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害虫舞毒蛾的不同防治方法试验

2018-03-22张举荣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石堆涂药树干

张举荣

(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商洛 726000)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又名柿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核桃重要害虫,也是一种杂食性的森林害虫,主要为害核桃、柿、板栗、苹果、梨等多种树木。该虫在陕西商洛市商州区每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树皮上及梯田的堰缝、石缝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于5月份为害最甚,6月上中旬老熟化蛹。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幼虫雄虫6龄,雌虫7龄。1龄幼虫日夜生活于树上,群集叶片背面,白天不动,夜间活动取食;幼虫受惊后则吐丝下垂,可随风传播和扩散。从第2龄幼虫开始,幼虫白天下树,在树下石堆内及石缝中隐藏,傍晚则成群结队上树取食寄主的叶片,6月上中旬幼虫老熟,爬到石堆、石缝及杂草中化蛹。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为发展商洛市商州区核桃产业,防治舞毒蛾对核桃的危害,笔者进行了舞毒蛾不同防治方法的试验,现总结如后。

1 舞毒蛾的为害特性

主要为害核桃、柿、板栗、苹果、梨等树木,以幼虫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吃光,妨碍树体生长,造成树势衰弱。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园概况。试验园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核桃园内,试验面积2 hm2,树龄25 a,株行距5 m×5 m,平均树高3.9~5.6 m,郁闭度0.8。该试验园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属秦岭土石山区,海拔840 m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54~890mm,年平均气温12.3℃,≥10℃积温3 894.8℃左右,无霜期203 d。土壤以黄褐土为主,土质以砂质壤土居多,微酸性、中性至微碱性,pH值6.4~7.3。园内舞毒蛾常年发生,危害较严重。

2.2 供试药剂。苏云金杆菌500倍液(安阳市生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郑州沙隆达伟农药公司生产)、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斯乐公司生产)、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3 试验方法

2.3.1 人工杀卵防治试验。秋冬季结合冬耕修地堰搜索石缝中和树皮上卵块并收集起来,将其消灭。试验设置人工杀卵和对照(CK)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4次,人工杀卵后调查杀虫效果。

2.3.2 诱杀幼虫防治试验。从第2龄幼虫开始,利用幼虫白天下树隐藏在石堆内及石堰缝中的习性,扒开石堆将幼虫杀死。试验设置诱杀幼虫和对照(CK)2个处理组进行对比试验。以单株为小区,重复6次,诱杀幼虫后调查杀虫效果。

2.3.3 灯光诱杀成虫防治试验。利用成虫羽化盛期,傍晚活动最盛,有趋光性的特性,夜晚8:00~9:00在核桃园内设置灯光诱杀成虫。试验设置灯光诱杀成虫和对照(未设灯光,CK)2个处理组,诱杀后调查杀虫效果。

2.3.4 生物防治试验。5月幼虫发生量大,危害重,利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毒杀幼虫。试验设置苏云金杆菌500倍液和对照(清水喷雾,CK)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6次,7 d喷1次,连喷2次,喷雾防治后调查防治效果。

2.3.5 树干刮皮涂药环防治试验。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晚间上树均需爬经树干的特性,5月上旬~6月上旬,在树干距地50~120 cm处,先刮树干粗皮后,再在树干上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宽的药环,使幼虫经过时触药中毒死亡。药环每涂1次,可保持药效约20 d,应连涂药2遍,以消灭害虫,保护树木不受危害。试验设置树干刮皮涂药和对照(未刮皮涂清水,CK)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10次,树干刮皮涂药后10 d调查杀虫效果。

2.3.6 树冠药剂喷雾防治试验。幼虫在3龄前,试验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和对照(清水,CK)4个处理组进行树冠喷雾防治对比试验。以单株为小区,重复6次。每10 d喷1次,连喷2次,喷药时应全面仔细,树冠内外和上下、叶背叶面都要喷到,喷至药液下滴时为止,喷药后7 d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杀卵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秋冬季将树皮上和地堰及石缝中的卵块收集起来并集中消灭,使卵块减少了87.9%,防治效果良好。

表1 人工杀卵防治效果

3.2 诱杀幼虫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从第2龄幼虫开始,利用幼虫白天下树在石堆及石缝中隐藏的习性,扒开石堆将其杀死,幼虫死亡率为88.0%,效果良好。

表2 诱杀幼虫防治效果

3.3 灯光诱杀成虫防治效果。从表3可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晚8:00~9:00设置灯光诱杀成虫,其杀虫效果为89.4%。

表3 灯光诱杀成虫防治效果

3.4 生物防治效果。从表4可以看出,5月幼虫发生量大,危害重,此时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喷雾毒杀幼虫,防治效果高达91.8%。

表4 生物防治效果

3.5 树干刮皮涂药环防治效果。从表5可见,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将树干距地面50~120 cm处的树皮刮去,然后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宽药环,共涂药环2次,其幼虫死亡率为90.4%。

表5 树干刮皮涂药环防治效果

3.6 树冠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比较。从表6可以得出,在幼虫3龄前,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6%、92.9%、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表6 3种药剂树冠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舞毒蛾是核桃重要害虫,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危害较严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在树皮上和地堰石堆中收集卵块并集中消灭,其卵块减少率为87.9%,防治效果良好。从第2龄幼虫开始,利用幼虫白天下树在石堆石缝中隐藏的习性,扒开石堆将其杀死,幼虫死亡率为88.0%,杀虫效果良好。在成虫羽化盛期,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其杀虫效果为89.4%,杀虫效果良好。5月幼虫发生量大,此时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喷雾毒杀幼虫,虫口减退率为91.8%,防治效果明显。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树干距地面50~120 cm处刮除粗皮后,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药环,幼虫经过药环中毒死亡,幼虫死亡率为90.4%,杀虫效果明显。在幼虫3龄前,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树冠喷雾,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6%、92.9%、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1]周嘉喜,屈邦选,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曹尚银,郭俊英.优质核桃无公害丰产栽培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王安民,陈新乐,王根宪.商洛核桃 [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翟梅枝.优质核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石堆涂药树干
牛黄解毒片治带状疱疹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一层白浆
扶他林软膏并非想用就用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石堆上的乐趣
海洋工程OFFSHORE ENGINEERING
缓解肌肉关节痛 首选外用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