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和建设路径探析

2018-03-20陈清钦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档案管理

陈清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和重点关心的对象.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对“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做出了部署,并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近年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高校不断提高精确认定的准度,提升精准扶贫的力度,拓展精准帮扶的广度,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工作也逐步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然而,贫困生资助工作千头万绪,夯实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对于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正确认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所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开展的教育教学、资助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录[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3].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切实给予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和精神激励,帮扶其成长成才.这对学生个人而言,有助于改变其家庭命运,阻断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开放共享.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精确认定的重要依据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做了明确要求.而认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基本信息和各类佐证材料[3].其中学生基本信息档案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识别的最基础和最直观的依据,各类佐证档案则从不同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识别提供证据支持.这些材料都是院系、学校开展困难生认定工作,实现精确识别的主要参考依据.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精准资助的重要基础

经济资助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压力、减轻生活负担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全社会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关注度在提高,各级各类经济资助项目层出不穷,资金数额巨大;而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在困难生认定过程中发挥了效用价值,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基础和支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中的经济层面受助信息能很好地指导资助部门制定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让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恰到好处的资助,做到应助尽助,避免过度或遗漏资助现象发生,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精细化育人的重要支撑

精细化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塑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在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是资助工作的根本和归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其别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导致他们在思想、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4].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高校精细化育人的重要支撑.它能直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和个性特征等,帮助高校政工干部探索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的原因,研究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生成长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实施心理辅导,培养人格品质,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扶贫与“扶心、扶志、扶能”的有机结合.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现状分析

当前,纵观各个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基本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收集学生个人、生源地、班级民主评议小组、院校认定工作组四个方面工作产生的材料,并无过多的拓展[5].整个档案管理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内容构成、功能用途、信息准确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1 档案管理规范缺乏制度化

高校有较为完善和规范的资助工作制度,特别是资助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资金的监管制度,但对资助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却少有人关注,也没有一套完整、权威、标准的管理制度.档案如何收集、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如何考评,这些往往因校而异、因人而异.

2.2 档案管理队伍缺乏专业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一般纳入高校资助工作范畴,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员负责管理.而高校资助管理人员往往在资助业务方面相对专业,但普遍缺乏档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对档案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档案功能的发挥缺少研究,其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面对困难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就业疑惑、思想波动缺乏较为专业的解读分析能力,这大大削弱了档案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

2.3 档案内容构成缺乏完整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基本以困难生申请和认定工作材料为主,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及佐证材料、高校认定工作材料等.档案内容简单片面,缺少学生个人各方面的成长档案,难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支持.

2.4 档案功能用途缺乏全面性

现有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主要以资助工作项目为模块进行管理,因此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认定和提供经济资助.档案功能用途单一,作用发挥不彻底,存在“重收集,轻使用;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帮扶”的不均衡发展,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教育影响并不明显.

2.5 档案信息内容缺乏真实性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基础信息主要来源于学生个人提交的,经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各类证明材料或者证件.这些材料的出具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办事人员因审核难度或人情因素等原因,出现把关不严,甚至出具虚假证明等情况[6].另外,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基本上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建立的,以后每学年的认定工作都以大一学年提交的证明材料为依据,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家庭经济得到改善也未能及时在档案上体现,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因非实时动态而失真,影响了精准扶贫目标的达成.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途径思考

3.1 制度规范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保障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1)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各高校应该以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制订的有关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资助工作实际情况,制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和实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制度.相关制度要明确档案的管理主体单位及其职责,要制订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借阅、检查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资质、职责、考核等做出明确说明.如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档案局于2014年11月联合下发了《福建省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是福建省各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2)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制度.认定工作是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基础性工作,而科学、规范、完善的认定制度则是保证客观、真实、全面评议认定的关键.因此,要制订一套量化的、科学的、易操作的困难生认定办法,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层层审核,提高认定工作的准确性,确保建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真实有效[7].

标准架构只考虑了策略的执行,并没有考虑QoS调用后的效果,调用效果应该以用户感知为标准。在互联网上,用户感知通过以下三个指标来体现:丢包、时延以抖动。如果不能达到用户感知的提升效果,甚至触发反效果,将造成用户反感以及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投诉,无法为移动运营商提供收入。时延、丢包以及抖动的解释如图3所示。

3.2 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关键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与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于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即需要掌握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1)要具备档案管理知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精通档案业务知识,了解档案规范操作技能等,要能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将有价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收集、保存起来.

(2)要具备资助业务能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档案对资助工作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充分认识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了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主要内容,精通资助工作各项业务;要从做好资助工作角度,建立起一套满足于学生发展需求,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档案.

(3)要具备心理辅导技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精神压力,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负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懂得阅读和识别学生心理普查档案,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生活上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辅助辅导员、心理教师在心理上辅以疏通辅导,跟踪并记录学生的心理成长档案[8].

(4)要具备就业指导技能.学成就业是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救自助”的重要环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技能,通过档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专业技能特长以及在校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树立奋斗目标,引导学生从容自信地参加就业招聘,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3.3 完善档案内容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基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要从完善档案内容构成开始,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信息档案.主要涉及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如学生个人的申请书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入学前的受资助材料等.

(3)资助服务档案.主要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各类资助信息,如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材料.

(4)学业发展档案.主要涉及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成绩信息、获奖学金情况、考证情况、参与学科竞赛及获奖情况等.

(5)心理成长档案.主要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心理筛查和成长情况,如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普查结论、学生接受心理咨询信息、学生心理变化及状态等.

(6)素质拓展档案.主要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在意志品质的塑造和提升情况,如学生的诚信档案、励志成长事迹、参与志愿活动和公益服务情况等.

3.4 教育育人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归宿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最终归宿是为了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实现育人目的.

(1)转变资助工作理念.即要将原有的“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帮扶”的保障型资助观念,转变为“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育人工作为重点”的发展型资助工作理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不只是为了认定并根据认定情况予以对应的经济资助,更为重要的是跟踪学生的成长,掌握学生的发展轨迹,及时有效地给予精神上的帮扶和鼓励,使其完成从“受助”到“自助”的角色转变[10].

(2)改变档案管理模式.即把原有按资助工作项目归类管理档案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进行归类管理档案的模式,实现学生档案一人一档.这样方便工作人员调取查阅某个学生的完整的资助档案和成长记录,有利于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3)发挥档案的育人作用.高校要充分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中的优秀事迹,帮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乐观、积极、向上和向善;要大力弘扬经济困难生中的正能量,激励学生讲诚信,学励志,懂感恩,用自己所学和能力回报社会,做自强自立的大学生.

3.5 真实有效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重点

档案的第一要义就是真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设的重点就是要确保档案的真实有效.

(1)加强纵向档案衔接.国家教育部门应与民政部门联合,要求从中学起就给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这样能够更为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和受助情况.学生进入高校后,高校就能与学生中学贫困档案相衔接,很便捷地利用中学期间的困难生档案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工作.

(2)加大监督抽查力度.高校对建立起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应开展监督抽查.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家访等形式,深入经济困难生家庭,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监控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卡消费情况等,搜集学生的实际生活消费信息,从侧面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进行考量,并记录到学生个人的诚信档案中[11].

(3)加强档案动态更新.固化的档案也是一种失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应该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动态认定,实时更新.一方面,高校要定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否出现较大变动,对于经济有明显好转改善的学生,应及时剔除出困难学生库;对于家庭或个人遭遇突发事件而陷入经济窘境的学生,应及时补充认定.另一方面,高校要密切跟踪学生学习、心理、素质成长等情况,及时更新学生的资助服务档案、学业发展档案、心理成长档案和素质拓展档案,为精细化资助育人工作服务[12].

4 结语

高等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高校要切实肩负起帮助经济困难生改变命运的责任,加强和完善经济困难生档案建设,以档案为依据,扎实开展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给予困难生经济资助;要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困难生的成长成才,最终实现“鱼”、“渔”兼授.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档案管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