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辅导员沙龙”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方式探索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8-03-22

关键词:沙龙职业倦怠中医药

佘 惠 叶 军 黎 奇 杨 花

(1.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处 ,四川 成都 611137;3.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萌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高校教育的伟大举措。辅导员队伍兼具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身份,主要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长发展与就业指导以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高等院校教育和管理中的一支特殊力量[1],在我国高校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有超过16万的专兼职辅导员,其中专职人员达13万,且这一比例不断上升;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初期以本科为主,近年来硕士学历辅导员人数不断增加[2],体现出高校辅导员日趋专职化、专业化的特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16号文件,对辅导员的职能需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教育部又先后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进一步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专职化、专业化趋势的逐步深入,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时代精神不强、政治关注不足[3],自我认知、职业认同感低[4],职业倦怠明显[5],专业素养不高、职业基础能力不足[6]。因此为了更好满足时代需求,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找到一种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辅导员沙龙的形成和发展

既往的经验探索提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个人,学校的组织引导以及辅导员之间的分享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已有的辅导员交流平台主要包括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辅导员协会、以重庆大学牵头的辅导员“卓越联盟”九校联盟、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代表的辅导员充电站、以及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代表的辅导员沙龙等[7,8]。结合前期文献整理和兄弟院校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辅导员沙龙作为推动辅导员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平台,具有氛围轻松、自主性和机动性高的特点,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辅导员沙龙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沙龙定位不够准确,部分高校仅把沙龙作为一个个案讨论和交流的地方,缺乏对内容的升华;二是内容设计不够合理,对职业能力的提高缺乏系统性;三是成果转化不够理想,沙龙讨论中的思想火花未通过二次消化转化为具体的成果。所以,本次研究基于已有辅导员沙龙的经验总结,结合时代背景和本校特色,探索一种新型的辅导员沙龙模式,以期更好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成果转化。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沙龙的实施情况及特点

我校辅导员沙龙的实施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在了解当前的辅导员职业技能的现状与不足,把握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评价问卷,并在沙龙开始前后对辅导员职业认同、职业能力和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评价,客观评价辅导员沙龙的成效。

1.文献研究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在CNKI上以“辅导员”AND(“职业能力”OR“职业认同”)AND (“探索”OR“方法”OR“途径”)进行文献检索,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了解当前辅导员职业技能提升的现状与不足,精准把握本次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2.问卷调查

在辅导员沙龙实施前、实施一学年后,对我校所有辅导员(共105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辅导员的基本情况、职业认同、职业能力和成果转化情况。调查问卷由“辅导员基本情况”“辅导员上学年文章发表、课题申报情况”“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认同”“辅导员职业能力考核”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辅导员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背景等基本信息。上学年文章发表、课题申报情况包括:文章发表总量、思政相关文章发表量,课题数量及课题级别,用于直观评价沙龙实施前后辅导员的成果转化能力。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认同参照卢荣远、蔺桂瑞[9,10]、宋广文、魏淑华[11,12]等人的研究,自编《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问卷》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问卷》涉及专业胜任能力、工作满意度、自我接纳状况、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共20个项目,《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涉及角色认同、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倦怠情况五个维度共30个项目,其中职业倦怠为负向积分。职业能力则通过试题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估,首先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党政要闻以及中医药基础知识制定辅导员职业能力题库共计200题,分别在沙龙开展前和沙龙开展一学年后采用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进行评估,每次共抽选50题,每题2分,采用百分制评分。

3.辅导员沙龙的实施

首先明确辅导员沙龙的定位是在于提高我校辅导员成果转化能力,增强职业认同和职业能力,提升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既往辅导员沙龙[7,13]对全学期、全学年的沙龙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兼顾系统性和针对性。沙龙内容包括以形势与政策教育、党团建设理论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主的理论政策模块和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等为主的学生教育模块;同时还根据辅导员工作特点设定职业倦怠恢复、业务技能展示、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标书及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等自我能力提升模块;另外兼顾我校中医药特色,开辟了中医药基础、中医药政策法规、医疗改革大形势等特色模块。

沙龙主要以主题讨论的方式开展,努力将职业能力提升融入到热点问题的讨论中,例如将中医药事业改革和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相结合,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发现新的创业就业方向,以提升指导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此外,沙龙尤其注重成果转化,采取激励措施将沙龙中讨论的问题和思想转化为具体成果,沙龙中产生的不成熟的思想以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讨论成熟的则通过论文发表形式形成经验化的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在全校推广。

三、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沙龙取得的成效

我们在2016年9月完成第一次问卷调查,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5份,收回105份,从沙龙实施前的这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我校共有专兼职辅导员105名,以女性为主(占71.43%),年龄主要集中在25-30岁之间,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硕士研究生89.52%),职称多为助教和讲师(分别占比44.76%、45.71%),专业背景多为中医药相关专业、非医学专业占比38%。过去一年时间内我校辅导员共发表教学思政相关论文28篇,专业相关论文11篇,获得课题资助77项,其中厅局级及以上课题19项。此外,《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问卷》平均得分14.7±2.3分(M±SD),其中专业胜任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2.5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平均得分23.8±3.7分(M±SD),其中职业倦怠和职业归属感得分分别为3.2分和3.4分,表明我校辅导员专业胜任能力较低,职业归属感不强,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第一次职业能力调查问卷平均得分73.9±5.5分(M±SD),其中党政要闻部分得分较高,中医药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得分最低。表明我校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同时在专业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辅导员沙龙开展一年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此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5份,收回105份,除一份问卷在学历上填写与上次不符,疑似无效问卷不纳入分析以外,其余问卷基本信息与第一次填写内容吻合,表明我校辅导员对问卷的态度认真,问卷可信度较高。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学年中,我校辅导员共发表教学思政相关论文37篇,专业论文19篇,获得课题资助121项,其中厅局级及以上课题24项,较上一学年论文增长43.59%,课题增长57.14%,厅局级及以上课题增加5项,增幅29.41%;表明在辅导员沙龙实施后,我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本次《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问卷》平均得分17.9±1.2分(M±SD);《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平均等分26.0±2.9分(M±SD),其中职业倦怠和职业归属感得分较前分别增加了0.9分和0.7分,职业能力调查问卷平均得分85.8±5.6分。以上问卷调查结果较前均有明显提高,这表明通过一学年辅导员沙龙的实施,我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和成果转化明显提高,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认同显著提升,职业倦怠得到较大缓解。

四、经验与体会

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提高其职业能力具有必要性。辅导员群体是我国高校教育的特殊力量,肩负着学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责任。自中共中央出台16号文件以后,高校辅导员完成了从单一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转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新时代下辅导员重要职能。这就对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敏感性、危机事件应对公关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辅导员需处理的事务过多过杂,也导致部分辅导员们对自身定位模糊,职业倦怠感明显。因此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能力是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绩斐然,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次研究提出的新型辅导员沙龙便是建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以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职业认同为目标而进行的有力探索。

辅导员沙龙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从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正式制定了《辅导员沙龙实施办法》开始[13],辅导员沙龙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发展完善,相关学者的前期研究[7]也对沙龙这一活动的形式架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关注个人发展”的讨论和建议,但已有研究仅针对沙龙建设开展,并未对沙龙效果进行报道。本次研究在以往基础上,增加了对辅导员沙龙效果的评价工作,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辅导员沙龙对辅导员科研能力、成果转化和职业能力提升的效果。从我们已有的统计数据来看,辅导员沙龙对辅导员群体提高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标书及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等培训,我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成果转化得到长足进步,文章发表和课题资助明显增加。

从主题安排来看,沙龙紧密把握时代脉搏,将辅导员能力提升和时政热点结合,在提升辅导员的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敏感性以及在网络信息时代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关处理能力。此外,沙龙还加强了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的干预,通过明晰辅导员职业自我概念,提高其自我认知、自我接纳水平,使广大辅导员对本职岗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道路、职业规划有更加准确的把握。沙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我校的中医药特色,作为首批建设的4所中医药大学之一,我校很多学生事务和中医药挂钩,而我们前期的调查研究中也显示,有超过1/3的辅导员缺乏中医药相关教育背景,故沙龙中我们还注重提高全体辅导员的基本中医药素养,并结合国家医疗改革大形势,对中医药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提高了全体辅导员应对新形势下中医药发展的需求。

综上,辅导员沙龙作为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搭建辅导员交流分享平台,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辅导员自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沙龙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是一次提升辅导员能力的有效探索,值得在兄弟院校中进行推广。

[1] 教育部.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S]. 教思政[2014],2014, 2.

[2] 刘世勇.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 2014.

[3] 李汉烨.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4] 李宁.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自我修复策略[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1):96-100.

[5] 鲁海涛.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0 (3): 47-50.

[6] 马小红.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4):73-75.

[7] 唐知然, 张颖, 黄岚. 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的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求知导刊, 2016(4):156-157.

[8] 曹雪莹. 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新模式探究——以沈阳理工大学辅导员充电站为例[J]. 经济师, 2016(12):180-181.

[9] 卢荣远, 唐宁玉, 李凌. 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0] 蔺桂瑞. 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s3):107-109.

[11] 魏淑华. 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 曲阜师范大学,2005.

[12] 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1):80-86.

[13] 邱杰, 张瑞. 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实践探索[J]. 学术论坛, 2010(8):193-195.

猜你喜欢

沙龙职业倦怠中医药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MS·CHIC美发沙龙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