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促进眼镜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的演讲PPT整理)
2018-03-22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重要阐述,报告中多次提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体经济是指经济运行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以形态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一.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原因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保持国家经济持久竞争力,关乎就业、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强本固基。创造物质财富,丰富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
大国更要重视实体经济。“脱实”是没有出路的。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美英近年来强调“再制造业化”;德国始终不放松实体经济,持续强化制造业竞争力;日本重视实业创新。
我国要实现强国目标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综合国力提升,竞争力显著提高。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也要依靠实体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水平不高。补上短板,脱虚向实。
眼镜行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和民生行业,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三.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改革开放前30多年,我国经济增速年均达到9.8%,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GDP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8100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之一。一些大宗产品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大国。
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仍然偏低,全要素生产率不高。
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883元;全国人均GDP8100美元,中高收入人群(中产阶层)约3亿人。
五.消费结构升级出现新特点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增长6.7%,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4.6%,投资贡献率为42.2%,净出口的贡献率为-6.8%,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引擎。
由生存型向高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2016年,城镇居民的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4项消费支出比重上升到53.7%。
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升级。一般的服务消费增长,中产阶层增加,人口结构变化,服务消费将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高净值人群对金融、理财、保险服务消费的需求有持续增长。
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信息、绿色、休闲健康、教育培训、文体)。
由注重消费量的满足到重视质的提升(中高端消费、品牌、奢侈品)。
由一两个消费热点向多点多面新增长点转变。
更加注重对健康、绿色、环保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眼镜的消费升级也带来眼镜行业新的增长点。
六.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产业结构上: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等);制造业中,表现为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需求结构上:表现为消费、投资之间不平衡不充分。消费率偏低;基本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需要提高,政府消费高于居民消费;投资中的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出口需求不平衡不充分。
增长动能上:旧动能和新动能不平衡,新动能发展不充分,相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物质发展要素而言,创新的关键作用和驱动能力仍不充分,人力资本短缺,发展不充分。
城乡和区域关系上: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展地区差距大,从城乡格局看,相对于城市,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上: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脱实向虚。
中国眼镜产量已占到世界产量的70%,是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也是眼镜消费大国。但眼镜行业同样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能较多,但中高端与低端产品生产不平衡,低端产品占比高,高质量产品供给不充分。OEM与自主品牌发展不平衡,自主品牌供给不充分。
生产大国与创新和研发能力不匹配,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
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力成本上升之间矛盾较大,技能劳动大军供给不充分;
营销创新不足,人才匮乏,零售分销效率不高。
行业整体经营管理能力不平衡不充分。
生产能力与验光配镜能力发展不平衡,高水平验光技术和人才供给不充分。
形成了八大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制造能力强,但能够称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还不足。
但是,眼镜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已经开始,总量发生变化,结构也开始调整。已出现产品档次提升的趋势,劳动与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开始提升。企业的管理提升和创新也在不断进行中,有部分大中型眼镜生产企业实现了流程再造。在品牌创新方面,新的设计和标准不断涌现;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产业链集成,初步共融、共合、共享;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制造与市场逐步结合起来。不少企业进行了营销创新和互联网平台的搭建。行业市场化程度高、韧性强,自身调整和修复能力强。
七.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实现眼镜行业转型创新发展
眼镜行业应该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式、体验式的消费成为主要特征,只有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细分市场,并由此调整供给,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和消费。
提高质量,提升品牌。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品牌的提升。当市场快速发展时,对品牌容忍度较高,但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提高,产品中渗透的品质、精益通过品牌表现出来,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不能总满足于OEM,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谋求创新发展,产品、工艺、技术推陈出新,提高产业链条各环节质量。
深耕细作,打造世界及先进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眼镜制造业的特有模式。我国眼镜企业规模都不太大,但集群、集聚、集合、集约、集成效应非常显著。产业链能够有效衔接,产业配套能力发挥,大大提升了眼镜行业的发展能力。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明显。全国已形成了八大产业眼镜集群,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但目前大部分集群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要进一步强化集群发展,深耕产业链,优化供应链。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约发展方面进行突破,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效率,努力打造世界先进产业集群。
中国眼镜行业未来应该积极调整结构,坚定品牌培育路线,坚持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质量增效益。用文化理念的渗透和市场消费引领眼镜行业的发展。
中国眼镜行业应该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实现“走出去”,包括产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建立产业园区,扩大对外开。眼镜行业要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对产业集群的实行精准服务,提高产业化水平,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加强政府在品牌制度层面的建设,强化品牌推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商标维护;进一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整合人才资源,吸引和培养人才,争取政策支持,维护市场秩序,良币驱逐劣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实现眼镜制造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