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在人类语言中的作用

2018-03-21田晓燕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声音黑猩猩符号

田晓燕

摘 要:有声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而对于类人猿,声音只是它们表达的一小部分。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声音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手段,那么关于声音在人类语言形成中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将通过探讨黑猩猩和人类的表达手段,并通过分析人声的发展阶段从而了解声音在人类语言中的作用。

关键词:声音;语言;黑猩猩;表达手段;指号;符号

人类发展到现阶段,有声语言已经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手段。婴儿阶段以哭喊声表达自己的需求,后来在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发出清晰的音节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说,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声音,那么人类的声音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在人类语言中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语言的定义

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的表达手段比较丰富,最重要的是有声语言的表达。而语言普遍的定义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但韩宝育在《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一书中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能说是一种语言有无的区别,而是有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并以之表达什么样的内容以及能表达什么样的内容的区别。”[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就不是人类所特有的。韩宝育给出的语言的定義是“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和介质”,我们可以把这个定义当作广义的定义,称之为“大语言”,狭义的由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称为“小语言”。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话就属于“小语言”。

除了有生理缺陷不能发声的人以外,人类都主要通过声音来表达意义。那么,在我们还不会使用声音形式来表达时,我们的祖先猿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它们是如何发现声音的表达功能的,又是如何使声音在不断的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下面我们先探讨黑猩猩的表达手段,从类人猿最初的表达手段中寻找有声语言的形成过程。

二、黑猩猩的表达手段

在大语言的前提下,我们讨论黑猩猩是如何传达信息时,可以发现它们和人类的表达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人类并未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声音来传达信息时,黑猩猩和人类都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外化自己的精神意识。在观看影片《非洲灵猿》时,我们可以看到黑猩猩主要是通过肢体来交流。比如,它们通过转圈跳舞来表达喜悦,通过喊叫来表达愤怒,通过拥抱来安慰同伴,通过互相梳理皮毛和捉虱子来表示亲昵,通过制造巨大的声响来展示自己的实力,等等。研究表明,黑猩猩可以发出几十种不同的叫声来传递信息,但是它们不同于人类可以说出清晰的音节。同时它们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用树叶来擦嘴擦身,用树藤做吊床睡觉,把草茎伸进白蚁洞中,等到白蚁为了保护领地而爬到草茎上,它们便拿出草茎,像我们吃美味的食物一样吃掉。

但是,黑猩猩的表达手段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大多是指号表达,指号是和符号相对的一个概念。事物的属性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本质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人们由事物属性认识事物本身,而事物属性也常常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线索与桥梁,我们把认识事物的这种方式称为指号,包括征兆、征候、征状和性状四种类型。[2]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可用能指和所指分别代替概念和形象。[3]符号是一种可以表达某种意义和形式的结合体,而且表达的意义和形式之间是没有自然联系的,属于无关之关。而指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本身有自然的联系,是有关之关。比如,黑猩猩和人类在通过一些不同的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这些都是指号,因为它们都是主体在喜怒哀乐时表现出来的自然反应,主体情绪和表达方式之间是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假装做出某种表情而内心却与之相反时,这种表情就是符号,因为这和他内心的情绪是没有自然联系的,即形式和意义是无关之关。西方哲学家卡希尔在《人论》中提出“人是符号化的动物”,我们可知人类的表达手段丰富多样,且绝大多数都是符号性的。

三、类人猿和人类的声音比较

声音在人类交际中占绝大部分,但是在类人猿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我们都知道类人猿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意义,它们声音的变化非常少,表达范围也非常有限。而人类的声音要复杂得多,通过变化可以表达更丰富更抽象的内容。人类说出来的话是有界限清晰的单位的,听自己会说的语言,人们听到的是自己熟悉的音一个一个地先后发出,是自己了解其意义的词一个一个地先后发出。而动物发出的声音分析不出音节也没有单位的组装,而且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境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4]比如长臂猿只有在碰到敌人威胁时才会发出尖叫声。但人类不仅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当时当地的情景,还可以用声音描述以前发生的事情和畅谈未来。人类语言的这种特点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制。

所以在不断的进化中,人类选择声音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相比较其他表达手段,视觉是用眼睛看到的,触觉是用手触摸到的,嗅觉是用鼻子闻到的,味觉是用舌头感受到的,但是我们不可能用眼、手、鼻、舌将我们的精神意识完全外化出来。内化的渠道很丰富,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用到,但是外化的渠道就比较单调平凡,内化和外化不是一一对称的关系,所以人类在交际中,自然就选择了最容易外化我们精神意识的手段——声音。那么声音是如何在人类的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的有声语言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呢?

四、人声的阶段

我们知道除了声音,一些表情、手势等也可以传达信息,但是这些形式所传达出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我们在用眼神传达信息时,如果对方没有懂你的眼神所表达的内容,那么这就影响了你们之间的交际,而用声音来表达的话就方便多了。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环境下,当表达者从嘴中发出声音,声音进入接受者的耳中,进而进入到大脑中,通过大脑处理信息,接受者就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表达者所传达的意思。声音可以提供众多的具有区别性的样式,形成后的声音比形成中的声音要丰富得多,那么初始的声音是怎么形成的呢?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一方面,人和形成中的人都是群体动物,劳动是生存斗争,由于劳动,人开始了对自然的统治,这种统治随着每一个新的进展而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从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各种属性。另一方面,劳动的发达必然帮助各个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增多了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并且使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对于每个人都一目了然,使这些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管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而不断增多,缓慢而坚定不移地改造起来了,猿被迫使用它们的口腔器官来发音,最终口部的器官由于不断训练而逐渐学会了连续发出一个個清晰的音节。所以人声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猿在劳动中通过训练它们的发音器官出现了有声语言,正如恩格斯所说:“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5]。

第一阶段完成后,即当声音训练出来后,接下来就该将每种声音形式赋予一定的意义。有了声音之后,就需要把非声音的符号形式转化为声音形式,非声音的指号形式也要转化成声音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换码”。但是换码是有难度的,因为在符号化过程中,能指和所指之间是没有联系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换码的,是如何把初始的表达形式转换为声音形式的呢?只有形式之间产生联系,进而内容上才会产生联系。那要如何产生联系呢?

人声的形成体现出了人的一种特性:人类特别善于把没有联系的事物变得有联系。简单来讲,就是把两个不相关的声音形式和表达内容同时连接到大脑中,引入内部世界,然后再用大脑中的意识焦点照亮,通过不断的刺激,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就会在大脑中反映出来。这种声音与之对应的意义在大脑中反复出现几次后,它们之间的关联就会逐渐稳固下来,最终就完成了符号化过程。这种联系最后被社会群体所接受,这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比如我们把“水杯”这一实物和“shuibei”这一语音形式同时连接到大脑进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然后用大脑的意识焦点照亮,大脑将“水杯”和“shuibei”进行关联。这种关联在我们的大脑中反复出现多次后,我们在看到“水杯”的时候就会说出“shuibei”,而我们在听到“shuibei”时,大脑中也会浮现出“水杯”的样子。当这成为一种习惯时,人们不光可以在看到水杯时用“shuibei”来传递信息,就是没有实物时,人们也可以用“shuibei”所提示的人类经验与感觉虚拟一个现实来交换看法,这是语音与语义具有决定意义的结合。语音和语义结合后,就完成了人声的第二阶段,我们就可以自如地运用声音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五、结语

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声音以它的优势在人类的表达手段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在比较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表达形式后最终选用了人声这种物质形式,因为只有语言才能满足人类言语表达上的需求。语音发声极其便利,又可以满足语义高度抽象的需要,并同语义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韩宝育.语言学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8.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5]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猜你喜欢

声音黑猩猩符号
被隔离的黑猩猩
“+”“-”符号的由来
黑猩猩
变符号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有趣的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