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以生为本 感受数学之美
2018-03-21李旭春
李旭春
【关键词】 数学教学;美;观察;操作;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113—01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體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一、在观察中诱发数学之美
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带有随意性和表面性,常被事物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发现事物的联系。
比如,教学“认数”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2等数字表示。再想想简单的数字“1”可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什么,由形象的事物到抽象的符号,再联系生活将符号具体化,这正是数学的独特魅力所在。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专题实践活动,如调查年龄、统计人数、称体重、量身高、买东西、做衣服、设计旅游路线、预算经费等,以主题报告或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收集、整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有意识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现实生活,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经历,学生用心灵感悟的“数学之美”是具有长效性的。
二、在操作中体验数学之美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利用他们喜欢动一动、试一试的特点,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让其亲自动手,体验数学之美。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一一进行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感知的协调,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产生和余数含义的同时,初步感悟数学的概括美和抽象美。
三、在合作中增添数学之美
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同时,对“数学之美”有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如,课堂上设计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小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是60米的小花园。怎样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说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又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又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了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规律之美。
四、在实践中创造数学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要在向学生展现数学的科学美和形式美的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创造美,才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动手操作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讨论怎样让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在讨论中,学生不仅列举出许多相关的例子,还可以鼓励学生找来木条和工具,用所学的知识修理班上那些会摇动的桌椅。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就会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到数学之美。
五、在开放题的解决中体会数学之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引入一些适合实践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活用,在活用的基础上体会数学之美。
例如,让学生调查自己班级同学们学习用品的消费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加工数据,然后将调查情况列成统计表,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一串串的数字中不仅提高应用能力,还知道了哪种学习用品消费量很大,认识到同学们对学习用品消费比较严重,提出要节约使用学习用品。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内容、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等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沿着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实践美、创造美。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