方法。
第四,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推广需要社会的正确认知。利用舆论的力量,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影响人们对死亡的认知。通过媒体普及死亡教育知识,为推进死亡教育打好基础。通过文明的殡葬文化,消解死亡的神秘感,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能够坦然面对“死亡”。
(四)开展多形式的死亡体验教育
体验可以让人对未知的事物有最直接的感知。最有效的死亡体验教育,是让人参与到死亡有关的活动中去感受死亡。如,请那些经历生死的人谈谈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组织学生参观太平间,让学生触摸生命的庄严和生命存在的价值;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性的哀悼活动,让学生感受死亡的庄严和肃穆;组织学生去火葬场看看,让学生深刻认识一个人的生命对亲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学会担当。通过死亡体验教育,使大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树立不放弃不抛弃的人生态度,实现生命价值,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
(五)借助新媒体为死亡教育带来新契机
第一,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内容。新媒体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使得死亡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被学生作为求知的渠道,习得或实践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态度等。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从网络上获取关于死亡、生命方面的知识,学会维护自己生命的能力,思考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第二,新媒体创新了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死亡教育不能像传统课程一样顺利、愉快地走上讲台,被人接受。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打破了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造成的障碍,为死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带来了变革。虚拟的、非面对面的新媒体交流形式,有利于大学生倾诉心声,分享生活的乐趣。
五、结语
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完整。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普及和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必然需求,秉承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我国本土特色的高校死亡教育必然会得到全面发展,死亡教育也将会被人们所接纳并成为一种主观的自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