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
2018-03-20王嘉丽
王嘉丽
【摘要】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对比对肩周炎患者分别进行推拿与针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集合笔者在今年上半年收治的60位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我们根据病情对其中30人进行推拿治疗,并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30人进行针刺治疗,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的疼痛表现、肩关节的活动表现、活动程度,以此来评价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比较,笔者看到实验组么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度、肩关节活动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笔者科学的對比,笔者认为针对肩周炎我们对其使用推拿或者针刺的治疗方法都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可以显著的缓解患者的肩关节不适,但是推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针刺。
【关键词】肩周炎;推拿疗法;肩关节疼痛测定;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环节病症,中医上又将其称之为“冻结肩”、“肩凝症”等。这一病症的主要病因是肩关节及其附近组织发生炎症导致的,主要病症表现是肩环节疼痛,或者肩部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通过整理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患病率最高。下面笔者收集了60位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下面将治疗报道做如下简单的陈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到本院进行就诊的60位肩周炎患者,在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检查之后我们根据病情我们在不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治疗。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人。其中,实验组有男性11位,女性19位,年龄阶段是41-59岁,对该小组患者采取推拿治疗手段,患病时长为一个星期到半年不等。对照组中有男性13位,女性17位,年龄阶段在43-61岁,对他们进行针刺治疗,患病时长为五天到半年不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教程等各个因素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在本文中,笔者将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比较。(1)肩周疼痛,尤其重视患者夜间疼痛表现,经常因为气候改变和过度劳累导致的肩关节活动问题。(2)肩周有压痛,患者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扛肩”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3)X线检查多为阴性,患病时间过长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
1.3 排除病例标准
经过严谨、科学的检查排除患者因为颈椎病、肩部骨性病变及内脏疾病引发的肩膀疼痛和不适。
2 肩周炎患者临床表现
2.1 疼痛与压痛
肩周炎患者的肩部疼痛多为酸痛、胀痛或者钝痛。根据肩周炎病情状况有不同的状况。早期的主要疼痛表现为肩部肿胀,肩部剧烈疼痛,痛度表现为白天轻夜间重,但是经过热敷疼痛会有所缓解。肩周炎发展到后期患者的疼痛度会有所减轻,但是关键的肩膀活动会出现障碍。
2.2 活动障碍
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患病时间越长,患者活动受到病情影响越明显。到后来患者甚至不能完成简单穿衣、洗脸等基本生活行为。肩关节活动会受到被动的上举、后伸、内收动作受限制。但是患者在进行前后方向的拉锯动作及较轻的旋转活动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肩关节患者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的肩部功能散失。
2.3 肌肉萎缩
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周围的肌肉情况会伴随病情的改变出现不同的情况。病情在初期时,患者的肌肉没有明显变化;病情长期没有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的肌肉会因为疼痛和长时间的无使用导致肌肉萎缩,肩峰突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冻结肩”的肌肉萎缩程度通常比肩关节结核或肩部神经麻痹所引起的肌萎缩为轻。
3 治疗方法
对于两个小组的患者我们都对其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等穴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下面对具体方法进行阐述。
3.1 实验组治疗方法
我们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温柔的一指禅推法时长5分钟,然后用拇指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一分钟。对于阿是穴和肌肉痉挛处采用谭拨手法进行三分钟的治疗,然后使用擦法按摩患者肩部,当局部产生透热则停止。每次推拿时长为20分钟左右。
3.2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使用1.5寸的毫针对相关穴位进行针灸,在进针得气,停留20分钟。
我们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隔天治疗一次的方法,十次治疗为一个疗程。休息三天后进行下个疗程,供给患者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
本次实验的比较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严格进行。
4.2 观测指标
(1)治愈患者需要的治疗次数;
(2)根据视觉观察比较,患者肩周炎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
(3)按照Fugl-Meyer评定体系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科学活动测试;
(4)肩关节活动度测试。使用辅助仪器,如:量角器、尺子等测量患者肩关节在进行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活动中活动数据。
4.3 治疗结果
(l)对肩关节患者采用推拿和针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表现。详细情况见表l。
(2)两组肩关节患者治愈患者治疗次数比较。详细数据参考表2。
(3)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测试。详细数据见表3。
(4)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肩部运动数据比较。详细数据见表4。
(5)对两组肩关节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数据进行比较。详细数据见表5。
5 讨论
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他们肩部疼痛和疼痛导致的肩部功能障碍。用针灸对其进行治疗的好处在于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消炎止痛,让肩关节处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从而改善患者的肩周炎。用推拿对肩周炎进行治疗是利用推拿独特物理刺激去改善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该部位的疼痛物质积累,恢复患者肩部的酸碱平衡,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大量的临床治疗表明,推拿与针刺对治疗肩周炎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选择穴位相同的情况下推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针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推拿的总有效率、愈显率、缓解肩周炎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方面都要好于针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05 (08).
[2]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 (07).
[3]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06 (04).
[4]金宏柱,推拿学基础[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