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云医院迭代
2018-03-21
云医院业务涉及医院不同业务科室,“相当于医疗机构的实体被搬到云上”,还会有新的模块和功能嵌入。
2017年9月13日临近中午,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胡珺正准备结束上午门诊。办公桌上的电脑提示,有患者在“徐汇云医院”平台上呼叫视频问诊。她在操作界面接通问诊,在一声“周女士您好”问候后,开始了自己的接诊。
患者40多岁,从附近社区的医务室发起问诊;并且,患者已经提前填写主要病情信息。胡珺调阅患者信息后,补充询问病情,初诊为“普通感冒”。同时,她还要求患者,用医务室电脑上连接的健康一体机测量体温和血压。几秒钟后,胡珺从电脑上读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在正常范围内。
这时,胡珺才在云医院界面上给患者开出处方,随后自动发送到患者端。她不忘提醒,“如果病情之后有反复的话,一定要到医院来看门诊”。
胡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每天大约有150人次到200人次通过云医院平台问诊;还有不少患者要求通过云医院平台进行预约挂号,安排线上问诊或者线下门诊。2016年初曾有报道说当时每天用户在七八十人左右。
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云医院平台上线一年多时间,随着功能叠加逐步走向精细化。
徐汇中心医院医生通过云医院平台与患者沟通。
专病管理的升级
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云医院平台,最初起源于医院执行院长朱福的一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研究的科研项目。项目持续跟踪多年后,恰逢互联网普及,他干脆将研究“挂到了网上”,建立起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网站。
“很多以前找我看过病的患者,如果家里有联网的电脑,我就引导他们登录到我的网站上来。患者把检查数据和病情描述信息发到网站后台上,我和团队其他医生给出相应处理意见,逐渐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跟患者的稳定联系,相当于建立起一个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网络平台。”
朱福进而强调,“我认为它当时就类似于一个针对专病管理的‘互联网医院’”。
2014年,研究再次获得吴阶平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朱福觉得可以在此基础上把平台做大了。而且,当时互联网医疗热潮涌动,各路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也给了他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高血压专病管理平台,最初是我们研究团队跟上海交通大学部分博士研究生共同研发的。”
朱福想要做大,想跟专业医疗信息技术企业长期合作,将健康管理从一个病种扩展到更多病种。很多企业看好这一未来趋势,甚至也表达出明确的合作意愿。不过,因为前期主要是科研性质,企业往往会谨慎观望。最终,朱福找到贯众健康,希望沿着高血压患者平台管理的思路拓展。
2015年底,朱福的设想落地为“徐汇云医院”。,扩展为一个“可以管理所有病种的平台”。
目前,患者有两个渠道可以访问“徐汇云医院”:第一,患者在手机上下载“徐汇云医院”应用,实名注册登录,即可在线视频问诊咨询;还可以下单买药,预约门诊和体检。
这一渠道医疗服务几乎是完全免费的,《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通过“徐汇云医院”预约朱福院长的线上咨询问诊,仅通过支付宝支付1元。
第二,徐汇云医院在周边社区的医务室、医保药店布点。网点除了医务人员专门指导,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脑、远程听诊器、多种可穿戴设备、医生、患者等的联结。患者可随时进行检查和发送健康数据,并同步呼叫医生问诊。
如今,徐汇区中心医院云医院还联通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的部分医生已经出现在徐汇云医院备选预约医生中。
截至2017年9月,云医院注册人数已超6万,服务患者达到30多万人次;医院在徐汇区布点达200个,上海市布点500个。
朱福总结,“科研的需要”,“正好遇上新科技和互联网的普及”,“探索一直没有停滞”,“事情做得越来越大”,云医院逐步落地。
徐汇云医院低调上线的同时,互联网医疗企业主导的“乌镇互联网医院”2015年底浙江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高调登场。互联网医院概念在2016年随之大热。
云医院的精细化
临近2017年国庆节,徐汇中心医院的节假排班信息挂在网上,“云医院24小时在线开诊”,跟急诊科运转一样。在平常时间,徐汇云医院每晚都有一两位医生和一两个慢病管理团队通宵值守,随时响应患者的需求。
徐汇云医院还有线下诊室,徐汇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单独开辟的一块区域,摆放着电脑和各种视频设备,装修风格清新明快。这一块业务由专门的科室“云医疗中心”管理。朱福指出,“这个科室的功能跟医院传统科室并不完全一样:它既是一个实体科室,要管理科室内部事务;同时还是一个协调机构,协调全院科室派遣医生到云医院出诊”。
医院管理层最后拍板由医院门诊办主任兼任新科室的主任。云医疗中心管理也在逐步探索中,当前科室设置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不同岗位,科室独立核算、运营、考核。科室管理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看病不能少于8分钟”、“24小时服务”、医生和护士的资质等54项制度已经落地。
两年多来,徐汇云医院将一些互联网医疗领域出现的新的概念,落地转化为云医院的功能模块。IBM Watson Health肿瘤解决方案工具和GDS慢病管理工具已经嵌入系统中,未来云医院将在人工智能研发与科技应用服务上加大力度,让云医院的功能走向精细化。
就在2017年9月,奕诊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嵌入“徐汇云医院”中。据朱福透露,这套系统医院和企业花了将近一年多时间将其本地化。随着这一新的功能模块加入,互联网两端的医生和患者都感觉到了变化。前述患者周女士,在医务室就医时,就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填写自己的疾病情况。
胡珺告诉记者,尽管辅诊系统的知识范围涵盖内科几乎全部分支,但是患者填写过程非常简便,只需要不停勾选就行,文字输入较少。她顺便提到医院正在使用的“语音输入棒”,医生和患者拿着它,就可以边说话边录入文字信息。
医生接诊后,辅诊系统自动推送患者病情信息。最重要的是,它还会根据患者描述,推荐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生,并给医生推送辅助诊断意见。医生才有最终决定权,根据患者病情描述和辅诊建议,给出自己的诊断。
朱福强调,跟传统以HIS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相比,云医院在朱福看来其实是一套新的东西:这一转变相当于从基于HIS系统的数字化医院,进化到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数字化医院阶段,“传统的院内信息化系统更像是员工内部使用的工具”;它被引入医院内部,大大提升了患者服务的效率,但是“患者在其中的主动性并不大”。在朱福看来,在云医院和互联网医院阶段,物联网技术将设备、网络、服务整合起来;患者自己通过个人手机、电脑接入,成为健康数据产生的端口,随时随地可能向云医院系统传输数据。
他进一步指出,云医院业务涉及医院不同业务科室,已经“相当于医疗机构的实体被搬到云上”。而且,随着新的功能模块嵌入,云医院的运营与维护,在院内院外的涉及面还将越来越广。
下一步,他希望徐汇云医院探索能够逐渐融入上海智慧医疗规划中,共享云医院探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