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归本位的不止住房
2018-03-22■张波
■ 张 波
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房地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观。但城市住房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等产品短板和租售管理等制度短板依然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住房脱离了原本的居住属性,演变为投资和投机的工具,价格居高不下,住房供需关系和市场信息被严重扭曲。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房地产市场定位和住房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和目标。
住房条件是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顺应了群众住房需求的变化,要求房地产市场调控更有效地综合施策、更具针对性地精准施策。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供给方式,合理确定土地供给规模,严格把控土地供应节奏;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推动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交易和持有环节的财税调节,引导合理开发、合理消费;要求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推进房地产行业的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市场提供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住房产品……总之,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都要聚焦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上来,努力实现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有效满足市民理性的居住需求,有效抑制囤地、囤房、炒房等扰乱市场的行为,有效化解泡沫风险和高房价的市场压力,实现稳市场、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需市场调控,更需建立符合国情和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在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统筹协调。房子回归居住本性,市场回归经济理性,政府回归服务与管理本职,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并举,“住有所居”可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