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泥对SAF的吸附特性及其对煤泥浆性能的影响

2018-03-22邓业新李寒旭

中国煤炭 2018年2期
关键词:水煤浆浆体分散剂

邓业新 李寒旭 胡 侠 胡 洋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省淮南市,232000)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原煤的入洗率,到2020年煤泥的产量将达到3亿t左右。由于煤泥具有灰分高、水份高和热值低的缺点,洗选出的煤泥很难得到工业应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将煤泥变废为宝对节约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掺混煤泥制浆用于气化和燃烧是解决煤泥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不仅利用了煤泥中的热值,而且降低了煤炭消耗,增加了企业效益。

目前,关于掺混煤泥对水煤浆浆体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专家研究发现聚羧酸分散剂和煤泥的表面结构官能团相似,且聚羧酸SAF分散剂对煤泥浆体的性能改善更佳;还有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神华煤掺混煤泥后,大颗粒煤样由于吸附了较多的煤泥,其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浆体稳定性增强,掺混的煤泥填充了煤样颗粒的空隙,阻止了大颗粒煤样的沉降。

现有研究表明,煤泥中矿物质含量较高,由于矿物质密度较大,煤泥在浆体中会迅速沉淀,使浆体的成浆性能变差。煤泥所含的矿物质较多为黏土矿物,而黏土矿物对成浆体系中的水份和分散剂有不同程度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浆体的性能。掺混煤泥对浆体性能的改变,根源在于煤泥改变了煤样与分散剂、水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因此,本文通过试验原料对SAF分散剂的吸附试验,探讨了煤泥和煤样对分散剂的吸附性能,研究了煤泥掺混量对整个浆体体系的影响,对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

煤泥选自选煤厂的真空脱水枣庄煤泥,选取成浆浓度较高、稳定性较差的陕西省榆林市朱家卯煤样作为试验用煤,样品的基础分析见表1(枣庄煤泥简称ZZ,朱家卯煤样简称ZJM)。

表1 样品的基础分析

1.2 ZZ煤泥的矿物组成和红外光谱分析及

煤泥的FTIR谱图采用Nicolet 38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将煤泥经研钵研磨过后,过200目筛子后进行压片制样,采用XD-3型 X射线衍射仪,利用K值法对煤泥中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

1.3 对分散剂SAF的吸附试验

将样品和不同质量浓度的SAF分散剂溶液加入250 mL的锥形瓶中,用塞子封闭后置于SHA-BA型恒温水浴振荡器(20℃)在150次/min下震荡6 h至吸附平衡,取离心后的上清溶液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UV-27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SAF的吸光度A,根据不同浓度SAF的拟合公式C=0.01547A-0.05424(R2=0.9992),计算出上清液中SAF的质量浓度C。

1.4 ZZ煤泥水煤浆的制备及浆体Zeta电位的测定

本试验采用干法制浆制备煤泥水煤浆,选用与高灰煤泥成浆性更好的SAF分散剂作为添加剂,称取定量的SAF和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加入煤泥和煤样,在1500 r/min下搅拌7 min制得煤泥水煤浆。取少量制得的浆体于10 mL的去离子水烧杯中,采用JS94H型微电泳仪测定稀释后浆体的Zeta电位值。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煤泥的矿物组成分析

ZZ煤泥的XRD谱图如图1所示。

图1 ZZ煤泥的XRD谱图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煤泥中矿物质有高岭石、石英石和石灰石,根据各矿物的衍射峰强度可知,ZZ煤泥中矿物质含量高低顺序是石英石>高岭石>石灰石。曾有专家对高岭石和石灰石对浆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和石灰石的添加均增强了浆体的稳定性。

2.2 ZZ煤泥的红外光谱分析

ZZ煤泥的FTIR谱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煤泥表面存在着大量亲水集团,即羟基吸收峰,波长为3800~3100 cm-1的吸收峰最宽,为酚类羟基振动峰;波长为2800~3100 cm-1是羧酸类羟基伸缩振动峰;波长为960~1260 cm-1是醇羟基伸缩振动峰。ZZ表面的羟基官能团含量越多,对分散剂和水份的缔合能力就越强。

图2 ZZ煤泥的红外光谱分析

2.3 SAF的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SAF在ZZ煤泥和ZJM煤样表面的吸附等温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浓度的SAF在ZZ煤泥和ZJM煤样表面的吸附等温曲线

由图3可以看出,ZJM在SAF浓度为700 mg/L时表观吸附达到平衡,而ZZ在SAF浓度为800 mg/L时表观吸附基本达到平衡,且ZZ对SAF的平衡吸附量明显高于ZJM,这是由于ZZ煤泥颗粒粒径细,比表面积大,与分散剂缔合的吸附位含量要高于ZJM。

Langmuir和 Freundlich吸附模型可用来描述煤泥和煤样(吸附剂)在溶液中对SAF的吸附过程,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见式(1),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见式(2):

式中:QL——单位质量吸附剂对SAF的吸附量,mg/g;

nL——Langmuir模型表观平衡吸附常数;

Qmax——吸附剂的表观饱和吸附量,mg/g;

CL——吸附平衡后单位体积溶液中SAF的浓度,mg/L;

QF——单位质量吸附剂对SAF的吸附量,mg/g;

nF——吸附剂的表观平衡吸附常数;

k——Freundlich模型表观平衡吸附常数;

CF——吸附平衡后单位体积溶液中SAF的浓度,mg/L。

试验数据经吸附模型线性拟合后结果见表2。

表2 等温吸附模型线性拟合结果

由表2中L吸附模型和F吸附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2结果可知,ZZ煤泥和ZJM煤样对SAF的表观吸附更符合L模型单分子层吸附。即煤泥和煤样对SAF进行吸附,随着SAF在吸附剂颗粒表面趋于吸附饱和,颗粒表面的吸附位逐渐减少,因而吸附速率降低。ZZ煤泥的饱和吸附量Qmax大于ZJM,这是由于ZZ煤泥中含有更多的吸附位,且煤泥中的黏土矿物在溶液中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增加了煤泥的表面吸附位,增强了ZZ煤泥对SAF的吸附作用。

由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ZZ煤泥和ZJM煤样的吸附结果可知,两者吸附相关系数数值接近,表明对SAF的吸附能力接近,因此在煤泥浆中两者对SAF可能存在竞争吸附。由于ZJM的平衡吸附量要明显高于ZZ,煤泥掺量的增加会从浆体中吸附更多的分散剂,而分散剂反过来改善了煤泥的表面特性,增强了煤泥表面水化膜的厚度,从而同时减少了浆体中的分散剂量和自由水量,使得煤粉的分散效果变差,导致浆体体系黏度增大,浆体浓度下降。

2.4 对SAF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ZZ煤泥和ZJM煤样颗粒表面对SAF分散剂(700 mg/L)的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其曲线斜率表示吸附速率。

图4 ZZ煤泥和ZJM煤样对SAF的表观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

由图4可以看出,ZZ在80 min左右、ZJM在70 min左右时对SAF的吸附达到吸附平衡台。随着吸附曲线的斜率逐渐降低,可以表明煤泥和煤样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其吸附能力在减弱,这是由于吸附试验首先发生在易与SAF接触的吸附剂的表面吸附速率升高,当吸附剂表面被分散剂覆盖后,SAF进入吸附剂的内部孔隙结构,由于吸附剂孔隙的孔径非常小,导致分散质在吸附剂内部中的吸附阻力增大,吸附速率变得缓慢。

煤泥和煤样(吸附剂)在溶液中吸附SAF的动力学过程可用Lagergen动力学模型方程来描述。Lagergen一级动力学模型见式(3),Lagergen二级动力学模型见式(4):

式中:Qe——吸附平衡的表观吸附量,mg/g;

Qt——吸附剂在t时的表观吸附量,mg/g;

n1——吸附剂的一级模型吸附速率,min;

t——吸附剂吸附时间,min;

n2——吸附剂的二级模型吸附速率,g/(mg·min)。

试验数据经Lagergen模型方程的拟合后如图5所示,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见表3。

图5 吸附动力学拟合曲线

样品Qe/mg·g-1L一级动力学模型n1/minR2L二级动力学模型n2/g·(mg·min)-1R2ZJM5.960.02740.92370.10850.9949ZZ7.540.03780.92770.00410.8595

由表3的ZJM煤样对SAF的一级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值小于二级模型拟合结果可以看出,ZJM对SAF的吸附更接近于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存在化学吸附过程。而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ZZ对SAF的吸附过程,ZZ煤泥的一级模型吸附的特征是随着分散剂的浓度增加,ZZ煤泥的平衡吸附量在增加,但平衡吸附率在降低。

2.5 煤泥掺量对煤泥浆性能的影响

为了考察煤泥掺混量对浆体的浓度和静态稳定性的影响, SAF添加量为干基煤样的1.5‰,分别掺混煤样质量的5%、10%、15%和20%的煤泥进行制浆,煤泥掺混量对浆体浓度和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见表4。

表4 煤泥掺混量对浆体浓度和静态稳定性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煤泥掺混量从0、5%、10%、15%直至20%,浆体的浓度从65.34%逐步降低到了60.33%。煤泥掺量为0时,浆体明显分层,上层出现较多析水,下层浆体为硬沉淀;掺混煤泥后,浆体的静态稳定性得到了改善,煤泥掺量为20%时,浆体在连续12 d无硬沉淀出现。

2.6 煤泥掺混量对浆体的Zeta电位值的影响

分别掺混5%、10%、15%和20%的煤泥进煤样后,煤泥掺量对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如图6所示。

图6 煤泥掺量对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煤泥浆体呈负电性,随着煤泥掺混量的增加,浆体的Zeta电位逐渐减小,这是由于煤泥吸附的分散剂改善了煤泥颗粒表面的性质,吸附的分散剂越多,煤泥的电位越低,浆体体系的斥力越大,浆体颗粒的沉降越难,浆体的稳定性越好。

3 结论

(1)ZZ煤泥对SAF吸附实验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单分子层吸附,且两者对 SAF 的吸附能力接近,但ZZ煤泥的表观平衡吸附量要明显高于ZJM煤样,这是由于ZZ煤泥颗粒比表面积大、颗粒表面含有的吸附位点更多的原因,且煤泥中与分散剂接触的黏土矿物对SAF也具有吸附作用。

(2)由Lagergen动力学模型可知,ZZ煤泥对SAF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一级模型,其吸附特征是分散剂的浓度增加,分散质表面的吸附位逐渐饱和,吸附质的表观平衡吸附量虽在增加,但平衡吸附率在降低。

(3)ZZ煤泥吸附的分散剂增强了煤泥表面的水膜厚度,煤泥掺量越多,浆体中的分散剂和水份越少,ZJM煤颗粒的分散效果越差,煤泥水煤浆浆体浓度和Zeta电位越低,浆体的稳定性越好。

[1] 张建民,李春梅.我国煤泥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能源, 2010 (10)

[2] 曹晓哲,赵卫东,刘建忠等.煤泥水煤浆燃烧特性的热重研究[J].煤炭学报, 2009(10)

[3] 顾则仁.煤泥综合利用的有效技术途径——煤泥水煤浆燃烧发电[J].煤炭科学技术, 1996(12)

[4] 孟献梁,王红林,吴国光等.聚羧酸系水煤浆分散剂对高灰煤泥成浆性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3(10)

[5] 郝华东,李寒旭,段锦等.掺配煤泥对水煤浆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7(2)

[6] 李婷婷,吴国光,孟献梁等.煤泥对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吸附性能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3)

[7] 张明青,刘炯天,李小兵.煤泥水中黏土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5)

[8] 刘红缨,朱书全,王奇.矿物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

[9] 朱国君,桂夏辉,徐中金等.煤泥水中钙镁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J].中国煤炭,2011 (11)

[10] 马少莲,吴国光,孟献梁等.煤泥对分散剂的吸附及其对煤泥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7 (6)

[11] Zhang X, Ren Y, Wei C.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organic pollutants from biologically treated coking wastewater by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7(7)

[12] 刘晓阳,张雷,刘生玉等.CTAB吸附对褐煤亲水性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国煤炭, 2017(5)

[13] 钟倩倩,岳钦艳,李倩等.改性麦草秸秆对活性艳红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1)

[14] Aksu Z.Determination of the Equilibrium,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Batch Biosorption of Lead(II) Ions ontoChlorella Vulgaris[J].Process Biochem,2002 (1)

猜你喜欢

水煤浆浆体分散剂
掺石膏的低钙水泥水化过程及浆体结构研究*
关于搅拌剪切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探讨
磷酸镁水泥裂缝修补浆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试析水煤浆气化装置操作优化技术及其应用
分散剂对99.8%高纯氧化铝喷雾造粒粉的影响
基于数值模拟的水煤浆锅炉SCR脱硝系统流场优化
浆体输送中弯管磨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9 年浆体浓缩与管道输送技术和装备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含聚醚侧链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