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2018-03-20赵卷卷

关键词:言志磨难水珠

赵卷卷

考场试题

生活中,美丽的事物太多,清晨的露珠、傍晚的夕陽、盛开的鲜花都会带给我们怦然心动的感觉,甚至会给人带来启示。请以“美丽的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春华秋实还是草荣木枯,无论是晨曦暮霭还是潮涨潮落,无论是莽莽戈壁还是茫茫草原,无论是青青的石板还是幽幽的小路,无论是挣扎的壁虎还是倔强的长藤,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它们都蕴涵着无穷的意味,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醒悟,让我们崇敬。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助景物表情达意,通过描写景物,寄托、传达我们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我们称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们不妨试着运用一下这一方法吧!

二、点石成金

第一步,学会找“物”。小草在风雨中的坚强,往往会让我们想到人生也应该如小草一样百折不挠;梅花的“凌寒开”,会让我们想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蚂蚁的执着让我们想到在失败面前不要灰心,要调整目标重新奋斗。我们要找到生活中那些触动我们心弦的事物作为本次习作的“主角”。

第二步,学会描“点”。就像射箭要射靶一样,托“物”也要托到“点”上,即抓住事物的特征。一个“物”的特征往往有很多,我们不必将其全部特征——描述,而应选取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的部分加以细细刻画。

例如我们以大树为“主角”,如果想通过描写大树的茁壮,表达自己在学习中勇于面对挫折的决心,这样子,“物”与“志”显然脱节了。如果改成树苗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那就与我们所要表达的“志”关联紧密了。

第三步,学会拓“路”。托“物”不能停留在“物”的表面,要拓展思路,运用联想,运用对比,描摹出形神兼备的事物。

小草,虽无牡丹的雍容富贵,也无水仙的幽香典雅,但它有一颗热情的心和质朴敦厚的性格。它,从不吝惜自己娇小的身躯,不像含羞草那样扭捏;它,总是以“潇洒大方”的形象留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作者通过小草与其他花草的对比,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文章思想内容向纵深推进,深化了主题。

第四步,学会明“志”。“志”的含义很广,可以是感情、志向,也可以是情趣、爱好,还可以是愿望、要求等。如习作《钟之魂》“言志”的片段;那天大地一片朦胧。我走过操场,看见一个熟悉而高大身影。那往上举的手每动一下,便发出一声洪亮的响声。我的脑海中忽然闪出这么一个念头,莫非打钟的人本身就是一座钟?对,一定是这样的。因为,打钟人的心和钟之魂是相通的。克服任何困难,永不偏差,永远精确,和时间保持永恒的一致,这就是钟之魂。永远忠于职守,提醒人们要做什么,催促人们珍惜光阴,这就是钟之魂。钟和人融为一体,写钟,写人,都是为了赞美具有钟一样精神的人。

三、实战演练

美丽的竹

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喔学校六年级黄欣

老家的房前,有一块岩石,上面有一道岩缝。扎根岩缝的,是一根竹。

舂雨沙沙,雨点滴落在老家的窗台上,激起万千雾花。正是傍晚时分,透过朦胧的雨雾我看到了那根竹,修长的竹茎随风摇曳,细细的竹叶在雨中飞扬,美丽极了,优雅极了。在雨的天堂里,竹一定是最美丽的天使了,我这样想。

次日清晨,我走到那根竹旁仰头看它。挺拔,清秀,好一根美丽的竹!

那竹叶,无比苍翠。昨日的雨水留在竹叶上,成了小小的水珠。—阵微风拂过,水珠飘下来,落在我的脸上;水珠飘下来,落在我的身上;水珠飘下来,飘向清晨那暖暖的阳光中。

那竹茎,一节一节的,记录着岁月的变迁,节节向上,是生命的方向,充满生机与活力。阳光下,反射着白中透绿的光芒。加上水珠的点缀,显得更加可爱。

那根须,紧紧地抓住石缝。作为唯一的生物,竹生存了下来。它用坚韧的意志战胜了环境,更战胜了岩石。因为它插入岩缝,进入岩石最脆弱的地方,牢牢地抓住,没有松懈。若它不抓紧,恐怕再也没有那赏心悦目的景象,只是一根倒下的枯死的竹子罢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欣赏这根竹子,欣赏它那种坚韧的意志,在石缝中,欣赏它在磨难中依然挺着瘦小的身体向着太阳微笑的精神。人的一生中也难免经历磨难,但我知道磨难也是一种洗礼,战胜它,我会变得更坚强。

我更欣赏的是竹子成功生长、存活下来后,把自己的一帘幽绿与他人分享的精神。希望我也能如竹子一样,当几百年后,有人注视着我用尽心血以坚韧的意志取得的成果时,会赞道他有着和竹子一样的品性呢!

猜你喜欢

言志磨难水珠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种水珠
水珠的魔法
路上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人生路上磨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