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面盾构施工项目签证索赔管理探究
2018-03-22郝立钊张树凯祁永春
郝立钊,张树凯,祁永春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河北 廊坊
1. 引言
盾构施工法在如今的地铁、电力隧道、城市管廊、引水输水工程、输气管道工程施工中运用广泛,是一种投资较大、工艺成熟的施工项目,但由于地下施工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部分工程施工难度大、变数多。近年来,国内4.5 m以下的小断面盾构施工在石油石化、电力、输水等领域开始逐步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竞争加剧,施工费用降低,而我国多数企业在合同管理上较落后,遇到问题不敢索赔或不会索赔,致使企业亏损。故国内企业需要增强索赔、反索赔、成本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研究,增强自身生存力,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索赔概念
从20世纪80年代起,“鲁布革”水电站率先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给中国的建筑施工领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工程签证索赔管理。自此,工程索赔概念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国[1]。
工程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合同及者惯例等,针对非当事人而是合同相对人造成的过错,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
3. 索赔原因
小断面盾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困难较多,例如:长距离施工过程中,断面小的项目会直接导致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升高。结合近几年小断面盾构施工情况,主要施工索赔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合同违约责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业主在合同范围内需承担一定责任,如外部征地、协调等工作。部分时候会存在因为业主协调不利而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承包商的施工人员、设备无法按合同约定期限进场开展工作。
2) 项目设计变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业主通过设计变更提出增加项目功能或工程量,打乱了承包商原有施工计划。
3) 合同缺陷。合同未能包含全部施工内容,如地层超图纸范围变化、出现溶洞等现象,均可导致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意外情况,最终导致施工方案变更。
4) 材料、设备未能及时供应。发包人未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向承包人提供相应的施工材料、设备等,造成承包人无法继续施工,导致的工期延误,并造成经济损失。
5) 不可抗力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台风、海啸、地震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项目工期延后或造成经济损失。
4. 索赔失败现状分析
1) 对索赔认识模糊或错误。索赔是合同双方相互经济补偿的行为,而不是惩罚。部分承包人向业主提出索赔,即认为业主相关人员存在过错,导致项目出现变更,更有甚者认为业主要承担法律责任。
2) 不注重合同条款,索赔超时限。项目管理过程中未进行主要施工合同交底,合同管理人员对关键条款不熟,大多数合同条款中都存在“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业主提出索赔通知”等相关内容,如超出索赔时限,承包商将丧失索赔机会。
3) 索赔人员不够专业。目前,大多数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并非从事经济或法律相关专业,仅能按标准文本进行合同的起草、签订及付款,对签证索赔工作不敏感,不能完整收集索赔过程中需的依据、政策信息等相关资料。
5. 索赔实施策略
5.1. 建立索赔机制
1) 成立项目索赔小组。项目部应成立索赔临时机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经营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副经理和各部室长担任,主要负责定期召开索赔会议,确定索赔方案,收集、上报索赔资料及反馈索赔结果。
2) 建立责任矩阵。制定责任分配矩阵确保了项目签证索赔工作顺利开展,明确索赔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进一步提高结算索赔效率和水平,强化结算索赔意识和工作能力。
3) 编制索赔策略报告。每个项目在完成投标工作,签订施工合同后,项目合同控制部应组织索赔小组全面分析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根据存在的问题,编制完成项目索赔策略报告,列明索赔条款或争议条款清单,方便日后开展工作。
5.2. 树立正确观念,抓住潜在索赔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效益为核心,管理为抓手,通过提高项目管理能力,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签证索赔工作是项目效益的直接体现,在索赔机制、机构建立之后,需要领导推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提供索赔线索及依据,充分发挥小组职能,不再错失索赔机会。
5.3. 建立干系人登记册,确保有利变更顺利实施
建立干系人登记册是项目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样对于签证索赔工作也至关重要,其作用是为项目的沟通提供了干系人的相关信息。从登记册中可以知道项目干系人的信息、主要沟通对象(主要干系人)、关键影响人、次要沟通对象(次要干系人)等。
6. 结语
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复杂工程施工环境,项目签证索赔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做好签证索赔工作,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树立观点、编制方案、建立制度、细化分工、组织实施,确保索赔工作顺利开展,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1] 工程造价编写组. 工程造价纠纷避免与索赔处理对策一本通[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