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中的敬谦语教学研究

2018-03-20李铭娜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词语汉语

李铭娜 , 于 航

(1.长春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22; 2.安阳师范学院 研究生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世界范围内想要学习中国的语言以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敬人谦己”既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敬谦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经常使用到的基础交际用语,在礼貌语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礼仪文化的特点。本文从敬谦语的本体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对敬谦语在对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的探究,可以为中国传统优秀的“礼”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对外汉语教师敬谦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 敬谦语的概念和分类

1.1 敬谦语的概念

在汉语中,表达恭敬的意义或者含有谦虚的基本意义的词语叫做敬谦语。汉语中还有一部分词语本身不具有敬谦意义的词语,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能够表达恭敬或者谦虚的意义,因此这些词语也可以称为敬谦语,将其纳入对外汉语敬谦语教学的范围中。 “敬辞”也叫“敬语”“敬词”,一般是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恭敬、尊重的场合下使用的,也表达该词的主语与宾语之间的尊敬关系。如:“关于这件事的处理,我遵从您的高见。”

“谦辞”是说话人对自己或者提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时候,表达谦逊时使用词语。如“不知大家今天来家里做客,寒舍简陋请多担待。”虽然 “敬”和“谦”是一对表达对立感情态度的词语,但是表达对他人的尊敬“敬”和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谦”又是对立统一的,“谦己”是通过降低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去抬高他人。“敬”和“谦”自古不分家,所以被合称为“敬谦语”。

1.2 敬谦语的分类

根据敬谦语语言交流中的发挥的功能,即是起到称呼的作用还是表述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两类:

(1)代词称谓性敬谦语。例如我们用得最多的代词称谓性敬谦语有:“您”和“我们”。“您”是“你”的敬称形式,通常会用在对长辈、老师、领导的尊重称呼上。“您”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交际中,适用范围最广泛,使用最频繁的称谓性敬谦语。例如与老师对话时,我们要称老师为“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场合也比较广泛。例如在获得奖项时,使用“我们”这一称谓会体现集体主义的感情,增进对话双方的感情,会让人觉得说话人谦虚有礼貌。

(2)名词称谓性敬谦语。名词称谓性敬谦语主要有通用称谓性敬谦语和表述性敬谦语两部分。通用称谓性敬谦语指的是在古代或者当今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泛用性的社交称谓。称谓性敬谦语可以适用于各种文化水平、各种年龄阶段、各种职业工种等方面,例如“女士”“先生”“师傅”等。称谓敬谦语以外的所有敬谦语可以叫做表述性敬谦语。例如:敬语“贵”,如“贵庚”“贵友”;“高”,如“高论”“高寿”;“拙”和“鄙”,如“拙作”“鄙见”等。

2 敬谦语的特点和功能

2.1 敬谦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敬谦语是从古老的华夏民族语言中继承下来的一份珍贵遗产,它越朝历代,发展到当今,已积淀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研究者在这里主要谈其民族性、时代性和指向性。

(1)民族性。汉语中的敬谦义位数量比较多,例如对对方的来信可以尊称为“芳信”“惠函”等;对谦称自己写的信为 “小简”。表示敬谦义位与非敬谦义位组合使用,使得敬谦语变化无穷。与此相反,英语中比较缺少敬谦义位。我们列举如下2个汉英对应解释:

拙见 my opinion

惠书 your letter

从这些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几乎没有直接表示敬谦义的典型语素,可见英语的敬谦义位不是很发达,而汉语中的敬谦义位则表现力丰富,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2)时代性。受语言与社会共变规律的制约,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敬谦语,如地位卑微的人称自己为“小的”等,都适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体现当代精神的敬谦语涌现出来。例如用“我们”代替“我”,这一称法的变化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现在为人们广泛使用。

敬谦语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尽量选用切合时代精神的敬谦语,适时淘汰过时的敬谦语也可以让双方顺利达到交际要求。

2.2 敬谦语的功能

(1)表达客气。敬谦语在日常的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表达客气的功能。如:“您老请上座!”

(2)表达讽刺。敬谦语本身都含有恭敬或谦逊的口吻,主要用来表达恭谦的态度的。可是,在某些具体语境中,敬谦语也常常被反用,以发泄不满、愤恨、蔑视、奚落的情感,起到讥讽的作用。

(3)表达疏远。敬谦语的使用,多用在人们之间初次见面或见过几次面但不太熟的情况下。在同辈熟人间,比如亲兄弟、情侣或夫妻之间很少用敬谦语。

(4)表达郑重。国内、对外的一些公文中运用敬谦语,多是为了表达严肃认真的态度,以显示郑重的效果。

3 现代汉语敬谦语教学情况分析

(1)学生的文化背景影响“敬谦语”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对敬谦语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一样。例如日本、韩国跟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这些国家的学生在习得母语时,就接触过“敬谦”文化,所以理解学习接受敬谦语相对容易。而欧美国家的学生处于非汉字文化圈,他们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差异,所以在接触学习敬谦语时,会因为他们固有的文化而使得他们很难从根本上了解中国的敬谦语文化。

例如,在生活中有人被夸奖时,被夸奖的人很少会直接接受表扬,相反会说:“其实我没那么优秀,做得还不够好。”之类的话;宴请时主人做了很多的菜肴,但说:“我也没准备什么,粗茶淡饭,请别介意!”这些表达对不了解中国“礼”文化的西方人容易在学习时产生焦虑,形成一种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汉语的学习。

(2)教师讲解“敬谦语”有时不透彻。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敬谦语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掌控能力、体态语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把握等都会对影响学生对敬谦语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而初级阶段正是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打下基础的阶段,对于初级阶段敬谦语的教学,汉语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更为重要。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汉语教师因为对敬谦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时会出现对学生关于敬谦语的提问匆匆回答的情况。例如课文中出现“您贵姓”内容的时候,一些教材在生词解释部分没有明确说明“贵姓”的意思,学生可能会存有疑问,这个“贵姓”到底是什么意思?有的汉语老师就会告诉学生说“是一种表示尊重的问法”,不会进一步说明其中文化含义,所以,学生就不会了解到中国姓名文化中蕴含的礼文化;还有些学生看到教材中出现的中国人在受到表扬和夸赞后会说“哪里哪里”,就会问教师为什么会这么说,而有些汉语教师则会用“这是我们的习惯用法”来回复学生,而不是向学生讲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以及当代社会我们日常交往中是否还会用“哪里哪里”来回复别人的夸赞。

(3)教材内容有待改进。有些教材在词汇的选择上落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些像“幸会、幸会”“哪里哪里”这些是人们用来表达谦意的词语,在现今社会的交往中如果还继续应用则会使交际双方都不舒服。尤其是“哪里哪里”这种用来回应受到别人夸奖时的方式,当今社会有部分的国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用“谢谢!”来回应,或者用别的方式回敬对方。所以,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内容时应贴近当今社会生活交际交流的现实。

还有部分教材对两个意义不同的汉语词汇采用相同的英文注释。如“叔叔”“舅舅”都注释为“uncle”,“姑姑”“姨妈”“婶婶”“舅妈”注释为“aunt”;此外,还有些教材的英文注释没有结合教材内容中的具体交际情景,像把“贵姓”中的“贵”注解为“expensive”等。这些情况都有待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中改进。

4 敬谦语教学的优化做法

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敬谦语的教学中,为使刚来到中国学习不久,对中国文化还没有深入理解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敬谦语文化,并在不造成文化休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交际,我们从敬谦语文化交际的角度试着提出在教学中的优化做法。

4.1 要注意交际规则的转化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要注意进行交际规则的转化。例如,前文提到的汉语敬谦语 (拙见、拙作、贵庚、贵友、高论、高寿)反映出的是中国文化的“自谦尊人”的交际规则,译成英语时就不能照搬这一规则,而必须进行交际规则的转化,使其符合西方文化“利益均衡”的礼俗规范要求。又如,汉语询问型问侯语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相互关切之情,翻译成英语必须转化为尊重个人独立自主的英语习惯说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教学中的文化误解,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要把交际规则的转化和语言规则的转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们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敬谦语教学中需要统一认识和认真解决的首要问题。

4.2 研究词典释义与词语交际文化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师对敬谦语的理解与释义要在综合考虑词语理性意义与文化含义之间的关系上进行。在日常跨文化交际和对话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与释义不能一字不差的按照双语词典上进行,而是要结合跨文化交际的语境,达到交际双方相互理解的目的。这种沟通中的理解建立在敬谦语运用与翻译中的交际规则的合理转化。汉语敬谦语教学也需要涉及交际规则转化的讲解和教授。以汉英之间交际的为例,两种文化之间交际规则的转化就至关重要。例如:词典将“您贵姓?”译成“May I ask your name?”和“What is your name please?”汉语的“贵姓”体现的是中国文化自谦尊人的规则,译成英语就变成了遵从西方文化的利益均衡和尊重个人独立自主的原则,改为询问对方是否允许问及他/她的姓名的说法。在西方的社交场合,第一次见面时还必须将中国文化的询问对方姓名的方式转化为只主动介绍自己,由对方决定是否告诉自己他/她的姓名。至于汉语中敬谦语“免贵姓王”、“您怎么称呼”、“不敢不敢,我叫……”等自谦尊人的说法,就更不能直译成英语了。唯一得体的译法只能是将其转化为同一语境下英语的习惯说法。

同是关于姓名的例子,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为了套交情,对以前似乎见过面的人说“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面,但一时想不起您的尊姓大名。”这一说法也不能直译成英语,否则就会触犯对方自尊心。留学生会想,你既然像是与我见过面,为什么记不住我的姓名?说明你并不在意我。

对于这些具有强烈中国文化礼俗特征的词语,在教学中只能将其转化成对方文化的对应敬谦语才会排除交际价值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解,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4.3 敬谦语教学应“因词而异”

初级阶段的汉语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汉语词语,构建了一些关于敬谦语的图示结构,同时对中国的交际文化有着饱满的热情,希望在日常交际中得体的使用学过的敬谦语。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让学生对中国的敬谦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日常交往中涉及的基本敬谦语能初步掌握。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在和中国人日常交际中,面临不同的语境和交际对象时,敬谦语的使用应该有所区别,而不是“一词用到底”。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交际误解和文化冲突,对文化差异较大的敬谦语应当谨慎使用,注意教授符合国际礼节的语言。对一些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词语和产生强加于人的感受。初级阶段的敬谦语教学应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真正真实的与中国人交往的情景中,能恰当的知礼、懂礼、用礼。

我们可将汉语敬谦词分成不同类型,教学要求 “因词而异”,可以分为:

(1)既要明白其理又要学会使用。对于第二语言文化中流行而又与学生母语文化基本对应或不会引起文化误解的那些词句,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充分理解还要娴熟运用。例如“我们、谢谢、不好意思”等。而对于具有一定文化差异但在交际中产生微弱的文化冲突的敬谦词,则要引导学生尽量透彻理解其中蕴含的“礼”文化并尽力使其在一定的场合中能恰当应用。例如“家父、寒舍”等。

(2) 明白其理但不要求违心使用。对于具有明显文化特征和强烈文化冲突的那些敬谦语,则只要求学生明白其理,但不必非要违心使用。例如,中国文化许多表达自谦尊人和互相关切之词句与西方文化的利益均衡和尊重个人独立自主的礼貌原则存在尖锐冲突,西方人难以接受,而且可以学到其他愿意接受的表达方法。对于这类敬谦词句,学习汉语和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需要清楚了解其文化含义及其反映出的中国文化特征,以便消除与中国人交际的心理隔阂,避免文化误解。但是,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替代词句或不使用这些词句不会影响与中国人的交际,就不必勉为其难,违心使用。如何选择这类词句,需要教师在充分调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教学。像是汉语某些敬谦语充分表达中国文化重情感的热情洋溢之词,就要慎重处理,区别对待。

5 结论

作为“礼”文化在语言上体现的敬谦语,是中国人日常交际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敬谦语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中国的敬谦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日常交往中涉及的基本敬谦语能初步掌握。使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评价标准、价值观念等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者对汉语敬谦语的掌握和应用,在满足自身使用汉语进行得体交际的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播,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本文对敬谦语本体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初级阶段敬谦语的教学情况给出了教学优化的做法,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师在敬谦语方面的教学和中国“礼”的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词语汉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初级阶段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