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蚕业(下)
2018-03-20蒋猷龙
蒋猷龙
第三节 蚕桑科学技术
1 蚕桑科技的成就
汉代种桑,一种是采取桑子与黍混播,第二年利角苗叶养蚕的方法,“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渍之,以水灌洗取子,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黍、桑当俱生,锄之,桑令稀稠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常逆风起火。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箔蚕。”(《汜胜之书》)。指出了即使是荒地,只要深耕,就能育好桑苗,并且到明年,一季春叶就能饲养三箔蚕,相当于现今亩产茧30斤,即产叶450斤。如果连年如此利用桑叶,那便是无干桑,即“地桑”的养成型式,适于妇女采叶。宋子侯《董娇娆》诗中有“提笼行采桑”,说明采桑是很轻便的。
另一种是“还庐树桑”(《汉书》“食货志”),这都是乔木桑,也是在农田大面积栽桑的,“务修田畴,滋植桑柘,肥硗高下,各因其宜”(《准南子》“主术训”)。春季结成很多的桑椹,甚至在高温的秋季也能再结椹一次,《续汉书》“五行志”记载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九月,桑复生椹,可食”,指长安一带的桑树生长情况,又认识到“桑无附枝”(《后汉书》“张堪传”)是树势健壮的表示,《论衡》“商虫篇”记载“桑有蝎”指出当时已有桑虫的严重为害,蝎是桑天牛的幼虫。此外,还有尺蠖和桑螟(《尔雅》)。
2 养蚕科技的成就
汉朝养蚕己在保温的室内进行,并了解到温度高低和饱食程度与蚕生长发育的关系,“寒而饿之则引日多;温而饱之则引日少”(仲长统《昌言》),“并有意识地提高蚕室温度,以促进蚕的生长发育,凡养蚕者,欲其速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养之”(《前汉书》卷59)。因此,在养蚕前就充分做好蚕室保温和蚕具的准备,“涂隙穴、具槌、椅、箔、笼”(崔寔《四民月令》),从山东临沂银产山发掘的东汉墓石浮雕的图象可见,当时生火的抬炉与明清的仍极相似。
对蚕的生活史已有简单的叙述,“蚕食桑老,绩而为茧,茧又化而为蛾;蛾有两翼,变去虫形”(《论衡》“无形”)。对出丝率与茧层的关系,也有所研究,“虫茧重厚,称其出丝,孰为多者”(《论衡》“白纪”),要求饱食上蔟,焦赣《易林》载:“饥蚕作室,茧多乱绪,端不可得。”
蚕的眠性,仅有三眠的记载,龄期经过二十一日,蚕的化性,在北方有一化、二化(原蚕)和多化,且多化性一直连续孵化直到秋末,“秋蚕不成,冬种不生”(焦赣《易林》),二化性蚕的饲养比较大,因此,二蚕粪成为当时种麻、种瓠和小麦播种的主要肥源,并作药用(《武威汉代医药简续》)。由于二蚕用桑采伐过度,受到政府的限制,原因是会对桑树的生长带来损害,“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准南子》“泰族训”)。①《史记》“平准书”此时处在南方的日郡,则饲养着八化的多化性蚕。蚕茧有黄、白两色,因此,缫出的丝线,黄的像蜜蜡,白的像凝脂(王逸《机妇赋》)。
蚕病有白僵的记载,白僵蚕作药用(《神农本草经》)。
柞蚕丝虽远在周前已经利用,并作为山东一带的名产,即所谓“檿丝”,但在汉朝,柞蚕丝仍来自天然资源。《古今注》载:“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今山东登州地区)东牟山(今山东文登西北牟平县东南的东牟山)有野蚕成茧,茧生蛾,蛾生卵,卵著石。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后汉书》“光武本纪”载”至是(建武二年,公元26年)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
3 茧处理和缫丝技术的成就
为防止鲜茧一时缫丝不及可能引起化蛾,采用震蛹和晒茧的方法,《淮南子》“谬称训”比喻说,“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寝关暴纩的意思是:“曝茧蛹动摇不休,死乃止也。”
缫丝的器械未经查考,缫丝已用沸水,《春秋繁露》“实性”载“茧待缫以涫汤后能成丝”。
缫丝后的废茧用作丝绵,这在前代已经盛行,即所谓“纩”,但未见制法的记载。汉朝的制绵,是把烂茧、茧衣等缫丝中的次料,煮后漂洗,放在竹帘上打击除去脱皮或蛹油等杂物而成。荡在帘上的薄丝片,原是漂绵时的附带物,后来剥下来作为缣帛的代用品,这就是纸的起源。因此,《说文》中对纸的解释说:“絮—苫也,从系氏声”,说明纸的起源是漂绵而得到的薄片,“絮”象是一个妇女(女)在用筐(口)漂洗丝缕(系)。
从《九章算术》的记载中,“今有生丝三十斤,干之耗三斤十两”(衰分章第十七题),可见生丝的一般含水率为12.5%;又记有“今有络丝一斤,练丝一十二两”(均输章),说明熟丝的练减率为25%,与近代的数值大致接近。
从马王堆发掘到的丝织品可见一般丝缕的粗细为11-14旦,当时单茧丝纤度在l旦以内,当为13-17颗茧的定粒缫。但不同织物所要求丝缕的纤度是不同的,有纤细到用一茧缫丝做成衣服的,“曳”独茧之褕絏(司马相如《上林赋》),虽则可能是形容之词,足以说明丝缕的用茧数是极少的。但绒圈锦的绒圈经绒纤度达42.12旦,用54颗茧定粒缫制而成。
由于养蚕规模的扩大,除生丝产量大幅度增长外,丝绵的服用已很普遍。《汉书》“西南夷南粤朝鲜传”载“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褚即丝绵袄,上中下表示丝绵的多少厚薄。
最早对丝绸作为实物租税的记载见于东汉。章帝元和中(公元85年左右)“是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谷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帝然之,有诏施行”(《后汉书》卷七三“朱晖传”)。“一取布帛为租”,可能就是汉朝对农民征收实物地租的开始。待至质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九月,宋穆上奏说,“河内一郡赏绸缣、素、绮、縠才方八万匹,今乃十五万匹。官无现钱,皆出于民”(《后汉记》卷20)。可见在这八十多年间,统治者对农民丝绸的征收,有增无已。至汉末,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令:“户出绢二匹、绵二斤”(《魏书》卷一二“何虁传”;卷二三“赵俨传”),改按户口为征收丝绸的单位,自此对农户的征丝、征绸有增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