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蚕桑企业主 形成可复制潼南模式
2018-03-20唐季平
周 懿 唐季平
(重庆市潼南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潼南 402660)
蚕桑生产是潼南农村的支柱产业,对振兴潼南经济,解决城乡就业,增加财政税收,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19世纪60-70年代,潼南“四边桑”栽植经验,先后有全国七省(区)一州,391批次,近2万人次前来参观访问,为国内蚕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但是,由于19世纪90年代,农民户均栽桑面积小,养蚕数量户均少,一张蚕左右,养蚕收入占养蚕农户家庭收入比重低,绝大部分养蚕农户将养蚕作为副业对待。在茧价行情波动,农民务工收入增加,以及农业优势行业市场引导下,导致养蚕劳力素质下降,出现有桑少养蚕,甚至不养蚕,造成潼南蚕桑产量质量急剧下滑,从1992年发种量12万余张,2000年下滑到2万余张。
如何发展潼南蚕桑生产,成为摆在蚕业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20世纪初,通过潼南蚕业工作者不断总结,认识到养蚕单元(养蚕户)栽桑面积小,全年养蚕数量少,是蚕桑生产急剧下滑的关键。随着本世纪初土地第二轮承包的实施,农民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土地规模流转成为现实,加之成熟的养蚕技术、蚕桑省力化机械和养蚕省力化设施的发展,使规模栽桑养蚕成为可行和必然。
2004年潼南在《潼南县“十一五”优势特色蚕桑建设项目发展规划》时,首次提出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蚕业实体。从2005年起,蚕桑生产开始转型发展,先后发展蚕桑企业7个,它们是潼南县明宇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潼南县宇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沐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员都蚕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区绵祥农业有限公司、重庆锦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有5个公司生产经营,它们是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沐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员都蚕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区绵祥农业有限公司、重庆锦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另外,潼南县明宇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潼南县宇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转行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潼南蚕桑企业的发展主要做法如下所述。
1 严控蚕桑业主准入关
业主发展蚕桑企业,需进行工商注册;有资金实力,每发展667m2蚕桑,有7500元以上的资金保障;热爱蚕桑事业,从事过与蚕桑有关的工作,或者有亲戚从事蚕桑规模生产,熟悉蚕桑技术。
2 严格要求桑园种植面积
桑园种植13.3hm2以上,桑园土地有偿流转,每667m2每年价格300~500元,田地略高,丘陵地略低,桑园集中成片。桑园地周围无蚕桑污染源,交通方便,水源方便,电力充足。
3 规范种植,规模养蚕
桑园实行宽窄行栽桑,宽行间作;推广小蚕集中饲养,大蚕工厂化蚕台育,全年多次、密集蚕期养蚕,熟蚕自动上蔟新技术。推广蚕桑优良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优良蔟具。
4 发展养蚕企业为主,桑产业企业为辅,同时发展种苗企业,多业态并存
发展蚕桑,购买桑苗栽植便捷快速,但易造成桑树紫纹羽病传入,桑树根结线虫病传入。为此,潼南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种苗企业,苗木优先满足潼南栽桑养蚕企业所需,避免毁灭性桑病传入潼南,在潼南蔓延,使潼南蚕桑健康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的基础是蚕茧生产,发展养蚕企业,生产量多质优的蚕茧,潼南蚕业工作者始终放在重要位置,目前5个企业中,有3个养蚕企业,重庆市员都蚕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重庆市首批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单位,公司于10月下旬率先规模育蚕产茧成功。
5 三产融合,桑园间作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塘坝镇发展蚕桑生产,目前,该企业项目一期种植果桑园68hm2,是重庆市单体企业果桑面积最大企业,2017年12月30日《优质果桑高效种植示范区建设项目》被确认为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2018年4月葚美甜桑葚已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该企业实施三产融合发展,即一产为基础,二产为核心,三产为品牌文化建设;公司现已生产七大类产品,即桑椹酵素及发酵类产品、桑椹果酒、桑茶(果茶)、桑果干(冻果干)、果醋及解酒产品、有机色素、植物精华原料。已连续举办5届潼南蚕桑文化节,农旅结合,增加收入。公司成立至2017年10月总投入3418.1万元, 2014年至2017年8月总销售收入2984.7万元,其中,2014年至2015年销售收入1142.2万元,2016年销售收入727.97万元,667m2桑产值7136.96元,2017年销售收入1114.46万元,667m2桑产值10926.09元。公司综合市值不少于2160万元;重庆市潼南区绵祥农业有限公司在桑园地宽行种植玉米,玉米收入解决土地租金和农民务工收入。
6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2008年潼南县明宇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东桑西移”项目资金280万元资金支持。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潼南区农业委员会在2014年支持40万元,用于企业A区采摘变道建设、在2015年支持20万元,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在2016年支持70万元,用于企业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商务委在2016年支持65万元,用于蚕桑多元化示范园建设、在2017年支持72万元,用于企业温室大棚及蚕桑烘干设备建设;重庆市外经贸委在2015年支持21万元,用于企业果桑菌核病防治工作;2018年重庆市商务委支持项目资金40万元;还有潼南区科委和潼南区水务局在2015年给予了企业资金支持;近年来各级部门支持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资金328万元以上。2018年新发展企业重庆市员都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重庆沐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获得重庆市商务委规模化集约化蚕桑补助资金200万元和30万元;重庆市潼南区绵祥农业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茧丝绸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
7 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推行企业+基地生产模式。农民土地流转后,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同时,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在蚕桑企业工作,既可以务工,又可以照看家庭老小。
8 蚕桑中心技术服务全程跟进
蚕桑企业主外出考察,桑园土地落实,桑园规划,蚕室蚕棚规划修建,桑种、穗条购买,育苗、栽桑、养蚕技术培训与指导,蚕桑项目申报等环节全程服务,让业主发展无后顾之忧。
发展潼南蚕桑企业,是潼南蚕桑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潼南蚕桑发展的经验总结,是高起点恢复发展潼南蚕桑的捷径,是蚕桑生产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优势产业的有效途径。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我们有潼南县明宇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潼南县宇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盛田良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员都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实践探索,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在各级主管部门、各级业务部门支持下,潼南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督促指导下,全区把发展“四化三新”蚕桑企业作为生产发展方向,即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促进蚕桑生产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逐步淘汰落后的小而散农户经营模式,加速蚕桑转型发展,通过业主努力,力争形成可复制的蚕桑企业化发展潼南模式,给其他兄弟蚕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