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专碑皆所欲 方圆兼施奇正生
2018-03-22黄品功
文︱黄品功
吾友刘胜君,粤西湛江人氏,别署长风阁主人,199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于东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与刘胜相识、相知,粗指一算亦有十余载。记得2003年广东省书法篆刻最高奖——首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在东莞市长安镇举办,他以一幅魏碑楷书首次在省级大型书展中入选而崭露头角。(其最早获得省级奖的是1995年首届“美联”广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优秀奖)而让我有所关注的,却是2007年广东首次承办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他又以一幅魏碑书作入展,次年便加入中国书协,让我和东莞书法界诸多同行刮目相看。其实,在九届国展5.5万多件作品中过五关斩六将,跻身千名之列,实属不易。也许,在任何的一次书法展赛中入选,有其偶然性,更是时代的幸运儿。所以,对待每一次书法展览赛事,我们要以正常人、平常心去看,更应以书法艺术专业的眼光看到作者所存在的真正的创作水平。在我们暗自失落和嫉妒的同时,令人眼前一亮的,正是作为一个书法家真正面对的历史问题,那就是传统、传承和创新,那就是经典、作品和精品。无可置疑,在这个经济社会的年代,所谓流行时风、西方前卫、庸俗杂耍、脱离汉字的所谓书法艺术,确实与街头摆摊卖艺已没有任何区别。因为生活是必须的,艺术才是必然的、自然的。只有在方块字的基本写法上,运用技法的娴熟、解剖结构的取向、渲染线条的张力、谋求点画的精到、调整使转的合理、选择墨法的适宜等,才会使书写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抒情性,书法艺术之树方可长青不衰。刘胜选择了以魏碑入手,仅取其中一点,便已有所成。殊知书艺一技,无以穷其一生,而富万代也。
刘胜君从小在雷州这一座岭南的历史文化名城长大,自然会受到了当地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的熏陶,感染至深,痴迷之极,可见一斑。在与他闲聊时得知,他读中学时便得到了时任雷州市书协主席莫锡宁的指点;在广州读大学时曾请教于陈初生、曹宝麟等多位书法名家。故其书法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笔法由“技”入“悟”,心追手摹,皆得几分形神。刘胜为人忠厚憨实,对工作积极踏实,对艺术更是孜孜不倦、执着追求。他学书二十余载,勤于临池,善于思考,注重传统;初临唐楷、后临汉隶、魏碑、行草;尤对魏碑情有独钟,以取法张猛龙、始平公为基,以墓志相辅,不时融入行草之笔意,巧妙地碑帖相融。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张猛龙碑》列为“精品上”,并称“《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为正体变态之崇”,“结构精绝,变化无端”。杨守敬《学书迩言》说“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则说“风力危峭,奄有钟梁胜景,而终幅不染一分笔,与北碑他刻纵意抒写者不同。”自然磨砺形成的斑驳石花,更给《张猛龙碑》增加了几许含蓄高深和神秘莫测。是故,观其作品,则有方圆兼施,端正规矩之感,亦有中宫紧收,四面张射之情。既古朴而又稚趣,险峻而灵动,意态奇逸,奇正相生,置变化于法度之中,沉实、轻松、痛快、活泼、有趣。不随波逐流,不为时风左右,沉着以对,植根传统,不断探索,寻求变化。为了“变”和“活”,近几年他又勤临习王羲之《十七帖》等,在行笔和顿挫、使转上下苦功,不断地加强行草书的率性和抒情之美,而且巧妙地运用到魏碑创作当中去。这也许,正是刘胜之个性也。假以时日,苦心劳力,勤耕不辍,善于思变,必有大成。
《世说新语》一则(“可”应为“何”)
《世说新语》一则
康有为论书诗三首
殷德强《陈瑸祠》
摘录《世说新语》
录苏轼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