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大辩论:数字资产是泡沫or未来货币

2018-03-21

中国中小企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席勒比特加密

比特币的价格在2017年暴涨13倍,且波动剧烈,比特币也从技术狂人和不法分子的“地下世界”一跃成为主流投资品种。今天,已经有接近1000种不同的加密资产在市场上交易,总计市值接近5400亿美元,其底层技术区块链也成了大型金融机构无法忽视的新兴革命性技术。

值得一问的是,这些加密资产最后真的会不断发展并持续繁荣么?抑或是,它们究竟是不是泡沫、诈骗、庞氏骗局、洗钱的工具?或是下一场金融危机的种子?

近期,不少央行宣布将探索或试验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对加密货币意味着什么?央行数字货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还是其他技术尚未得出定论。

鉴于科技开发者、投资者、监管层和央行家看待加密资产的角度都不尽相同,因而很难达成共识。在主持人犀利的提问之下,瑞典央行副行长西西里亚·史金斯利、耶鲁大学Sterling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adian Partners创始合伙人朱晋郦、Index Ventures联合创始人尼尔·瑞默四位嘉宾观点激烈碰撞。

比特币是资产,是场有趣的实验

在传统经济学家眼中,比特币似乎少不了被冠上洗钱工具、大泡沫的“罪名”。不过,在此次辩论中,史金斯利和席勒口下留情,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更是一种“资产”而非“未来货币”。席勒更是提及相比于其他技术,大家对比特币的关注似乎太多了点。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比特币的基本价值,是否认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有一天会取代一部分传统货币”时,席勒列举了一些过去的例子。

他称,1979年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提案,针对金本位的失效,有人提出“补充美元”(compensate dollar)提案,即推出一种由黄金价值支持的纸币,通过货币权威部门使得其购买力保持始终恒定,“谈论了好久,但从未实现。”他称。

另一个例子是发生在1967年的智利的一种叫Unidadde Fomento的账户单位,为了保持其价格稳定,需要不断调整通货膨胀率,但最终Unidadde Fomento也只在南美洲一些地区被使用。

由此谈及比特币,席勒表示,比特币是一个“有趣的实验”。“比特币是另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我对这个技术印象深刻,但是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技术。我倾向于认为比特币是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不是我们生活中永久的特征。我们过分强调比特币,我们应该(将关注)扩大到区块链,区块链还有其他应用程序。”他称。

史金斯利认为比特币的众多属性决定了其并不适合成为一种货币。“比特币波动太过剧烈,因此不是一个好的货币。同时,如果用比特币作为法币,一定会造成通缩。当然你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产,只要人们认为一样东西有价值,就可以作为资产。”

学者普遍认为,虚拟货币具备通缩性,将抑制经济发展。比特币将在2140年达到2100万数量上限,数量有限使得虚拟货币很难成为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交换媒介,若成为本位币,必然导致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

此外,比特币缺乏国家信用支撑,难以作为本位币履行商品交换媒介职能;缺少中央调节机制,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不相适应。

当然,也有人质疑,中本聪的那篇关于比特币的旷世论文诞生于金融危机期间,那时大家对央行完全丧失了信仰。

对这一种说法,史金斯利作为一个央行家表示并不认同。她称:“在瑞典,比特币的交易量是刷卡交易量的1/30,而后者都是由央行系统处理,央行仍然具有竞争力。”

在她看来,“货币是一种社会契约,实现储值、交易等功能。发得太多就有通胀,太少就有通缩,会伤害人民。曾经我们尝试以黄金作为货币,但随着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黄金失败了。过去我们基本使用纸币,现在是电子支付等等。”史金斯利认为,未来究竟如何演变,仍然值得进一步观察。

为技术、信仰而持有

当然,有那么一群技术信奉者并不认为比特币只是万千资产中的一种,在他们眼中,比特币就是未来货币。去年备受关注的“分叉”,其实就是部分“矿工”为了解决比特币交易处理速度慢的问题,而“滋生”出的事件。

“我不在乎比特币价格,它存活了这么久,就说明它很有生命力。我为比特币背后的理念和信仰而持有,这也会启发很多新的创新。”朱晋郦表示。

她表示,如果论储值价值,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表现似乎已经超过了黄金;至于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取代央行普遍使用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处理流程和资金转账指令),“由于规模问题,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不能保证,但未来也不是没可能。”她说。

“总之这是一个长期项目,现在是初期,数字资产还不完美,但我第一次阅读中本聪的时,就被这种‘点对点支付’的力量所吸引,我们今天能够汇聚资深投资人、央行家、诺贝尔奖得主来讨论,不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超级棒的项目吗?”朱晋郦称。

具体而言,比特币的交易数据都保存在区块中,区块的大小限制了保存数据的多少。目前区块大小是1M,每个字符最少250KB,一个区块每秒最多处理7笔交易。相比之下,VISA平均每秒交易量上万,支付宝峰值接近9万。因此,也有圈内人士此前说,那群秉持“比特币是未来货币”信仰的人必然支持扩容,因为1M大大限制了支付场景。但如果只是用比特币进行价值存储,其实1M并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资深投资人,瑞默也从自己的角度谈论了对于比特币的信仰。“现在的货币中心化的产物,有时不值得信任。我看到的持有比特币的投资者往往都是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理性的人,例如有一个人生长在阿根廷,曾目睹父母到超市在一天之内把钱全部花完,因为担心第二天货币会贬值。他们对于政府维持货币价值的能力缺乏信心。对他们来说,比特币可能是一种令人安心的存储价值的方式。”

不过,瑞默仍然认为,比特币是需要被监管的,“所有我愿意涉及(投资)的事物都是需要被监管的。我不认同那种‘我们需要改变一切’,因为‘被监管的科学不够酷’的想法。事实上,所有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都有一点超出现有的监管框架(的监管范围),但还是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运作。”

他举例称,“例如英国,引入了‘沙盒监管’模式,假设它们会做出有价值的事情,允许它们自由发展,但也确保危害可控。”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货币?

正是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局限、去中心化理念仍然难以被广为接受、加密货币波动过大等原因,眼下各界似乎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抱有更高的期待。

过去两年以来,全球央行都在对研究数字货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包括中国、日本、瑞典、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等。新加坡央行和瑞典央行等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试验,中国央行也在组织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我们的确在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研究,但具体怎么推行,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史金斯利介绍说,“如果发行的话,我认为这更可能是M0,而不是M1、M2。”

瑞典央行此前在其报告中称,“无现金社会”即将来临。为了捍卫央行控制货币发行、调节货币周转从而调控经济的能力,瑞典央行决定研制自己的数字货币“e-krona”。这种数字货币不仅利用了现在流行的区块链技术,使得结算和交易系统更加简便,还保证了货币的中心化。

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期发表文章称,中国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应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替代,现阶段,M1和M2基于商业银行账户,已实现电子化或数字化,没有用数字货币再次数字化的必要。“支持M1和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如大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各类网络支付手段等运转正常,且在不断完善升级、日益高效,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范一飞看来,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1和M2,既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还会造成对现有系统和资源的巨大浪费。相比之下,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当然,各界对于未来何种央行数字货币能成为“未来货币”仍无定论。“我认为,未来的货币可能是人民币,如果它能在‘一带一路’上促进贸易,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展。”朱晋郦称。

瑞默认为,数字美元货币(digital dollar)可能是未来货币;席勒则认为,欧元有成为未来货币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席勒比特加密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基于广义logistic混沌系统的快速图像加密方法
保护数据按需创建多种加密磁盘
席勒的烂苹果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加密与解密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