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机制探索
2018-03-21董英娟
白 涛, 董英娟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工程系,河北 承德 067000)
目前国家的资助体系不论从资助标准还是资助面都进行了提高和扩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专心完成学业。但随着资助工作的不断持续和推进,我们也发现在偏重经济资助背后暴露的一些问题,如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并存、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虚假、“坐、等、靠”等依赖懒惰现象严重。2016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就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1]。所以我们要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途径,把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健康成才[2]。
1 当前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存在“坐、等、靠”及“争贫”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助比例不断提高,很多同学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了依赖,他们不思进取,缺乏自立自强,把经济困难作为了一种不劳而获的资本,不断形成的“坐、等、靠”思想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逐步导致他们丧失社会竞争力,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同时很多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助学金当作“意外之财”,产生“不拿白不拿”的想法,通过开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在同学和辅导员面前故意编造自己家庭经济情况,与真正经济困难学生“争贫”、“抢贫”,这背后必然是诚信和友爱的整体缺失。
1.2 经济困难认定缺乏科学标准,难以实现公平公正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当中,学生首先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有关本人家庭经济情况的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由于高等院校生源广、学生人数多等实际情况,辅导员很难到当地逐一调查,这些认定材料往往成为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重要依据,表面看来这些证明材料很具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不少地方开的证明人情味浓,随意性强,可信度低[3];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困难程度难以界定,使得这些佐证材料更不具说服力。这种不真实的证明使国家资助政策难以完全落实到位,让贫困认定工作难以实现公平公正,严重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造成了资助与育人不和谐的局面。
1.3 经济资助难以弥补精神心理“营养不良”
很多大学生不仅是家庭经济困难,同时还存在精神心理“贫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种就是助学金胡乱挥霍的现象比较普遍,收到助学金以后就买全套名牌运动服或请客吃饭,满足虚荣心理;第二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交际困难、抑郁等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来到新的大学环境与室友同学产生对比心理,自怨自艾,虽明白知识改变命运,但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一蹶不振,不上课、怕交友、拒绝参加集体活动,逐步成为经济和学习上的“双困生”;第三种就是缺乏感恩和责任意识,宁愿“坐、等、靠”也不愿意选择助学贷款,更有甚者,拿到资助后恶意拖欠学费,对国家、社会、学校毫无感恩之心。追根究底,这些现象无疑是责任、诚信和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相应品质的缺失。
2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鉴于当前资助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一方面高校必须把握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经济资助做细做实,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资助的各个环节,使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
2.1 精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保障资助育人工作开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流程包括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辅导员谈话、量化测评,民主评议、公示建档等环节。笔者建议,辅导员谈话环节,辅导员作为主要职责人,一方面谈话之前,要深入学生宿舍、走近学生身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深入调查,在无实地走访的条件下,谈话后可以与申请学生家庭进行电话随访,这样可进一步核实学生反应的家庭经济状况。
量化测评环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来源、家庭子女上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重大变故等作为指标参数,设计开发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体系,笔者所在学校量化测评系统经过多年时间探索,可实现数据统计核算自动化,由定性考察实现定量横向比较,摆脱了认定工作信息量大,横向比较难的困扰,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师生广泛认可。
民主评议环节,除了提高评议小组在学生中分布的广泛性,还应由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档案,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状况、消费状况、学业状况、综合表现进行动态记录,作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有效材料,从而避免民主评议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2.2 针对性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加强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农村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及地域资源有限,往往学习基础、能
力素质相对于城市学生较弱,实践活动育人就是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和计划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从而达到育人目标。笔者所在系在此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效果。一方面通过领导干部、师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开展 “一帮一,结对子”四帮活动,即“帮生活、帮学习、帮思想、帮就业”,形成贫困生积极进取,自强自信,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建社团“机系情”爱心基金会,发动全系学生对日常废弃瓶子,书籍等回收变卖作为基金来源,所得基金主要用于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及患病的困难学生,除此之外爱心基金会为受助学生提供了“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平台,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困难学生帮助他人,润泽自己。再一方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由家庭经济困难同时品学兼优同学作为活动组织者,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广泛开展读感恩书、观感恩片、写感恩信、做感恩事、开展感恩主题教育等感恩活动,点燃学生心中的感恩之情,从感恩中学会奉献。
2.3 借助新媒体手段,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能力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影响和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4]。所以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高校可以借助校园网络、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以图文、视频相结合等方式将国家资助相关政策信息、励志成才案例、感恩教育、“心灵鸡汤”等内容进行发布,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集中,提高了育人效率,另一方面使育人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新媒体,老师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实现非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解决了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敢找老师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者老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中微信朋友圈、QQ好友动态及时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情况、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