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岩刻画的代表盘龟台岩刻画

2018-03-20柳时仙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蔚山刻画鲸鱼

[韩]柳时仙

韩国岩刻画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不及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但是具有鲜明的韩国特色,展现了古代韩国与中国大陆的密切关系。在韩国岩刻画中,最典型的是备受国际瞩目的盘龟台岩刻画。在它发现之初,学界主要是从考古学、美术史学等视角研究探讨其创作年代和创作技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关于岩刻画的研究范围开始扩展到文学、金石学、民俗学、生态学等领域。以盘龟台岩刻画为中心的韩国岩刻画遗址,大致都是为了祈祷多产富饶而进行祭祀的场所。

一、岩刻画的含义及韩国岩刻画的分布特征

所谓“岩刻画”是指在岩石上通过表面刨磨、雕琢等方式刻画出的某种形象。其中有刻在岩石表面的,称岩刻画;也有使用染料描绘的,称岩彩画。远到欧洲的奥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拉斯科洞窟壁画,近至分布在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地的岩壁上面的彩画都属于岩刻画。我们把这种岩刻画或岩彩画统称为“岩石画”或者“岩画”。由于韩国境内至今还未发现过岩彩画,因此韩国人把岩石画统称为“岩刻画”。

在韩国,岩刻画已有50多年的发现历史。自1970年到1971年所发现的韩国岩刻画的代表盘龟台岩刻画和川前里刻石以及高零良田里岩刻画以后,近20多年来几乎未发现新的岩刻画遗址。所以,这一期间对岩刻画的研究不是很活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陆续发现一些与高零良田里岩刻画类似的遗址,学者们开始对之进行研究,并且热度很高。他们把研究范围延伸到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地的岩刻画,使韩国岩刻画的研究有了新的角度。

本文之所以把韩国岩刻画置于东北亚岩刻画整体视野中进行研究,是因为韩国岩刻画与中国北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的岩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岩刻画大部分选择在山体不太高、垂直的岩石面上刻画,这是因为要选择人的手臂能够到达并且易于刻画的地方。研究发现,有岩刻画的岩石面大部分都处在向东或向南或是从早到晚都有日照的地方。大部分岩刻画的岩面正下方部分都有相对平整的地方,这是当时的人们为了在刻画时举行某种仪式时所必需的空间。所以,岩刻画的创作地点,除了少数小型岩石以外,一般都在河边的向东或向南的岩壁上,与日照关系密切。在中国的内蒙古和新疆阿尔泰地区涌出泉水的地方也能见到岩刻画,说明岩刻画与水也有很深的渊源。韩国岩刻画的代表——盘龟台岩刻画的地理分布亦如此。

二、盘龟台岩刻画

(一)地理位置及发现

盘龟台岩刻画位于蔚山广域市中心河川太和江支流大谷川中游平均高度达70米的右侧岩壁上,巧夺天工,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岩刻画主要刻在主岩面的上部向前突出处,连接主岩面的岩壁往河边方向90度近拐弯的地方,因此主岩面部分除了傍晚夕阳西下时以外,整日不见阳光,就连正午阳光也不是特别明显。

在1971年12月25日,东国大学文明大教授与延世大学博物馆研究员李隆祖以及高丽大学史学系金贞培教授等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岩壁上的岩刻画,这些岩刻画被命名为“盘龟台岩刻画”(图一)。

图一 盘龟台岩刻画

自发现盘龟台岩刻画后,经过数次考察,专家学者们在1984年发表了综合考察报告书,盘龟台岩刻画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1995年最终被指定为韩国国宝第285号。经过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又把2000年进行考察的报告书发表出来。据这个考察报告书可知,盘龟台岩刻画共有各种物像296幅,其中动物图像193幅,人物图像14幅,用具图像11幅,未知图像78幅,都是刻在高3米、宽10米的岩面上。①《东国大学学术调查报告》,东国大学《文化遗产》,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2000年第6期。

(二)内容、制作技法及特征

一般而言,韩国岩刻画是由各种不同内容组成的,刻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分类方法可按描述方法、描述对象、刻制方法等进行划分。由于通过固定的同一基准分类进行叙述难度较大,为了方便,本文按内容进行叙述,将盘龟台岩刻画分为动物、人物、用具、未知等四种图像类别;而在叙述刻制方法时,则按照面刻画和线刻画两种形式来叙述。

1.动物

在盘龟台岩刻画中,动物岩刻画可分成面刻画和线刻画两种类型。其中用面刻画法的比重更大。以面刻画方法刻画在岩面左侧角的鲸鱼或乌龟等海兽和少数陆兽,不仅刻得很小,且中间部分也同样刻着鲸鱼或乌龟等海兽及鹿、野猪等陆兽(图二),其余部分则比较散漫地刻着各种动物。左下部有一条以“S”形扭身的侧面鲸鱼,十分生动形象。在侧面的四条鲸鱼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还有背上正喷水的活动的鲸鱼。面刻画大致上既可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又能表现出鲜明的画风。线刻画则是均匀地刻在整个岩面上,除了极少数以外,大部分都避开面刻画来刻,而且构图上也没有那么精细,用线刻法刻画的鲸鱼仅有3幅。

图二 鲸鱼、野猪等动物形象

陆兽主要是虎、豹、鹿、羊、野猪等,其中鹿和野猪都是鼓腹,可以推断它们都是雌性的。几乎没有大角鹿,此外还刻画了少数动物,但都被关在笼子或木栅栏里。这些刻画大部分不是由单纯的轮廓线构成,而是由各种各样形态的线组成。这种方法,有些学者认为是透视法的一种,但本人认为,虎、豹等部分动物的外皮纹描绘得很明显,不同于一般的透视法画作。面刻画和线刻画除了有一部分重叠以外,大部分都是尽可能地避开重叠。本人认为很有可能是进行线刻法创作的画家在刻画时为了尽量避开前人画作而有意为之的结果,可能画家们心里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所以才在不破坏面刻画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线刻法创作。无论是面刻还是线刻的动物,大部分描绘的都是怀胎形态,动物的下腹部普遍隆起,这种对动物怀胎形态的描绘,表现出了作者祈求生命生生不息的愿望,具有咒术即图腾的意义。

盘龟台岩刻画的突出特征就是从左到右画作数量依次减少。左侧多为海兽,右侧几乎都是陆兽,海兽数量明显多于陆兽。创作鲸鱼等海兽的画家与创作鹿、羊、野猪等陆兽的画家应属于不同的群体。线刻画是在岩面上四处散布,推测应该是先刻面刻画后,隔一段时间,为避免重叠,再创作线刻画,并且创作线刻画的画家是在认同前人创作的前提下进行创作的,这种迹象表明,不同时期的画家在进行创作时,维持着文化的连续性。

2.人物

人物像共14幅,只占全体画作的4.7%,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4幅人物像中,5幅是侧面像,6幅是正面的全身像,只有3幅是刻画人物脸部的脸面像。在全身像中也有4幅被认为是包含了男性性器的人物像,最引人瞩目的一幅是:画中人双手举臂,把性器向前伸出的同时,腿稍微弯曲,仿佛这个人正在跳舞;第二个人物像是用双手将长物体举到嘴上,与吹号的动作极其相似;第三个人物像则是把双手举到脸部,双腿屈膝与其他动物刻在一起,似向海神祈福,这个人物可能是祈求送来鲸鱼的咒术师;还有一个全身像,似乎正在看对面的鹿类动物,用类似箭的工具对准猎物,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借由刻画真实地反映出来。当然,对刻画内容的理解会因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而不同,那个全身像也可能被视为吹号的放牧人或拿弓箭的猎人。

图三 人面像

在另一个正面全身像中,人物呈双臂叉开、双腿站立的姿势,该图像精细地突出了4只尖尖的手指。在世界岩刻画范围内,这种形像很常见,有的学者将之解释为“萨满”①萨满:也可音译为“珊蛮”“嚓玛”等。该词源自通古斯语saman与北美印第安语shamman,原词含有”智者”“晓彻””探究”等意,后逐渐演变为萨满教巫师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也有的学者将尚未表现出性器突出特征以及胸部凸起的人物像解释为女性。但是实际上,通过仔细观察,并不能确认画像中存在胸部凸起类似女性胸部的部分。安东大学任世权教授和蔚山大学全虎兑教授与本人持有同样的看法。另外2幅只有面部的脸面像(图三),被看作是拥有极强咒术技能象征的假面具。

总而言之,用线刻法创作的脸面像描绘了古人所祭祀的神的形态,以及在祭仪上所使用的神的象征物——假面具,这种脸面像被推测为主持祭祀仪式的“萨满”形象或参加祭祀仪式的其他人物形象。

3.用具

在盘龟台岩刻画中发现的用具像大概有11幅,其中5幅被判断成船画像。有将其解释成捕鲸船的;也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好似分隔符;有的则好似连接画的连接符。一部分学者从南海岸探鲸船、“灵魂船”有关的民俗调查结果中受到启发,将其解释成把死鲸魂归还给原始故乡海神世界的魂船。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场景只是与周围画作不相关的独立性创作,在不确定是否跟捕鲸有关的情况下,将其解释为与捕鲸祭仪有关的魂船尚为时过早。

4.未知像

盘龟台岩刻画虽然总体保存状态良好,但也有一些难以鉴别所画内容的画,这些画像被称为未知像。造成难以鉴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磨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画作本身就是在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例如有的画很像鲸鱼,却未完成,因此难以断定要表达的内容。有的画很像捕鲸用的浮具,可是很难找出正确的名称。还有的是抽象形态的画,实际描绘何种特定的形象,是否表示记号,难以进行判断。对这些未知画像,需要进行更多的深层研究,以便作出科学的判断。

5.创作年代

自从发现盘龟台岩刻画后,韩国学术界不仅关注岩刻画的内容,而且也关注岩刻画的创作年代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盘龟台岩刻画的创作年代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旧石器时代中期;还有的学者认为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也有学者认为是青铜器时代。

最初的发现者东国大学文明大教授根据对盘龟台岩刻画中的面刻画和线刻画进行研究,把面刻画同中国黑龙江地区的驯鹿画相比较,推测其创作年代为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②文明大:《蔚山史前时代岩壁刻画》,《文化遗产》1973年第7期,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黄龙勋教授③黄龙勋:《蔚山史前岩刻画研究》,京熙大学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77年。是把韩国岩刻画分为物相岩刻画、几何纹岩刻画、性穴岩刻画等三种,其中盘龟台岩刻画被归于物相岩刻画,认为其中动物、人物、捕捞场面等画是青铜器时代以后的具有属于东北亚地区岩刻画系统的文化传统。金元龙教授认为,盘龟台岩刻画是反映捕捞、狩猎经济社会现象的岩画,其所使用的X射线技法是与日本弥生时代的作品画法相同。④金元龙:《对蔚山盘龟台岩刻画.》,《韩国考古学报》1980年第9期也有学者根据在画里出现的远洋船和弩,认为应把盘龟台岩刻画的创作年代定在青铜器时代晚期到原三国时代①原三国时代,指的是在韩国考古学编年上铁器时代以后所出现的时期。即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从史前时代到历史时代转换的过渡时期。。与此相反,郑东璨教授认为,岩刻画里刻的动物是洪积世以后的动物像。②郑东璨:《我国史前岩石画的研究——以大谷里史前岩石画为中心》,延世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6。船画的出现与制作技法、狩猎技术及用具等,都反映的是新旧石器时代的捕捞、狩猎场景。任章赫教授认为,岩刻画里画的动物像虽然与新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像相同,但是创作技法和形式与西伯利亚地区青铜器时代的岩刻画很相似,因此应是青铜器时代的创作。安东大学的任世权教授认为,虽然面刻画比线刻画的时间要早,但是从大局上,二者都是同一个文化的产物。③任世权:《对蔚山岩刻画文化遗址的保存和开发》,大元社,2008。线刻画样式的画,如鹿和虎等都是出现在青铜器时代的纹样。如果把线刻画的制作年代归为青铜器时代中期,那么这之前的面刻画则应是青铜器时代早期。蔚山大学的全虎兑教授是把盘龟台岩刻画与在蔚山地区不断出土的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遗物、遗址联系起来,认为盘龟台岩刻画的创作年代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④全虎兑:《蔚山大谷里盘龟台岩刻画保存论》,《韩国的岩刻画研究》2000年第2期。

通过讨论和交流,目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盘龟台岩刻画的创作年代应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本人对学者们关于盘龟台岩刻画创作年代的界定表示认同,只是解释上有一点不同。盘龟台岩刻画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韩国岩刻画本身,应扩大到世界范围,尤其需要与中国北部及其沿海地区的岩刻画和遗址、遗物做比较、分析。

韩国在地理上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与中国的辽东半岛及沿海岸邻近。蔚山位于东海岸地区,在盘龟台岩刻画创作的年代,当地尚未形成政权和国家,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圈中,地域分隔并不明显。其时,蔚山地区的海里有很多鲸鱼,这在岩刻画里可以证明。在中国的辽东半岛沿海地区被称为小珠山文化的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遗址中,1978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专家学者们把这些遗物的年代定为距今6000多年以前。吴家村遗址还出土了狗、猪、鹿、獐等动物骨骼和海产的贝壳、鲸骨等,这与盘龟台附近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非常相似。如在蔚州郡西生面新安里遗址、蔚山市南区黄城洞细竹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废冢里,大量出土了海兽鲸骨和猪骨、鹿骨等在岩刻画里被刻画的陆兽骨。这些兽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它意味着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海岸地区的人们,不仅以海为主要生存舞台,而且还从事捕猎活动。这说明盘龟台岩刻画地区的先民与中国辽东半岛的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很相近。

总体来说,盘龟台岩刻画是以咒术性的图腾思想为主体的岩刻画,其创作时代远至新石器时代,近到青铜器时代,其与中国岩刻画以及中亚沿海洲等地区的岩刻画属于同一文化圈。鉴于岩刻画保存了当时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信息,我们不仅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更要从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以及人类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学术性研究。

猜你喜欢

蔚山刻画鲸鱼
小鲸鱼
10万只乌鸦蔚山过冬
迷途鲸鱼
鲸鱼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韩国邀中国网红宣传旅游
鲸鱼岛——拖延症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