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内容·理论方法:中国知青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8-03-22

中共党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知青

易 海 涛

知识青年(以下简称“知青”),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代人的代名词。目前,关于知青身份的认定没有太大分歧,大抵认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尤其指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最高指示”发出后,到农村、国营农场(含兵团)参加劳动的城市中小学生。但是,“文化大革命”之前也一直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因此,关于知青身份的界定尚存争议*就笔者接触到的材料和个人,有人坚持认为知青应指“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的中小学生,有人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回乡、下乡的中小学生也属知青。。比如,定宜庄就认为知青上山下乡应以1953年国家处理中小学生升学问题为起点*参见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第1—7页。。这涉及知青上山下乡的缘起,有不少成果就此展开讨论。尽管知青身份认定存在争议,但并未影响知青研究的整体推进。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知青史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目前,已有好几篇知青史研究综述文章*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5期;徐春夏:《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曙:《“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王春娥:“近三十年国内知青史研究述评”,硕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这些学术综述对已有研究有不错的回顾和总结,还有相关评价和思考,对进一步开展知青史研究帮助颇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或将国内外分开讨论,不利于对知青史研究的整体推进;或较少从问题入手对已有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尤其是未能对近年来知青史研究出现的新局面及时作出梳理。为此,本文避轻就重,希望将国内外知青史研究成果(主要以中国大陆学界知青史研究成果为主,兼及少量英文著作)结合起来,既对学术史作一个整体性的梳理,同时也希望对新近的研究状况做简单介绍,以期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知青史研究。

一、知青史研究概况

(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起步阶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展后不久,从中央到地方编写了不少总结成功典型、宣扬知识青年参加农业建设的著作(包括一般读物、资料汇编等)*《活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知识青年》,山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学校工作部:《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忠诚服务的劳动知识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大有出息 大有作为:记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的事迹》,湖北人民出版社,1962年。这些著作数量多,现分布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地。尽管这些图书并非在于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它们在总结经验、宣传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时就已经赋予这些资料的时代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对于这些图书的种类、特点及其意义拟另辟文讨论,故不在此展开。,这些图书不断出版,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这些图书既来源于上山下乡的具体经验,同时也在各地进行宣传,指导上山下乡的开展。以这些图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材料流散香港,成为当时海外了解这场运动的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逃港知青的口述,一些海外学者开始研究上山下乡。

* 本文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5ZDB051)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1971年,彼时上山下乡正如火如荼进行,美国学者John Gardner已经开始讨论知青上山下乡这一话题*John Gardner, Educated youth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ies, in John Wilson Lewis(ed.),The City in Communist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pp.235-286.。随后,Pi-chao Chen,Gordon White, Hong Yung Lee等人都对此问题有所研究。1977年,伯恩斯坦(Thomas P.Bernstein)的著作问世,这是英语学界第一本专门研究知青问题的著作。*Thomas P.Bernstein,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1971年夏,伯恩斯坦就开始研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1972年至1973年他在香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一方面在香港搜集资料,另一方面对逃港知青展开访谈,做出了当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为全面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向尾声,西方学界对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更为突出。1979年,Anne Mclaren对上海知青回城所张贴的大字报有过分析*Anne Mclaren,The Educated Youth Return:The Poster Campaign in Shanghai from November 1978 to March 1979,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1979,pp.1-20.,随后,又有Stanley Rosen对广州的个案研究*Stanley Rosen, The Role of Sent—Down Youth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81.。1985年,陈佩华(Anita Chan)对红卫兵一代的研究著作出版,这不但有助于了解知青的成长环境,同时还有不少内容直接提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Anita Chan,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1981年,国务院知青办因工作需要,内部编印《知青工作文件选编(1962—1980)》*国务院知青办:《知青工作文件选编(1962—1980)》,内部出版,1981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1962—1979)》*国务院知青办:《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1962—1979)》,内部出版,1981年。,这两本书的资料来源于各地的统计材料,是目前所知最早、最全面统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资料集成。这两本书对相关文件、各地知青上山下乡人数、知青受迫害案件、经费和住房等问题都有详细统计,成为后来研究知青史的必备资料。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大陆学界也加快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一开始,对知青的讨论多出现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随之才慢慢有学术性的论述。1986年,崔武年、阎淮的《谈谈“老三届”》*崔武年、阎淮:《谈谈“老三届”》,《青年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稍晚,史镜、李明启、邢宝玉三人合撰的《赴内蒙古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史镜、李明启、邢宝玉:《赴内蒙古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6期。发表。这两篇文章标志着大陆学界开启了对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不过,其落脚点还在于社会现实问题,并非从历史视角展开讨论。次年,张化从历史学视角讨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文化大革命”前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行系统论述,提出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问题*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谭宗级、郑谦主编:《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41—155页。。

(二)1990年至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知青史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是知青史研究的高涨时期。《辉煌的青春梦——知青生活纪实》*黄尧编著:《辉煌的青春梦——知青生活纪实》,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郑洸主编:《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出版,前者以纪实文学体裁再现了知青生活,后者则从编年纪事的角度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有所展现。王一晶从劳动就业的角度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行了讨论,认为就业是上山下乡的主要原因*王一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劳动就业》,《青年研究》1991年第11期。。黄金平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研究,认为应该把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呼吁作为上山下乡的开始,同时又提出1956年的农业发展纲要是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他对“文化大革命”前上山下乡持肯定态度。*黄金平:《“文革”前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回顾》,《当代青年研究》1991年Z1期。柳建辉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了总体性评价。他认为,上山下乡的直接原因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中对知识分子“左”的错误估计,导致在主观上认为要进行一场教育革命,培养接班人;与工农结合则是思想原因。*柳建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原因初探》,《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显然,知青史的讨论进入了更为专业的轨道。

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著作或论文出现,知青问题的讨论热度持续增加。当年就出版了《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火木:《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成都出版社,1992年。《蹉跎与崛起》*何世平:《蹉跎与崛起》,成都出版社,1992年。《知青档案:1962—1979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杨智云:《知青档案:1962—1979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等著作。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上山下乡的亲历者,对上山下乡体悟颇深,因此能以纪实文学的笔法对这场运动进行全景式的重塑。纪实文学既不同于小说也不同于学术研究,但至少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当时的场景,丰富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知。

在研究者的推动下,知青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993年,《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杜鸿林:《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海天出版社,1993年。《中国知青梦》*邓贤:《中国知青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前者对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了总括性的研究,后者则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从云南知识青年返城写起,进而写到对整个上山下乡运动的思考。此外,还有作品以小说的形式对陕北北京知青进行描述*白描:《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以及从社会学的视角探究回沪知青子女的心态*董敏志:《回沪知青子女心态及成因试探》,《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第6期。。这期间,伯恩斯坦的著作也被译成中文,从而有助于中外学界就这一话题更好地对话*〔美〕托马斯·伯恩斯坦著,李枫等译,夏潮校:《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显然,知青史研究已在国内外共同研究与对话、地方与全国层面研究共同进行、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共同研究的多重互动局面下展开。正是在这种趋势之下,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研究出现*何岚、史为民:《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法律出版社,1994年。,同时也有对知青婚姻*刘小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青年研究》1994年第8期。以及返城动因问题*潘一:《知识青年大返城风潮动因探寻》,《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的研究。

1994年,李丹慧、李向前主编的《理想与现实:外国学者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书出版,该书对国外学者就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性的介绍*李丹慧、李向前主编:《理想与现实:外国学者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如果说这本书为研究知青史提供了一种国外视角的话,1995年问世的《中国知青事典》*刘小萌、定宜庄、史卫民等编著:《中国知青事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则是中文学界百科全书式的知青著作。除总括性的研究外,知青个体记忆视角下的上山下乡也逐渐被重视。刘中陆对50名北京女知青的自述进行整理、汇编,从而探求个体记忆中的丰富图景*刘中陆:《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当知青史研究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国内学界就知青相关问题出现了争议,首先是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期的讨论*方奕:《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柳建辉:《也谈中国知青史的历史分期》,《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分期的讨论其实关涉知青史内容的实质性分歧,还涉及上山下乡的性质、知青与劳动就业关系等诸多问题。此外,知青史的具体问题仍旧在不断被讨论,刘小萌的《“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就出身与知青上山下乡展开了论述,刘小平的《安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评》*刘小平:《安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述评》,《安徽史学》1995年第3期。则把安徽的上山下乡作为讨论的具体对象,对上山下乡的缘起、人数、安置作了具体分析。

1996年,顾洪章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出版,成为知青史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两本书都以时间线索展开,《始末》披露了许多重要的文件材料,也有专题性的叙述;《大事记》则以编年的方式对每一年的大事做了细致梳理。与此同时,知青子女这一现实问题也得到了更多讨论*朱立红:《回沪知青子女犯罪问题的思索》,《青少年犯罪问题》1996年第2期;郭栋、金大陆、杨长征:《城市苦娃:关于京津沪知青“回城子女”问题的对话》,《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6期。,还有《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1968年秋—1971年秋)》*杨健:《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1968年秋—1971年秋)》《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续一)》《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续二)》,《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2、3、4期。《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何岚、史为民:《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的出现。关于知青史的研究越来越多元,同时也涉及诸多现实问题的研究。

1998年是毛泽东“最高指示”发出30周年,当年出现了大量关于知青的研究成果。其中,定宜庄所著《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刘小萌所著《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成为众多成果中的典型代表。两书作者都是知青出身,既有自身的深刻体会,同时又能综合利用各种资料进行研究,在书中既有总体论述又不乏具体分析。两书作者的初衷是将“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知青史贯通,故《初澜》从1953年国家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写起,截至1968年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中间包括青年垦荒队、1957年未能升学的中小学生下乡生产、到边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精简计划,等等,重点讨论“文化大革命”前的知青上山下乡。《大潮》从1966年写到1980年,分上中下三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青史进行讨论,层层剥笋地对这段历史展开述论,包括动员、安置,运动的困境与解决,婚姻、案件以及最后回城等等。尽管两书的时段不一样,但彼此有所呼应。此外,还有《老知青》*成江编著:《老知青》,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中国知青总纪实》*吴洵、妮娜等编:《中国知青总纪实》,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老知青写真》*裴雨林:《老知青写真》,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上山下乡——一场决定3000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之谜》*王鸣剑:《上山下乡——一场决定3000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之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等纪实作品。这些著作的作者大多数本身就是知青,或者对知青有过深入调查,从宏观层面对知青问题予以再现与反思。《中国知青诗抄》*郝海彦:《中国知青诗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虽是知青诗歌的合集,但也有不少内容反映了当时的上山下乡情况;《白山黑水:一个上海知青的尘封日记》*范文发:《白山黑水:一个上海知青的尘封日记》,珠海出版社,1998年。则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上海知青在吉林延边插队的生活;《中国知青情恋报告》*章德宁:《中国知青情恋报告》,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讨论了知青婚姻恋爱情况。老三届也成为此时专门讨论的一大话题*详见金大陆:《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金大陆:《“老三届”与“婴儿潮”的代际特征》,《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12期;刘小萌:《“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的缘起》,《文史精华》1998年第9期。。知青子女问题这一老话题此时也得到了新的关注,有专文探讨上海知青子女进入大学后的心理状态*陆湘霖、张忠怡、龚怡:《大学生研究不可忽视的群体——进入上海高校的知青子女情况分析》,《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11期。。

(三)1999年至2008年:全面推进阶段

1998年可谓知青史研究的一个分水岭。此后,知青史研究相对放缓,直到2008年再次出现大批量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关于全国性的宏观论述不多见,专题性、地方知青史的讨论则不断增加,同时还有大量回忆录、资料汇编出现。

这一时期,“文化大革命”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仍得到讨论*崔禄春:《论“文革”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4期。,同时也有对国家领导人与这一时段知青上山下乡的论述*张曙:《刘少奇与“文革”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党史研究资料》2000年第8期。。其实,关于国家领导人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就应该是讨论的重要内容,而且诸多成果中往往也会涉及这一点,但苦于资料不足和研究视角单一,这方面的成果并不多见*胡文超:“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根源探析”,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张曙:《邓小平与知青问题的解决》,《党的文献》2003年第6期。甚至到最近,也只有零星的一些研究成果出现(张曙:《周恩来与“文革”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党的文献》2014年第4期)。。另外,地方知青史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其中,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知青史成果较为突出*姚勇:《上海知青在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开全主编:《支边知识青年专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第12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青青主编:《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知青生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勐龙印迹:上海知青在西双版纳》,内部出版,2001年;周公正主编:《勐龙记忆:西双版纳知青生活纪实》,文汇出版社(香港),2005年。邢野主编:《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这些地方曾经都安置过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跨省知青。同样,作为知青输出地的上海、北京等地也出版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朱政惠、金光耀主编:《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赵燕军主编:《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1965届北京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内部出版,2004年。此外,一些省、市、县自行安置知青的地方也编写了大量作品,主要是以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为主*郑兆欣主编:《长沙文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专辑》,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2003年;张明志主编:《西昌文史(第17辑)·知识青年山上下乡专辑》,政协西昌市委员会《西昌文史》编审委员会,2004;张明志主编:《西昌文史(第18辑)·知识青年山上下乡专辑(二)》,政协西昌市委员会《西昌文史》编审委员会,2005;林明主编:《南宁文史资料(第25辑)·沧桑岁月(南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专辑)》,政协南宁市文史学习委员会,2004年;吴应和主编:《营山文史资料(第32辑)·蹉跎岁月——营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政协四川省营山县委员会社会事业工作委员会,2005年;李盛文主编:《南充市文史资料(第14辑)·我们那个年代——南充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政协南充市委员会,2005年;董平主编:《知青岁月录:腾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专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陇原》,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2006年。。总体而言,这些资料汇编性质的著作大多平铺直叙,难免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不过,透过这些资料也能丰富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

这期间也有不少学位论文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展开研究,他们或从一场失败的社会试验来看待这场运动*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或将“文化大革命”前后的两段知青史对比研究*方英:“‘文革’前与‘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或专门就“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展开论述*孙杰:“‘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6年。。这些论文都努力深化知青史研究,但囿于档案资料限制及理论视角创新不够,尤其缺乏对口述访谈的充分利用,因此对研究推进仍有限。与此同时,国外也出现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总体性论述。潘以红作为一名曾经下乡的知青,一方面广泛搜集资料,一方面从自身经验出发,对上山下乡展开讨论。*Yihong Pan,Tempered in the Revolutionary Furnace: China’s Youth in the Rustication Movement.Lexington Books,2003.法国学者潘鸣啸2004年出版了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著作*〔法〕潘鸣啸著,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这本书的资料搜集比较全面,而且还在各地对知青进行了访谈,对上山下乡的动机、过程、终结以及知青下乡后的种种情况都有讨论,从而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了重新评价。*〔法〕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此时仍有不少论文讨论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动机,但难有较大突破。另一方面,有学者从知青个体出发,以口述访谈的方式切入,讨论知青史中的具体问题,可谓洞见迭出。2004年,《中国知青口述史》出版*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作者刘小萌鉴于此前研究多依赖文字材料的不足,对当时的知青典型、民间领袖以及默默无闻的三种知青做了较大规模访谈,最终将知青史的叙述、讨论延续到了“后知青时代”*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知青口述史的实质就是对知青记忆的一种反映。刘亚秋通过对知青群体记忆的研究,考察了知青集体记忆是如何实现、反映出来的。*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作为知青中的“半边天”,女知青也越发受到关注*刘小萌:《当代研究个案:知青中的女性》,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9—103页。,尤其是“铁姑娘”形象与女知青之间的关系*韩启澜:《跨越性别分界:“文革”时期的铁姑娘形象与知青》,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5—258页。得到考察。另外,还有论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下乡知青有哪些日常仪式化的内容,这些对知青下乡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吴艳红、〔美〕J.David Knottnerus:《日常仪式化行为:以知青为例的研究》,《社会》2005年第6期。;其中具体讨论了日记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在知青日常行为中的形成和影响*吴艳红、〔美〕J.David Knottnerus:《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从雷锋日记到知青日记》,《社会》2007年第1期。。无论口述、记忆还是日常仪式化行为,其实都是对知青身份认同的一种反映。对于知青身份,杨国斌的论文有较为深入的讨论*Guobin Yang,China’s Zhiqing Generation:Nostalgia,Identity,and Cultural Resistance in the 1990s.Modern China, No.3,2003,pp.267-296.。由此不难发现研究知青史、知青问题的一种趋势,即越来越重视从人(知青个体)出发展开讨论。

2008年是毛泽东“最高指示”发出40周年,当年出现了大批知青史研究成果。其中关于新疆知青的就有数种,清一色为内地进疆知青的讨论*谢敏干编:《新疆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年大事记(1963—2003)》,珠海出版社,2008年;谢敏干编:《新疆上海知识青年名人录》,珠海出版社,2008年;陈晓凤:《上海滩新疆知青的过去和现在》,《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9期;《王震十五次到新疆》,《兵团建设》2008年第4期;龚强华主编:《湖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援疆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此外,还有福建、杭州等地知青史的研究成果问世。*陈文:“福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阶段研究(1968—1973年)”,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宋涛:《难忘的岁月:杭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侧记》,杭州出版社,2008年。与此同时,这期间还出版了不少回忆性的著作,如《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侯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叶维丽、马笑东对谈录》*叶维丽:《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叶维丽、马笑东对谈录》,新华出版社,2008年。等,都反映出基于个人记忆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另有对这些记忆文本的专门述评、讨论*梁丽芳:《记忆上山下乡——论知青回忆录的分类、贡献及其他》,《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从大多数记忆来看,往往反映出苦难的记忆以及无悔的青春,尽管苦难与无悔都不能构成记忆的全部。刘亚秋还对知青苦难与城乡关系作了深入讨论*刘亚秋:《知青苦难与乡村城市间关系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四)2009年至今:再突破与再创新

一方面,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越发关注知青问题,另一方面,知青问题研究又表现出不足。总体来看,有影响力的深度研究仍较罕见。2008年、2009年,顾洪章、定宜庄、刘小萌的书再版,除2010年翻译出版了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之外,中外学界鲜见能与这些著作对话的成果。学者们已经意识到知青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和困难,2008年在上海召开的“2008知青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中外学者各抒己见,指出了从学科定位、史料、视角等方面深化知青史研究的可能*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一次还原和澄清历史的有益探索——“2008知青学术研讨会”综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这次会议结束后编辑出版了上、中、下三册《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金大陆、金光耀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对此前关于知青上山下乡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此后,涌现出不少知青的回忆录、书信*崔积宝、李桂茹:《十年(1968—1977):一对知青的437封情书精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陆融著,沈志明注释:《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以及地方资料汇编*杨重光主编:《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同时还有不少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出版,如浙江温州*张声和主编:《温州文史资料(第25辑)·温州知青的回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舟山*董瑞兴主编:《舟山文史资料(第13辑)·青春的足迹(舟山知识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新疆伊犁*邱建玉等主编:《伊犁文史资料(第29辑)·南京知青回忆录专辑》,政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10年。等地都出版了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资料专辑。其中2014年出版的《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金光耀、金大陆主编:《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将全国新方志中有关知青的史料分门别类辑录,对研究知青史大有裨益*金光耀、金大陆:《地方志是历史研究宝藏》,《文汇报》2015年4月17日;金光耀、金大陆:《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5期。。

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关于各地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论文不断增加。这些论文多从地方出发,围绕上山下乡的背景、原因、动员、下乡安置、影响等问题展开,叙述多显得平面化,但其基于档案材料的研究,对丰富地方知青史研究又功不可没*详见张弘:“1968—1980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王振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援疆历史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吴小静:“知识青年安置研究(1962—1980年)——以甘肃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刘丽:“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张胜华:“石家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6年。。此外,一些关于知青研究的学位论文尝试从更为细致的专题角度讨论知青史或相关问题,如城市化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陈静:“上山下乡与福建城市化进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知青集体记忆研究*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年。,婚姻研究,以及经济相关问题的讨论,此外,还有对知青疾病问题、知青慰问团与“继续革命”的讨论。显然,知青史(知青问题)的研究越发突破知青本身,不断向外延伸,既丰富了对自身的研究,同时也实现了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许多关注知青现实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回城后的生活入手,包括他们的收入、心理状况、社会记忆以及子女等问题。实际上,近来关于知青回城又有许多新的见解,尤其是关于云南的上海知青返城问题。2009年刊出的WeWanttoGoHome!从内外两个方面考察了云南西双版纳知青返城的原因,同时指出中国民众的抗争文化对他们成功的重要影响。同年,《中国季刊》还公布了一则Thomas B.Gold 当时对上海知青返城见闻的记录 。

近来,对知青问题中的文化、经济问题有较多讨论。其中,知青上山下乡的书籍、阅读问题已有不少成果出现。周怡和林升宝分别以《牛虻》*周怡:《〈牛虻〉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塑造现代人格的意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上海《青年自学丛书》*林升宝:《你还记得当年的〈青年自学丛书〉吗》,《文汇报》2015年4月17日;林升宝:《上海〈青年自学丛书〉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为论题,考察了这些读物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作用。孙沛东、郑瑞君则分别从阅读史的角度讨论了知青阅读情况*孙沛东:《文革时期京沪知青阶层化的个人阅读》,《二十一世纪》2016年8月号;郑瑞君:《“灰皮书”、“黄皮书”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的流传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知青安置经费在不少成果中都有提及,但对各地安置经费的专门研究才开始起步。其中,林升宝、吕薇分别讨论了上海、北京的知青安置经费情况。*林升宝:《“文革”时期上海知青运动中的安置经费问题研究》,《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吕薇:《北京知青安置经费问题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6期。此外,围绕着知青输出地和安置地之间的城乡经济关系等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万绍陈:“‘文革’时期回乡与下乡知青对乡村建设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Emily Honig,Xiaojian Zhao,Sent—down Youth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oist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No.222,2015,pp.499-521.中译本见罗湘衡译:《知识青年与毛泽东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1期。。安置经费其实也是知青管理中的一部分,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助于了解运动的开展、组织、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Helena K.Rene,China’s Sent—Down Gene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Legacies of Mao’s Rustication Program.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13.。

随着研究推进、资料增多,问题也越发明显。这些问题事实上反映出知青史、知青问题研究过程的理论与资料建设问题。对此,有学者专门进行过相关研究*郑谦:《“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金大陆:《中国知青研究的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2期;金光耀:《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历史书写》,《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4期;胡悦晗:《拓展知青研究的几点探讨——简评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二十一世纪》(香港)2016年2月号。,如对知青有关范畴、学科定位以及知青书写等方面的讨论,指出在进一步研究知青史的过程中,一方面既要注重资料的拓展,另一方面也需注意从理论、方法上不断推进知青史研究。

二、知青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趋势

(一)整体与地方视角的双重奏

知青史的研究,一开始都从整体切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整体层面的问题还不够清楚,对整体的研究更有助于了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这一点国内外学界几乎一致。随着整体研究的持续推进,更多的研究开始从地方入手,以更加具体、细致的论述来研究这场运动,有关地方知青史的论著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地方党史办、方志办、档案馆、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也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的地方知青史著作。2011年,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云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杨泽宇主编:《云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该书既有全省整体情况的介绍,也有各个地方的情况介绍,总分结合,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云南知青上山下乡的情况。各个地方的资料编纂、知青史叙述大抵也是按照类似路径展开。2015年,知青学者孙成民出版了三卷本的《四川知青史》*孙成民:《四川知青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作者是曾经下放的四川知青,写自己下放地的知青史。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年轻学者进入知青史研究领域往往也以某个地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为论题。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各大高校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在某地的高校往往以某地作为论题,如甘肃、内蒙古、湖南、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相关学位论文;或者以自己家乡作为论题,如新疆、安徽等地;或者二者兼具。总体看来,这既与整个知青史的研究进展有关,也与年轻学者更快进入研究、方便资料获取有直接关系。

显而易见,知青史的研究呈现整体论述衰落、地方知青史研究方兴未艾的态势。但即便是从地方入手,也还是从地方视角来看待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是从整个上山下乡运动来理解地方知青史。正因此,知青史的研究成果才能持续增长。

1986年至2016年CNKI(中国知网)收录以“知青”为主题的文献概况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2017年5月27日,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scdb&action=scdbsearch&db_opt=SCDB。

1986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共收录5017篇以“知青”为主题的论文, 2013年1年就有364篇。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不难发现学界对知青问题研究的热衷。尽管知青问题研究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也在不断波动。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除从整体和地方视角切入外,往往还在论述中就某一个、或多个专题进一步阐释,或在专题中融合整体与地方,对知青史的研究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

(二)上山下乡的原因

所有关于知青问题的讨论都无法避免对知青上山下乡原因的讨论。这些原因归纳起来大抵有以下几种:

1.经济原因(就业、城市发展等)。这一点在西方学界早期研究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章中很常见。研究者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高自然增长率情况,尤其是城市新生婴儿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长为青年(16岁)后需要升学、就业,而高中学校、城市工业战线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不得不将这些青年下放农村*Pi-chao Chen,Overurbanization,Rustication of Urban—Educated Youths, and Politic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The Case of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No.3, 1972,pp.361-386.。由此,有论者沿着这条分析思路,以上海为例讨论了上海工业战线的变化,及其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情况*Paul E.Ivory and William R.Lavely,Rustication,Demographic Change,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Asian Survey,No.5,1977,pp.440-455.;也有论者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1949年前主要以国际市场为主,一方面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料,另一方面则出售商品;1949年后切断了这条线,因此上海的就业岗位减少,政府除疏散这些失业人口外别无他法*Lynn T.White III,The Road to Urumchi:Approved Institutions in Search of Attainable Goals during Pre—1968 Rustication from Shanghai,The China Quarterly, No.79,1979,p.486.。显然,当时国外学者还不能方便获取资料,一些研究成果也正是在上山下乡的高潮中出现,这难免影响到对知青上山下乡原因的判断。不过,这些学者几乎都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探寻上山下乡的症结所在,故作出此判断。确实,这些问题都真实存在,后来仍有不少学者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分析下去。

2.政治动因。有论者从毛泽东与农民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知青上山下乡的发动*辛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引发的思考》,《炎黄春秋》1997年第9期。。邓鹏则认为毛泽东的乌托邦思想是“文化大革命”前知青上山下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各级领导一再将上山下乡这种经济权宜之计包裹上浓墨重彩的政治包装,因此,“文化大革命”前的知青上山下乡不过是毛泽东乌托邦理想的失败*邓鹏:《“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乌托邦理想》,《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4期。。这一点显然是对“文化大革命”前知青上山下乡的“经济原因说”的颠覆与挑战。长期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上山下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研究者对此说显然已经疲乏。潘鸣啸挑战西方这种盛行的看法,认为上山下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治原因而非经济因素,因为知青下乡的同时工业战线上还从农村招收了大量工人*〔法〕潘鸣啸著,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第22—61页。。

3.综合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动因)。其实,论者讨论经济原因、政治原因都绝非单纯从这两点出发,他们也看到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前面提到一些西方学者讨论经济因素,既注意到社会结构问题,也没有忽视意识形态的考虑,只不过他们身处域外,难免矫枉过正。譬如,有人就认为知青下乡与1942年的知识分子工农化和1957年干部下放如出一辙*Gopa Joshi,Youth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ocial Scientist,No.1,1980,pp.33-46.。更有甚者,认为知青下乡与美国、日本输送城市人口到农村一样,没有什么新奇之处*Pi-chao Chen,Overurbanization,Rustication of Urban—Educated Youths, and Politic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The Case of China,p.386.。显然,知青上山下乡绝非单一因素。有论者将知青进疆置于移民大军之中,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援疆出于多种因素考虑*Agnieszka Joniak-Lüthi,Han Migration to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Between State Schemes and Migrants’Strategies,Zeitschrift für Ethnologie,No.138,2013,pp.155-174.。诚然,没有人否认多种因素对上山下乡的决定作用,但反过来看,综合原因也可能等于没有说明原因,因为横竖都有道理。

除以上三点外,也有论者从上山下乡的主体知青本身来探寻上山下乡的原因。刘小萌认为老三届上山下乡的思想原因,在于受到新中国教育、文化的影响*刘小萌:《“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的缘起》,《文史精华》1998年第9期。。叶青也同样从知青角度分析知青上山下乡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知青本人出于对领袖的敬仰和盲从、无孔不入的社会宣传动员、强制半强制的组织动员体系等*叶青:《“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心理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关于上山下乡的分期也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前后的争议更大。学界对上山下乡的评价也存在巨大分歧。大多数论者认为“文化大革命”前的上山下乡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则错误不少。定宜庄认为,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并不是一部辉煌史、业绩史,而是凝结了不止一代人的血泪,“文化大革命”前的知青比此后的上山下乡更为沉重*定宜庄:《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确实,无论是“文化大革命”前后,作为个体的知青可选择的余地都很小。正因如此,才应该进一步探讨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大到整个社会结构,小到个体,都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郑谦认为上山下乡有四块基石:“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泛道德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当代回声、对书本知识和正规教育的轻视和对直接经验的推崇、对城市化认识的滞后。同时也指出,对于上山下乡的原因,要区别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的看法、要区分运动的前期和后期。*郑谦:《“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换言之,就是要对上山下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笔者对上海知青支援新疆兵团的初步研究,不难发现新疆兵团在吸纳上海青年的同时,也提出了大量技术人才、物资支援的要求*《关于请求上海支援技术、物资的信》(原件无标题,标题为引者所加)(1963年11月21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B127-2-784。。因此,就具体的案例来看,知青上山下乡安置地的选择也有许多具体的原因。

(三)回城

从下乡到回城,显示出知青上山下乡的重大转折,充满了诸多影响时代变迁的因素。大家对知青回城的关注度极高,刘小萌、定宜庄等人讨论过“文化大革命”期间老知青回城问题。相当一部分论文讨论的是回城的典型事件,如云南、新疆的上海知青大返城。早在1979年,Anne Mclaren当时在上海交流,对上海知青回城所张贴的大字报有过细致分析,认为这些大字报的实质是对当时政治文化和现实问题的反映*Anne Mclaren,The Educated Youth Return:The Poster Campaign in Shanghai from November 1978 to March 1979,pp.1-20.。对知青大返城的叙述,更多的还是见之于纪实文学、小说等文学作品,专门研究不多。2009年《中国季刊》(ChinaQuarterly)刊登了杨斌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知青回城的文章,作者从多个方面对知青成功回城的原因做了分析,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民众的抗争对知青成功回城的重要影响。当然,返城也有诸多现实原因,这些原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潘一:《知识青年大返城风潮动因探寻》,《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同时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云南知青返城就受到了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重要影响*Yihong Pan,Tempered in the Revolutionary Furnace: China’s Youth in the Rustication Movement,pp.224-231.。新疆的上海知青作为“文化大革命”前上山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婚育率很高*《上海支边青年情况综合统计表》(1981年10月10日),新疆兵团档案馆藏,档案号004-07-0725。,其主要问题则在于子女成长,故后来很多问题的讨论就围绕子女来展开。云南的知青作为“文化大革命”后上山下乡的知青,其现实问题则主要在于生活之苦。

由知青大返城导致政策松动,最终终结知青上山下乡。但在落实政策时,具体到个人的返城经历,则又千差万别。因此,对个人返城的讨论,不单是高考、招工这么简单。

对知青回城问题的讨论一开始主要集中在知青子女的回城问题。这个问题集中在上海,包括知青子女入学问题、回城后的心理状态等。1989年,《社会》杂志发表一篇关于知青子女返城问题的讨论*孙围华、徐有威、巴地:《第二人生——知青子女返城问题透视》,《社会》1989年第12期。。王爱云从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的角度专门分析了知青回城问题*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必须承认,关于知青回城的讨论远远不够。尽管大家已经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对回城有一定了解,但对知青群体的抗争、知青家庭的角度来看回城还没有很好的成果。毕竟,知青回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只是对整个城市、社区,更是与自己的家庭有着直接关联。家庭吸纳知青回城,家庭也因此向单位要福利,要求单位安置知青子女。*陈映芳:《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0—1979)》,《交大法学》2010第1期。而知青回城后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沿着回城的轨迹,也可以追踪某地、某个体的发展情况。如今,知青陆续从工作岗位退休,曾经下放某地的知青会定期聚会,或编写回忆录等,为研究回城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另一方面,对留在农村的知青的讨论更为缺乏。对“文化大革命”中通过招生、参军等方式离开农村的研究就更少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除返城之外,还有不少知青留在农村参加“文化大革命”,这类成果也不多见*陈意新:《老知青与农村文革运动——安徽省祁门县大坦公社的案例(1966—1968)》,《二十一世纪》(香港)2013年12月号。。

(四)知青婚姻

1994年,刘小萌发表了对知青婚姻的专题研究。在文章中,作者对知青的婚姻政策、婚姻人数、婚姻类型、已婚知青的难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刘小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青年研究》1994年第8期。。随后,在收入《中国知青史》时,作者对婚姻这一章节有了更完整的讨论,尤其是从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对诸多难题有细致分析。知青下乡确实遭遇了很大的现实困难,尤其是插队落户到农业生产队的女知青困难更大,因此,有不少女知青选择与当地农民结婚,以此来逃避高强度的劳动负担和生活困难,也有女知青因政治原因而选择与农民结婚*李巧宁:《女知青与农民婚姻的历史考察》,《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由此,在“文化大革命”中树立了许多知青与农民结婚的典型。

蔡霞通过对知青婚姻的研究发现,知青婚姻在1973年前后有明显变化,同时也认为知青婚姻政治化,体现出个人与国家公权力的博弈;与非知青相比较,知青婚姻自由化、不稳定程度高,婚前性行为开放程度高,知青婚姻有明显的功利性*蔡霞:《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婚姻研究(1968—1980)》,梁景和主编:《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61—265页。。当然,作者之所以有此认识,与她所选择的分析样本有一定关系。不过,将知青婚姻作为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博弈,不失为研究知青史的一个好视角。2015年,李秉奎所著《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其中第四章就讨论到知青的“婚”与“不婚”*李秉奎:《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61—185页。。将知青婚姻放在当时整个社会婚姻实态中去观察确实很有必要,既要注意到知青婚姻的特殊性,同时也要看到知青婚姻与安置地(农村)、城市同龄人婚姻的异同。即是说,既要有时间纵向对比,也要有地区间的横向比较。目前大抵认为,插队、下放兵团的知青互婚的比例较高,插队知青“农婚”(知青与农民结婚)比例偏高。实际上,有学者根据地方志的初步统计,发现了各地结婚率的差异性。通过这种差异性进一步追问,可以发现当地社会结构对结婚率的影响。如知青结婚率高的浙江省绍兴地区,其较发达的农村经济、紧密的亲缘关系对知青婚姻有重要影响。*金光耀、金大陆:《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5期。

要进一步推进知青婚姻问题的研究,还需要借助社会科学的方法,包括社会性别(gender)理论等。有论者依据数理统计、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下乡女性第一次结婚年龄做过研究,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推迟了中国女性的第一次结婚年龄大概1.2年。1700万知青下乡,生活在边远贫穷的乡村使得他们难以向成年期过渡,不可避免打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Shige Song & Lu Zheng,The impact of the sent—down movement on Chinese women’s age at first marriage,Demographic Research,Vol.34,2016,pp.797-826.此外,婚姻涉及个人隐私,也牵涉现实问题,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困难不少。如何进一步拓展这方面研究,需要在公与私、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之间寻求突破。

(五)经济问题、城乡关系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济问题首先就是安置经费,因为这不仅关系知青个人,也涉及城乡、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关于安置经费,较早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给出统计数据,或就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近来对安置经费的研究更加细化,主要是以地方入手进行研究。林升宝通过对上海知青安置经费研究发现,安置经费由经济手段逐渐变成一项政治策略,安置经费所暴露的问题也反映了上山下乡运动的不可持续性*林升宝:《“文革”时期上海知青运动中的安置经费问题研究》,《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北京知青安置经费的问题与上海一样,其主要问题在于开源不足、开支巨大,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问题,给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带来很大困难*吕薇:《北京知青安置经费问题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6期。。这也表明知青安置经费确实存在通病,但是,也不能忽视在不同地区,甚至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安置经费固然重要,但这绝非知青输出地一方的事情,这往往涉及输出地和安置地双方,中间还横亘着国家机器。围绕着经费的调拨、使用,既可以进一步考察三者的关系,同时,也可进一步探知知青在其中的作用。如此一来,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纳入研究视野。事实上,讨论知青上山下乡的动因就会涉及城乡关系,但在研究中主要还是从消灭“三大差别”的宣传话语角度入手,对知青上山下乡与城乡关系缺乏实质性的研究。

不少观点认为知青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为许多农村地区本就人多地少,本地居民尚且无法满足,知青到来只会增加额外负担。张化的研究对此有很好的证明*张化:《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刍议》,《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知青回城后多年回忆起农村生活时,仍对农村生活之苦有深刻记忆。这种记忆正是农村内在苦难的一个镜像。知青苦难更基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特有的城乡关系问题*刘亚秋:《知青苦难与乡村城市间关系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其反映出的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这也进一步说明,既然乡村不如城市,知青的到来显然加重了农村的负担。诚然,这一点必须承认,但也要看到中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主要以跨区安置知青的地区,往往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知青安置地改善生产生活,在某种层面改善了城乡关系。林升宝通过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间知青输出地上海对相关安置地区的援助,发现上海的援助力度大、内容多,涉及经费、物质、银行贷款、药品等方方面面*林升宝:“‘文革’时期上海对各相关省区知青接收地的经济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由此可以看到知青输出地的主动支援。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安置地的干部、知青本人也利用这种输出——安置关系来为安置地争取资源。这在韩启澜、赵小建的最新研究中有明确体现。她们的研究主要以知青输出地上海为中心,讨论了上海与其他知青安置地之间特殊的城乡经济关系。*Emily Honig,Xiaojian Zhao,Sent—down Youth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oist China, pp.499-521.对江西省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也有类似证明,知青从劳动力、乡村试验、教育等方面给乡村建设带来了帮助*万绍陈:“‘文革’时期回乡与下乡知青对乡村建设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这在知青个体中也能找到类似证明。北京知青马戎(民族学学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内蒙古牧区。他认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无意中构建起草原蒙古族社区与北京之间的感情纽带”,这些知青当时与蒙古族牧民朝夕相处、相互影响,直到今天还能互相往来*马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确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往往都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跨区安置知青*笔者家乡在川东北农村,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起过镇上到村子里插队的知青故事。当时从镇上到村子里插队的知青生活非常艰苦,往往只能靠村里农户接济。然而,多年之后并没有知青再回过村子里。所以,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与城乡关系的讨论,可能还需要纳入更多的案例,范围也应扩大。。这本身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无论是就知青上山下乡与农村还是与城市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并不充分。虽然也有一些研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知青上山下乡,认为新中国对城市的定位决定了上山下乡的必然,也就是常说的“反城市化”“逆城市化”。但知青下放对城市发展的具体影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是将知青下放与返城结合起来看待这件事情,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六)“人”的研究

毋庸讳言,所有知青问题的研究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研究。如对“老三届”的研究,就是将论题放在这群特殊人群的身上。众所周知,“老三届”是1968年12月毛泽东“最高指示”下达后第一批下放知青,也由此实现了红卫兵向知青身份的转变。金大陆出版了两本关于“老三届”的著作,其中一本是关于老三届的访谈文章汇编,有老三届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感悟,也有老三届之外(老师、青年、知识分子等)对老三届的看法*金大陆:《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另一本则是关于老三届生存发展状况的考察,从老三届的出现谈到他们当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金大陆:《世运与命运: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无论怎样,在谈到“老三届”这个话题时,必须要直面的就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研究知青身份也有不少成果,尤其是当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研究者根据知青上山下乡经历及记忆所展开的研究,让知青身份变得“复杂”起来。当然,简单地理解知青就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后知青时代对知青的认同却更为丰富。有论者从心态和意识形态两个视角,讨论从知青个体的自我认同到“青春无悔的老三届”群体肖像形成的历史过程,认为包括怀旧、现实生活、“老三届文化热”等因素在内,共同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初“青春无悔的老三届”群体肖像的形成*黄玉琴:“‘青春无悔的老三届’: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肖像”,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3年。。虽然这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老三届的“青春无悔”,却关系到知青回城后的生活,以及他们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整体评价。在文学作品中,知青的形象也在不断演变*王源:《试论知青形象的流动与演变》,《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知青形象的建构受到的关注颇多*韩启澜:《跨越性别分界:“文革”时期的铁姑娘形象与知青》,第245—258页;黄巍:“‘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第46—56页。,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实际上,知青个人对“知青”身份的认同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流转,尤其受到知青团体活动和社会现实的影响*Weiyi Wu,Fan Hong,The Identity of Zhiqing:The Lost Generation,Routledge,2016.。

此外,国家领导人和知青典型人物也得到了一定研究。有论者利用有限的公开出版资料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与知青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存在一定难度,毕竟资料有限。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关键在于视角转换和理论提炼。与知青相关的典型人物研究,如对知青家长李庆霖的研究也有专著出版*黄志雄:《知青家长李庆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但对知青个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常见的就是知青的口述材料、回忆。当然,个体知青的研究还有一定难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知青中的“被遗忘者”*邓鹏编著的《无声的群落:大巴山老知青回忆录(1964—1965)》(重庆出版社,2006年)、《无声的群落(续):“文革”前上山下乡老知青回忆录》(重庆出版社,2009年)先后出版。在邓鹏看来,1964—1965年2万多名到川东北大巴山落户的重庆知青属于被忽略的群体。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文化大革命”前上山下乡的城市知青、回乡知青就属于“被遗忘者”。还需要指出的是,知青当中的非典型,亦即普通知青,他们也属于“被遗忘者”,但他们身上往往更能展现一代人的历史。。

知青群体既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有分层、差异。由“血统论”派生出可教育子女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就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下乡后给他们带来的摧残更大*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由此,也可进一步去探寻知青的差异性,包括同一地区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异。与此同时,也有论者研究上山下乡期间的青年思潮,包括青年读书、思想、青年对政策的思考等*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0—276页。。也就是说,知青与上山下乡运动之间有一个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对知青之后的生活有直接影响。有研究发现,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容易接受毛泽东阶级冲突下的共产主义概念;但同时也发现,上山下乡的民众更会对社会制度及其结构进行批判*Robert Harmelal,Yao-Yuan Yeh,Attitudin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hort: Effects of the Sent—down Experience,The China Quarterly,No.225,2016, pp.234-252.。

就知青中“人”的研究来看,还有太多不足。包括从人口学、人类学、人际网络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太多需要做的工作。

(七)新史学、新视角、新话题

近年来,由于受到历史研究路径的转向以及其他学科的影响,知青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知青阅读史、书籍史的研究。周怡通过对小说《牛虻》的考察,分析了它对知青的影响*周怡:《〈牛虻〉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塑造现代人格的意义》,《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郑瑞君考察了“内部图书”如何在知青中传读,以及这些书对知青思想变化的影响*郑瑞君:《“灰皮书”、“黄皮书”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的流传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孙沛东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京沪两地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两个阶层子弟阅读的变化情况为论题,发现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城市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阅读欲望更强,阅读范围不断扩大,从城市到农村、由精英阶层向工农阶层扩散。而个人阅读也为知青本人积累了文化资本,促进了今后的个人发展。*孙沛东:《文革时期京沪知青阶层化的个人阅读》,《二十一世纪》(香港)2016年8月号。林升宝则以上海《青年自学丛书》为话题,根据相关档案材料廓清丛书出版的台前幕后,来讨论丛书与政治的关系。*林升宝:《上海〈青年自学丛书〉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当然,知青阅读史、书籍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可以继续讨论的话题。

其实,从知青阅读史、书籍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的交织,这在知青史、知青问题研究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明显体现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交叉上。社会学研究知青问题,一个重要的关照点就是知青记忆,这方面已涌现大量成果。如杨国斌对知青身份与记忆、怀旧文化的研究*Guobin Yang, China’s Zhiqing Generation: Nostalgia, Identity,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in the 1990s, Modern China, No.3, 2003, pp.267-296.,刘亚秋对知青社会记忆的研究*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社会》2006年第3期;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杨晓明的《知青后代记忆中的“上山下乡”——代际互动过程中的传递与建构》*杨晓明:《知青后代记忆中的“上山下乡”——代际互动过程中的传递与建构》,《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艾娟的《知青集体记忆研究》*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年。等,都是通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来讨论知青的社会记忆问题,从中发掘知青经历的苦、无悔、代际传承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国家、家庭、团体与个人之间形成、传播。此外,还有论者借助社会学、心理学对知青的日常仪式化行为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仪式化行为在知青生活中的形成及意义。*吴艳红、〔美〕J.David Knottnerus:《日常仪式化行为:以知青为例的研究》,《社会》2005年第6期;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吴艳红、〔美〕J.David Knottnerus:《日常仪式化行为的形成:从雷锋日记到知青日记》,《社会》2007年第1期。也有研究从现实的角度考察上山下乡经历对知青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山下乡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知青比非知青的生活幸福感程度要低,在知青内部,返城时间是他们阶层分化和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王甫勤:《“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的阶层分化及生活幸福感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对此也不乏怀疑者。有论者从就业、工资收入、医疗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答。*Qianhan Lin,Lost in Transformation? The Employment Trajectorie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646,2013,pp.172-193.

也有论者从移民史、城市化的角度来讨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这样一来,对其研究和评价则又有所不同*陈熙:“中国移民运动与城市化研究(1955—1980)——以上海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4年。。还有论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移民问题一直存在,知青上山下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对这种体制安排下的移民横向、纵向对比,也能更好地理解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游海华:《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剖析——以赣闽粤边区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葛剑雄提出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上山下乡运动*葛剑雄:《“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地理考察》,王兆成主编:《历史学家茶座》第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22页。。当然,移民、人口也被置于历史地理的考察范畴,若以历史地理视角来看,如果真能用地图直观展现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变迁,对研究知青史、知青问题的确善莫大焉。

知青史研究的诸多新话题,目前有许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知青疾病问题、知青下乡后的生活问题*在一些著作、回忆录当中,往往都会提及下乡和兵团的生活,但都不够深入,还不足以揭示问题。如对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只是比较简单的介绍。参见何岚、史为民:《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第246—310页。等,这些方面关注都较少。当然,也跟资料不易获得、内容分散有直接关系。如果能借助于相关学科对这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对整个知青史研究会有很好的推进。

三、资料与理论方法:知青史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一)资料的限制与拓展

知青史研究能有新的突破,主要在于资料的不断拓展。从整个知青史的研究来看,资料建设工作伴随知青史研究的始终。1981年3月,国务院知青办编辑的《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1962—1979)》,一直是知青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1995年问世的《中国知青事典》条分缕析地对知青相关问题作了详细介绍。次年出版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也是知青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正因这些资料性质图书的编辑出版,才有了知青史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但是,仅仅靠这些资料远远不够,还需要补充相关的口述、报刊资料、方志、档案材料等。在此基础上,两卷本《中国知青史》出版问世。20世纪80至90年代国外学者鲜有人问津知青这个话题,主要也是因为能够找到的资料有限*〔法〕潘鸣啸:《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两卷本《中国知青史》出版后,整个知青史研究仍然缓慢,预期的研究高潮并未出现,也是因为资料的限制*金光耀、金大陆:《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5期。。关于整个知青史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才刚起步,仅靠地方志不足以支撑知青史的研究,对档案、书信、日记、工作笔记、口述材料等资料的进一步挖掘刻不容缓。当然,也并非说对于这些资料的开拓就没有进展,毕竟,这么多年来以知青为论题的各种成果都注重对这些文献的收集、利用。以近十年来的学位论文来看,这些论文不但注意对档案文献等资料的搜集、利用,而且注意到相关口述资料。但是,从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也不难发现高度的同质性问题。尽管地区不一样,但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主题一样,政策的贯彻一样,形成的文献也类似,由此而展开的研究也就难免“千篇一律”。各地出版的有关知青的文史资料也难免有类似情况。不过,毕竟中国之大,知青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从这些浩繁的资料中,也可以发现不少闪光之处。尤其是不少地方还出版了档案资料汇编,这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学者们还对各地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以提纲挈领的形式编写了大事记,这样一来也有助于从时间脉络来观察各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如谢敏干对新疆上海知青上山下乡的大事记的整理*谢敏干编:《新疆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年大事记(1963—2003)》,珠海出版社,2008年。,吕巧凤、谢春河对黑龙江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的整理*吕巧凤、谢春河主编:《黑龙江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金大陆、林升宝对上海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纪事录的整理出版*金大陆、林升宝:《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事录(1968—1981)》,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姚靖江对北京知青大事记的整理出版*姚靖江:《青春屐痕:北京知青大事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这些大事记以相关文献材料为基础,有助于对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大量知青回忆录的出版*关于大量出版的知青回忆录,刘晓航已有过详细分类和讨论。参见刘晓航:《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华夏知青网,2017年5月25日,http://www.hxzq.net/aspshow/showarticle.asp?id=9926.,也为研究知青史提供了方便。回忆录与口述访谈一样,是关于知青个体最贴切的记忆,具有档案文献等资料无法替代的作用。刘小萌认为,“口述文献互证,以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的真实”;“口述是流动的,一次性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他的口述可以衍化出许多版本”*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事实上,由于文献资料难以获取,加之文献资料的缺陷,以及知青日渐老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述材料的重要性,大声疾呼搜集当事人的口述材料。*郝欣、曾江:《知青研究亟待记录当事人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31日。近年来不少研究知青问题的成果一开始就以口述访谈为主,由此来提炼主题、提出问题,也能收到出奇的效果。这些研究成果跨越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体现出对知青问题的整体关怀。当然,口述访谈也有其缺陷,除口述对象样本的选择需要考虑外,深度访谈自然必要。此外,社会科学往往以一些理论将这些口述材料笼罩起来,从中提出一些大的问题,如对“知青记忆”的研究。现在做口述访谈,大抵都能意识到对这类资料批判性看待的必要,尤其是口述记忆的社会性与个性化*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社会》2010年第5期。。

(二)学科交叉与理论方法

“上山下乡运动”与“知识青年”,这是互相紧密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刘小萌、定宜庄:《〈中国知青史〉作者谈〈中国知青史〉》,《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人就是将知青等同于上山下乡运动,甚至还有不少人将知青等同于红卫兵,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对知青的恶评。这与学术界对知青历史的研究不足有很大关系。其实,一直有学者从知青史学科建设上推进相关问题的讨论。2008年在上海召开的“2008知青学术研讨会”上,朱政惠就提出要建立“知青学”,其后,他又专门从三个方面提出要以学术研究来恢复知青本来面目:其一,应该全面回顾和整理相关业已取得的成果,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有些什么重要著作,有些什么思维特点,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其二,需要从理论和方法上来把握对它的研究;其三,从史学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考虑问题。*《以学术研究恢复知青本来面目》,《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2日。

就知青史研究来看,还有许多范畴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的具体关系更不清楚。就此,有论者对上山下乡与“文化大革命”的整体关系、下乡的主要动因、下乡的理论依据、“青春无悔”、知青下乡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郑谦:《“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这样关于一些理论问题的具体讨论,有助于廓清知青史当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一步拓展知青史的讨论空间。一直以来,知青研究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不断有学者呼吁要让知青问题研究进入到历史学的轨道,以史料开发和史实重建为中心的研究进路,构建以问题解答为中心的研究框架,实现社会生活史与政治运动史的交叉*金大陆:《中国知青研究的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2期。。

不管是知青范畴还是学科定位,存在争议也很正常。不管是哪一个学科进入知青问题研究,首要问题是捕捉资料,因此,“以史料开发和史实重建为中心的研究进路”确实很有必要。另外,各种学科相互交叉讨论也很有必要。刘小萌认为,由于知青相关文献档案浩如烟海,历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优势,但与此同时,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展开多角度研究与合作也势在必行。在这方面,性别研究(主要是妇女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刘小萌:《当代研究个案:知青中的女性》,第99—103页。确实,不同学科关注的问题不一样,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丰富对知青上山下乡的整体认知。政治学往往关注上山下乡的政策、管理问题;社会学则关注知青回城后的生活问题,以及社会记忆、代际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被历史学所关注;文学关注知青文学的种种;美术学则关注知青上山下乡的图像等。2013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知青一代的历史与记忆”学术工作坊上,汇聚了各个学科研究知青的学者,就知青上山下乡话题展开讨论*田波澜:《知青史研究不能用怀旧代替反思》,《东方早报》2013年12月17日。。

知青历史记忆需要传承,知青历史需要书写。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对知青历史的书写以三种形式展开:其一是知青的文学书写,其二是知青的历史研究,其三则是知青的民间书写。三种书写形式在时序上交错,但进行书写的作者大多数本身就是知青。因此,他们对历史本身的把握更为深刻。但现在这种情况能延续的时间有限,因此有学者呼吁要让更多年轻人进入知青史的书写当中。*金光耀:《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历史书写》,《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4期。随着时光流逝,知青逐渐离开工作岗位*项飚:《中国社会科学“知青时代”的终结》,《文化纵横》2015年第6期。,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其中重要的一段知青经历必不可少。加之现在网络日益发达,许多老知青团体建立了自己的知青网站、推出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自身上山下乡的种种经历。目前关于知青历史叙述的声音非常多,但其中有一种较强的声音就是“青春无悔”,有学者更是将这种现象概括成从“青春梦魇”到“青春梦想”的变化*雷颐:《知青述事:“青春梦魇”如何成为“青春梦想”》,北京知青网论坛,2016年10月5日,http://bbs.bjzqw.com/dispbbs.asp?boardID=204&ID=108029&page=1.。事实上,知青之间的下乡经历和记忆往往也有一定差异。在知青的回忆及其异同之间,许多历史信息自然会不断展现,非知青学者也可以捕捉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书写知青史。不过,研究成果也需要面对知青,但成果难免会与知青们的记忆和认知有一定的冲突,这对非知青学者是一定的挑战。挑战同时也来自知青史的学科、理论建构。用学术研究的方式来书写知青史本身也面临着学科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突破,这种挑战也与知青史的研究相伴相生,更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四、结 语

通过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观察,学界普遍认为,知青的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法〕潘鸣啸著,欧阳因译:《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第422页。;通过对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考察,也有助于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好地认识中国*郑谦:《“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尤其是知青本人上山下乡的经历,成为其一生当中重要的记忆,而这种体验往往又影响了知青的人生轨迹*陈家琪:《一代浪漫主义受难者的知青记忆》,《二十一世纪》(香港)2013年6月号。。显然,知青史、知青问题研究之重要性毋庸赘言。

从整个知青史的研究来看,尽管存在不少重复性工作,但其研究成果精彩纷呈,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呈现了知青史研究的极大魅力。同时,从知青史研究中,也不难发现其学科壁垒的消减,这一方面自然受到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对自身学科发展的反思,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距离今天时间近,本身蕴含着大量需要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相互纠葛,并非哪一个学科单独能解答。

知青研究首先还是要做好资料工作,依靠不断搜集到的资料来丰富对知青的认知,从而提炼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就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来看,目前一方面主要是抓文献资料的发掘,尤其是档案文献的发掘。事实上,这一方面所遇到的难题不少。笔者走访上海、北京、天津、新疆等地档案馆,发现这些档案馆对知青史资料的开放程度不一,但总体而言,开放

程度都较低,甚至有的地方完全不开放。当然,对这方面材料的开掘必不可少,需要长期坚持,用力恒久方才见效。从另一方面来看,无论如何,这些材料终究待在档案馆中,只是暂时较少有人问津,口述材料则亟待搜集。在资料的基础上,再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具体问题置于大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下展开研究。如此一来,也是从社会看知青,从知青看社会的互动。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展现知青的特质,以及知青史的研究意义。不同的研究主题、不同的理论视角以及不同的研究内容,才能让知青史研究活起来,内容更充实,故事更饱满,才能避免陷于就事论事的窠臼,更好地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知青
知青岁月
上山下乡
难忘知青岁月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