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3-21唐仕梅王丽娟
唐仕梅 王丽娟
摘 要: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导入时设置悬念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基础,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迫不及待地去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教师可采用猜谜的方法导入,“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教师可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请看刚才谜语中的哥哥和弟弟各指的是谁?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二、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在一节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加法”课上,教师首先出示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画面上还有大轿车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方案、每个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贡献。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课堂的有效评价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和谐的课堂评价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评价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性语言,要多使用“真不错、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妙极了、争取再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头脑聪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要告诫他“天才+勤奋=成功,你拥有九十九分天才,却少了一份勤奋,加油,你定能实现你的梦想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也喜爱有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学习中。
五、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
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各种各樣的形状。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的理念。
总而言之,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